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超 《法制與新聞》記者 王澤宇
7月10日至17日,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文法學院“普語弘法 薪火相傳”志愿隊一行14人,赴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西鎮鄉下薛孤村開展了社會實踐活動,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作為文法學院的學生,隊員們懷揣著“普法知識進萬家,鄉村振興靠大家”的使命,傳遞知識暖意,同時也以腳步丈量鄉村法治建設與語言文明提升的現實圖景。
5.jpg
隊員們回答村民們的問題
在精心設計的普法課堂上,隊員們打破傳統說教模式,創新運用情景劇、互動問答、手工粘貼畫等寓教于樂的形式,系統普及防范電信詐騙、拒絕校園霸凌、防溺水、防火及交通安全等知識。這不僅是對孩子們法治素養和安全意識的啟蒙,更為他們構筑起一道堅實的自我保護屏障,點亮了對規則與安全的認知之光。
4.jpg
隊員們在廣場內進行普法宣傳
課堂之外,醒目的“普法”“推普”條幅懸掛于村廣場,隊員們走村入戶,在廣場、巷口、樹蔭下與鄉親們親切交談,了解村情民意,耐心解讀“幫信罪”、非法集資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條文,同時倡導普通話作為溝通橋梁的重要性。每一次講解,每一份問卷,都是對鄉村法治生態和語言文化現狀的一次深刻洞察。
村民王大爺當即表示要帶孫子來聽課,開心地說道:“大學生們講得在理!懂法還能講好普通話,娃娃們將來路更寬!”
1.jpg
志愿隊伍向村民普法
在村內的養老院中,隊員們分組陪伴老人,嘮家常、聽往事,關切詢問他們的身體和生活。在普法環節,師生們結合案例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用通俗語言解讀防詐騙、財產保護等實用知識,增強老人們的法律意識。
隨后,隊員們又帶來了快板、朗誦、舞蹈、合唱等節目,老人們不時跟著節奏拍手哼唱,現場掌聲陣陣。“一張笑臉”拍攝活動中,志愿者為老人們整理衣衫、調整坐姿,用鏡頭定格下一張張幸福的笑容,記錄溫暖瞬間。
2.jpg
隊員們與村內孩子們合影
離別之際,有孩子依依送行,有老人門口揮手。實踐隊員陳凱樂感慨萬千:“本次暑期實踐,我們深入社會調研,增長見識。與各方交流,鍛煉能力。收獲頗豐,更懂責任擔當。這段經歷,將成為我前行的寶貴財富,激勵我在未來繼續奮進。”
3.jpg
隊員開展普法小課堂
青年學子帶著對鄉土中國更深的理解和沉甸甸的收獲踏上歸程,他們用青春熱情在鄉村播撒了普法的星火,也從基層沃土中汲取了成長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