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書法收筆的形態和寫法,不同書家的表述略有差異,但可以綜合整理出以下核心要點:
一、收筆的四種形態
1.圓形收筆多用于篆書、隸書,與圓形起筆不同,需通過回鋒使筆畫末端呈現圓潤飽滿的形態。 特點:強調“無垂不縮,無往不收”,需回轉筆鋒以保持筆畫的獨立性,避免輕浮。
2.三角形收筆常見于楷書、行書,行筆至末端自然形成三角形,通過頓筆回鋒完成。 變體:頓收(用筆肚戛然而止)或放收(提筆后出鋒,如《書譜》常用)。
3.回鋒收筆筆鋒運行至末端后回鋒,藏鋒于筆畫內,體現含蓄厚重感。例如楷書橫畫的收筆。 技巧:需“緩去疾回”,快速回鋒以產生筆力。
4.露鋒收筆(出鋒)筆鋒自然離紙,形成尖銳或飄逸的末端,多用于行草書。需控制露鋒比例,避免輕薄。
二、六種具體寫法
●頓收法:筆肚重按后驟停,形成果斷的收筆效果。
●回鋒法:末端提筆后回鋒,包裹筆畫(如“無”字橫畫)。
●放收法:提筆后出鋒,常見于行草,需配合提按動作。
●提筆收尾:行筆至末端輕提,形成細尖效果(如“尾提”)。
●折鋒收筆:轉折處駐筆后調整方向,形成方折形態(多見于楷書)。
●虛逆/實逆收筆:虛逆為空中取勢,實逆為輕按后反向調鋒,增強筆勢連貫性。
三、補充說明
●書體差異:篆隸重圓收,楷行多用方收或三角收,草書傾向露鋒。
●核心原則:收筆需“收得住”,確保筆畫完滿并銜接下一筆,避免勢竭。
●爭議點:部分資料提到“兩種筆法(藏/露鋒)”或“三種形態”,但四種形態的劃分更常見于實踐教學。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留言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核實過后將及時進行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