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張律師,還好有你,這樣我就安心了!”外賣騎手小李握著法律援助律師的手,許久才松開。
海安匠心,援您安心。在江蘇省海安法律援助“安心援”的旗幟下,法律援助律師們忙碌在法律援助工作站點、調查宣傳活動的“第一現場”,將法律服務送到群眾身邊,他們用專業與溫情,守護著需要守護的人。
新就業群體的“守護者”
外賣員小李在送餐返回途中被一輛電動車撞傷致骨折,小李無責,肇事者逃逸,經人社局確認小李為職業傷害。外賣平臺僅配合小李獲得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理賠,拒付生活保障費和護理費。小李申請了法律援助并訴至法院,最終獲賠5萬余元。
為更好地服務新就業群體,海安市司法局不斷優化法律援助平臺,積極打造“中心+站點”“線上+線下”的服務網絡。在加油站、洗車場先后設立“貨車司機法律服務站”,完善服務外賣騎手的新業態法律援助工作站點,發放法律宣傳資料,提供法律咨詢等服務,“安心護新”陣地更加健全、服務更加便捷。此外,市司法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和法律援助律師等組成的公共法律服務團走進貨運、外賣、網約車企業開展法治體檢,提供法律咨詢200余人次,有效維護了新就業群體的合法權益。
未成年人的“遮陽傘”
兩名未成年人因瑣事引發糾紛致一方受傷,雙方因責任認定和賠償金額存在分歧而產生矛盾。法律援助中心接到受傷未成年人家長的求助后,組織援助律師及時介入。因雙方均系未成年人,考慮如果走訴訟途徑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學業,在征得雙方家長同意后,組織雙方開展調解。援助律師首先引導雙方正確認識損害賠償責任,又勸導責任方換位思考,讓受傷一方提出合理訴求,更以同窗之誼動之以情。最終,雙方放下芥蒂達成協議,責任方一次性支付賠償。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海安市司法局積極回應新時代未成年人成長發展需求,拓展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務內容和形式,在法援中心窗口設立未成年人接待區,優先安排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法律援助人員接待未成年人來訪,接聽來電,嚴格未成年人案件辦案規范要求,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老年人的“貼心人”
“李大媽,您這贍養費的事兒能辦,您放寬心!”位于海安市二里社區銀發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丁律師遞上熱茶,“我們剛幫隔壁小區的王大爺調解成功,子女現在按月給生活費了。”
聚焦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務,海安市司法局在“家門口”和適老化上下功夫。在村(社區)、養老、康養等場所設立“安心援”法律援助工作站點,在法律援助中心窗口配備老花鏡等用品,開展專題宣傳活動,引導老年人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及時尋求法律援助。銀發工作站推出優先調解、優先受理、優先上門“三優先”服務機制,提供上門調解、法律文書代寫等服務。今年以來,累計解決涉老糾紛20余起。
一個個站點、一起起案件、一聲聲問候,如同法治陽光下的蒲公英,將公平正義播撒在了群眾的心田。法律援助工作者們用柔性法律服務維護社會和諧,以“匠心”守護“安心”,讓法治溫暖人心,共同打造這座城市最動人的風景。(崔蓓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