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曹磊
“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在民間,炎熱的夏季一直有“吃伏羊”的飲食習慣。
最近幾年里,越來越多的餐廳開始熱推“伏天吃伏羊”的時令養生吃法,并且先后推出“伏羊節”的主題概念,吸引了不少喜好養生、愛吃羊肉的消費者的歡迎。
江城餐廳熱推“伏羊節”受到食客歡迎
今年7月20日入伏以后,記者連日走訪也發現,不論是新式連鎖餐廳,還是老牌餐飲酒樓都不約而同打出了“伏羊節”的主題檔期,而且相較以往進行了多種菜式翻新,讓傳統北方人愛吃的“伏羊”有了更多武漢味道。
入伏以后吃羊肉已成潮流
7月20日,入伏第一天。
極目新聞記者在傍晚6點來到漢口黃石路的福寶漠北餐廳,只見店內張貼起了“伏羊節”的主題海報,大廳里已座無虛席,還有食客正在等候。
“今天入伏,專門帶家里人來吃羊肉、喝羊湯,養養生。”住在與餐廳一路之隔的安靜社區里的食客丁女士告訴記者,在三伏天里吃羊肉成為了家里人的一種飲食喜好,時不時會到餐廳里吃一次,自己也會在家里熬羊肉湯:“主要還是喝羊肉湯比較多。這家店做了很多年,羊肉菜品比較豐富,吃得比較多。”
入伏以后,市民們到主營羊肉的餐廳吃伏羊
記者注意到,店內幾乎每張桌子上都有熬制的清燉羊肉湯、烤羊肉串、紅燜羊肉等爆款菜品,同時搭配了荔枝凍、羊奶茶等時令特色飲品,看上去讓人頗有食欲。
福寶漠北餐廳黃石路店負責人介紹,夏天吃羊肉能夠祛寒去濕,店里每年入伏時都會開啟“伏羊節”的主題活動,食客們也越來越喜歡在三伏天里吃伏羊:“往年的‘伏羊節’期間,每天能賣出200多斤羊肉。”
多樣化的菜品吸引食客們拍照打卡
除了福寶漠北餐廳,武漢本地的老字號餐飲店——小藍鯨酒樓、常來順清真餐廳等知名餐企也在入伏當天開啟了“伏羊節”的主題活動。
同時,在記者探訪的漢口后湖、武昌中南路等多個餐飲美食街里,多家餐廳在主打“伏天吃伏羊”主題。
餐廳熱推伏羊節菜式更新
采訪中,有商家稱,近年來,入伏以后啟動“伏羊節”正在成為夏季主打的消費主題,也受到了食客們的認可,所以一直持續了下來。
“抓住餐飲消費的時令特點進行主題打造,是一種比較有效的營銷方式。”餐飲市場觀察人士、美食達人王勇介紹,本土餐廳熱推“伏羊節”就是從消費者喜歡吃時令菜、養生菜的新需求入手,打造的典型主題。“不過,一個集中的主題對菜肴的品類要求比較高,需要既豐富,又有創新。”
在吃伏羊的熱潮之下,羊肉菜品越來越豐富
對此,記者了解到,連續多年推出“伏羊節”主題的福寶漠北餐廳就在今年上新了酸爽開胃的番茄羊肉湯,以及孩子們喜歡吃的羊肉漢堡、荔枝凍、羊拿鐵、羊肉燒麥等新式菜品;小藍鯨酒樓在“伏羊節”期間則主打選用寧夏鹽池灘羊肉和水庫魚的菜肴“魚伏羊”;世方御藥膳餐廳則專門打造了多種菜品云集的伏羊宴。
吃伏羊可養生但也需適度
在武漢餐飲界熱推“伏羊節”的時候,有一個問題也被比較多地提及:作為溫補的食材,盛夏吃羊肉養生的說法靠譜嗎?對此,專家表示,吃伏羊確有補陽健身的效果,但要看每個人的體質,在三伏天里食用的頻次和總量也應適度。
武漢餐飲業協會人士表示,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入伏吃伏羊的習俗,民間也有“農歷六月羊肉賽人參”的說法。在伏天吃羊肉對身體是以熱制熱,排汗排毒,將冬春之毒、濕氣祛除,是以食為療。伏天里不僅可以排濕排寒,還可以提高免疫力。
大號的羊肉串是食客們的最愛菜品之一
營養專家也介紹,三伏天里,每周吃兩至三次羊肉,可以起到溫經通絡、調治身體臟腑功能的作用。不過,并非人人適合吃伏羊進補,必須辨明體質:患有高血壓,平時面色潮紅,舌苔黃膩的市民不宜在三伏天里吃羊肉。
此外,專家也提醒,夏天進補羊肉應選擇口味更淡的烹飪方式,尤其夜晚不宜大量食用烤全羊、烤羊腿,以及紅油羊肉火鍋等,在三伏高溫天里吃羊肉應該把握適度原則,避免出現上火等癥狀。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