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下午3點,國網長沙縣供電公司湘龍服務站材料管理員范琛寫完最后一份錄取通知書,在當日功課上鄭重題寫“致廣大而盡精微”。這七個字,既是對國防科大2025級碩博新生的期許,亦是他48小時伏案創(chuàng)作的注腳——1600余份手寫通知書中,400份經他筆墨,零誤差完成。
在7月19日上午,范琛接到一通特殊邀約:“能否為國防科大手寫錄取通知書?”這位40年書齡的電力人立即應允:“能為國防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執(zhí)筆,是書法人的榮幸,更是電力人的榮幸。”
面對硬質銅版紙易暈染、橫向小楷需突破傳統(tǒng)氣韻、簡體字規(guī)范要求筆法精準等挑戰(zhàn),他利用周末鉆研材料特性,調整創(chuàng)作節(jié)奏。連續(xù)兩天兩夜,墨量控制、氣韻把握、字法規(guī)范,每一處細節(jié)都經反復推敲,最終以零誤差完成400份通知書書寫。墨香里,既有學術殿堂的厚重,也浸潤著基層匠人的溫度。
范琛,字楚璞,字楚璞,國網長沙縣供電公司湘龍服務站工作人員。其書風以歐陽詢?yōu)樽冢嫒谥T體,從2014年入展“歐陽詢杯”全國書法篆刻展,到2015年以歐楷作品《伯夷列傳》成為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展唯一入展的該風格作品,再到作品刊載于《書法》雜志、獲“長沙文藝新人”提名獎,藝術追求始終與筆墨共進。2025年,其廉潔主題楷書條幅更被國網公司收錄,成為企業(yè)文化與藝術傳承的生動注腳。
在湘龍服務站,“作字如做人”是范琛的信條。作為后勤保障的關鍵一環(huán),他每日8點前到崗,統(tǒng)籌物資、工具、公車,確保服務站高效運轉;夜幕降臨后,“楚璞書道”——他的個人工作室便成為他的精神棲居地——每晚9點至11點雷打不動練字,遇創(chuàng)作任務時常通宵達旦。“寫字如做事,一停則墨色氣韻斷,故需一氣呵成、有始有終。”這份堅持,讓他在平凡崗位上書寫出不平凡的藝術人生。
當國防科大選擇以手寫傳遞學術榮光,范琛的筆墨恰成為連接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橋梁。他深知,錄取通知書不僅是新生入學的憑證,更承載著“強國強軍”的夢想與學校的文化底蘊。每一張紙上的字跡,都蘊含著對學子的祝福:“腳踏實地,筑夢遠方,未來可期。”
從書堂山的歐楷故里到湘江畔的電力鐵軍,從基層后勤的默默堅守到國展舞臺的璀璨光芒,范琛始終以筆墨為橋,將傳統(tǒng)文化的溫度融入現(xiàn)代職業(yè)的堅守。
通訊員鄧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