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教授的光環也藏不住人性的陰暗面,這兩年名校教授“出事”的太多了,但總結下來還是一句話——“自作自受”,若不是師德不檢,也不會丟了鐵飯碗。
其中令人印象比較深的,肯定少不了東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前院長袁久紅教授,他曾因在學校群聊中發布不雅照片而被免職,作為一名1966年出生的博士生導師和首席教授,這種行為影響實在是太惡劣了。
東南大學也迅速與之割席,發布的公告中幾乎給了“頂格處罰”,免去了袁久紅在學校內的所有職務,可就連本校的學生都沒想到,學術圈竟然比娛樂圈還要亂!明星犯了事尚且再無出頭之日,而袁久紅竟然這么快就“重出江湖”了。
袁久紅“重出江湖”,學生表示難以接受:這么快就懲罰結束了?
按理來說,這樣嚴重的處罰、失德的行為,足以讓一個人在任何圈子內混不下去了,可沒想到啊,才過了兩年多的時間,袁久紅就“重出江湖”了,率先發現這件事的還是東南大學本校的學生。
近期有不少東南大學的學生在翻閱學校校報時,意外發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袁久紅”這三個大字,赫然出現在哲學社會科學版面的編輯委員會名單中。
不少學生看到這個名字時先是一愣,之后再聯想到袁久紅曾經的所作所為,給學校抹了多少黑之后,更覺“難以接受”,一個曾經因嚴重違反師德而被免職的教授,為什么還能在學術舞臺上登堂入室?當初的頂格處罰難道這么快就結束了嗎?
東南大學學子的疑惑也道出了很多網友的心聲,當年那起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人都記得,但現在看來,袁久紅似乎并未因此退出學術圈。
評論區有內行人無奈表示:其實在學術界,特別是對資深教授而言,所謂的“封殺”概念并不存在,尤其像袁久紅這樣的資深學者,即使犯了錯,學術界對他們的約束也相當有限。
仔細想想,袁久紅的名字還能出現在名單上,足以證明他未必是近期才“重出江湖”,他的名字或許從未真正從學術舞臺上消失過。只是普通人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這個圈子,不知情罷了,若非細心學生的發現,或許公眾永遠不會知道這個事實。
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道德的引領者
而面對這樣的結果,網友們的態度除了不滿,更多的還是無奈,袁久紅的“重出江湖”,也并非是學術圈子的個例,甚至可能代表著高校管理體系中存在的普遍現象。
在學術圈子內,似乎一直存在著這種隱形的“能力優先”文化——只要你夠優秀,有足夠的學術成就,某些道德瑕疵也可以被有選擇地忽視。
可袁久紅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工作者,他曾經也是一個教育工作者,無論他現在的職務與教學還有沒有直接的關聯、還有都少關聯,都無法徹底改變這些事實,而這種文化不僅對學生產生誤導,也會損害整個教育體系的公信力。
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在這里工作的人,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道德的引領者,當一個教授違反基本道德準則卻能輕易“重出江湖”,又給學生們傳遞了怎樣的價值觀?
“只要你足夠優秀,道德是可以妥協的”,這不是高校應該傳遞的價值觀,處罰也不應只是表面文章,而應真正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
對于嚴重違反師德的行為,無論當事人學術成就多高,都應給予嚴肅處理,如果把學術成就當成衡量的最高標準,那么我們的學術圈子內,以后恐怕還會有越來越多的“袁久紅”。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