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當然是有記憶的,還記得袁久紅這個名字嗎?他是東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一位院長呢。但是他在學校的群聊里突然發了一張極其不體面的照片。
隨后被東南大學給予頂格處罰,也就是免職,免去了所有職務。對于一個1966年出生且身為博士生導師和首席教授的人來說,這應該是極為嚴厲的懲處了吧?
大家都希望袁教授從此能長記性,讀書人要有風骨,教師更是如此,可誰能想到他最近似乎又要重出江湖了。
“袁久紅”重出江湖,學生看到其名字大為不解:懲罰已經過了嗎?
咱們都知道娛樂圈存在封殺現象,那換作學術圈呢,似乎不太一樣。畢竟明星們大多沒什么真才實學,而能在學術圈立足的基本都是行業大佬。
他們發表的優秀論文數不勝數,還得帶學生,在其所在學校或學術生態里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就拿袁教授來說,我們得承認他犯了很嚴重的錯誤。
不管是道德方面還是教學方面,都令人不齒。但他能在東南大學這樣的頂級985高校混到那個職位,也說明高校或許曾看重他的某些能力吧。
可最近東南大學的一位學生在查看學報時,竟發現哲學社會科學版面的編輯委員會里,又出現了袁教授的名字。
東南大學的學報等學術資料,那自然是由學校里優秀的教授們共同編寫的。而在其中確實又看到袁教授的名字和其他人列在一起。
看樣子他在學校似乎仍在某個學術領域擔當重要角色。大家起初都不敢相信,心想袁教授既然犯下那么大的錯且已被免職,怎么還能出現在名單上呢?
這位同學對此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他還特別想核實一件事,當年那事鬧得挺大,是不是有人暗中保下了袁教授,畢竟這挺讓人疑惑的。
直到有網友出來說在學術圈子里其實沒“封殺”這概念,尤其對于袁教授這樣的資深人士,好像學術界對他們管束有限。
就像衣老師如今也被傳只是暫離而已,可惜他是咎由自取,不過他水平確實高。但據說每個學校的處罰力度和包容度是不同的。
比如有個歷史專業很有名的學者,因和女同學發生不好的事,直接被判刑,學校官網也將其除名,這種懲罰才是我們認知里的頂格處罰吧。
學生時代的學霸犯了錯都可以得到老師寬容,社會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也許我們普通人難以接受的一個現實是,袁教授并非最近才重出江湖,可能他的名字壓根就從未消失過,只是我們普通人真正在大學工作的不多。
能與他這種層級的人物成為同事的更是少之又少。若不是這次學生的細心發現,也許我們就會被互聯網海量的信息悄然帶過此事了。
但說真的,這件事從好的方面來講,反而能給學子不少激勵意義,就是說如果一個學生真能成為博士生導師、首席講師,在學校里極具話語權。
那可就是妥妥的牛人了,而牛人似乎不受規則和調控的影響,真正受影響的恰恰是大量普通學子。
因為這些規則本就是用來約束普通人的行為,防止大家在能力欠佳且思想不成熟時做出些讓人后悔的事,破壞這個圈子的生態平衡。
還有人說袁教授這名字起得真好,真能長長久久地紅下去,也許這就是冥冥之中的事兒吧。
只是作為普通人,尤其是學生,還是應該保持清醒。要知道老師并非完人,我們應從他們身上學習好的部分,主要是為了給自己的能力“加碼”,而不是去沾染一些花邊新聞,這才是最重要的呀。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