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曹磊
通訊員 龔雪瑋 姚華興
7月24日凌晨6時,當城市還在沉睡,國網武漢市江夏區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的明黃色絕緣斗臂車已迎著晨曦出發。他們將在江夏區鄭店街道連續轉戰3個作業點,趕在正午最酷熱的時段前,完成一系列保障居民可靠用電的緊急任務。
清晨,地面熱浪已開始升騰。在江夏區鄭店街道,帶電作業班的隊員們迅速投入工作。支撐起絕緣斗臂車支腿,將安全工器具仔細鋪好、檢查絕緣性能……一切按照標準化流程有序準備。班前會上,工作負責人細致地交代注意事項。隨后,身著厚重絕緣服的作業人員登上斗臂,被緩緩升至12米高空,與電線桿頂部齊平。
“高溫帶電作業,最難受的還是悶。”現場工作負責人一邊指揮一邊說。記者看到,帶電作業人員身上密不透風的絕緣服加上絕緣斗臂的防護,在高空形成了一個悶熱無風的“蒸籠”,斗內溫度通常會超過50℃。烈日下,高溫持續炙烤著斗內的每一寸空間,豆大的汗珠順著帶電作業人員的臉頰不斷滾落。“顧不上擦汗,因為擦了馬上又會出,只要不流進眼睛里,就等干完再擦。”
工作負責人介紹,當天的作業任務的核心,是對10千伏店60山湖線三門湖支線和10千伏店58鄂美線萬壽寺支線進行隱患消除:“我們鄭店供電所在此前巡線時發現,這兩條線路存在絕緣子串受損、導線弧垂過大對地安全距離不足等問題。為盡快消除隱患,同時保障周邊居民的正常用電不受影響,帶電作業是最佳選擇。”
天空中,高溫考驗著作業人員的體能和意志——只見他們在高空嫻熟運用絕緣手套作業法,使用絕緣毯、遮蔽罩等對帶電部分進行嚴密遮蔽保護,隨后完成更換耐張桿絕緣子串、收緊導線等關鍵操作。
“習慣高溫了,每次出工必備藿香正氣水,提前防暑。最好是上斗之前就喝一支,效果最好。”完成一輪作業后,一位班員坐在路沿短暫休整,一口氣喝完了半瓶水,又用剩下半瓶洗臉降溫。他剛脫下的工裝已被汗水完全浸透,顏色深了一大片。
“我們是輪換作業,交替休息,上去最多半小時就得換一輪,不然人受不了。所以出工時都帶兩三件工裝替換,濕了脫下來擰干,往車上一掛,太陽底下很快又能穿。”國網武漢市江夏區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班員董浩分享著他們應對高溫的“土方法”。
帶電作業班成員們一起回收整理工器具
上午11時30分,經過爭分奪秒的連續奮戰,3項帶電作業任務在正午高溫加劇前圓滿結束。絕緣斗臂緩緩降下,地面上的同事立刻擁上前,幫忙一起收拾整理絕緣工器具。帶電作業人員剛從車上下來,就迫不及待地脫下厚重的絕緣服,里面的工裝早已被汗水徹底浸透,緊貼身體,從淺色變成了深色,像剛從水里撈出來一樣。豆大的汗珠接連不斷地從臉上滾落,砸在滾燙的地面上,沉重的喘息聲清晰可聞。
為了確保高溫酷暑期間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保障千家萬戶的清涼生活,帶電作業人員們化身“空中舞者”,在常人難以忍受的高溫“蒸籠”中默默奮戰,用汗水和責任守護著城市的光明與清涼。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