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不必再糾結去哪兒玩了。來上海魯迅紀念館夜場,和 AI 迅哥兒一起在百草園聽蟲鳴、在文字里學表達,讓文學經典在 AI 技術的賦能下煥發新活力。
前期活動現場視頻節目
從7月中旬到8月底之前,上海魯迅紀念館在每周六晚上推出的與少年迅哥兒的時空對話夏夜專場活動,正成為親子家庭和AI創作愛好者今年暑期的新選擇。
孩子們在使用“AI迅哥兒”
“大家好,我是迅哥兒,要不要跟我去百草園看看?”活動現場,大屏幕上的少年魯迅微笑著向孩子們發出邀請。這個上海魯迅紀念館與復旦學子創業團隊共同研發的AI虛擬形象,以第一人稱生動還原魯迅童年場景,他會講述百草園里油蛉低唱、蟋蟀彈琴的自然趣事,會分享三味書屋讀書時的小插曲,更會以朋友的身份陪孩子們交流寫作心得。
不同于傳統的AI交互,迅哥兒AI的每一段表達都融入了少年視角的溫度與童趣。當孩子問起寫作難題,他會耐心引導:“試試用爬、跳這樣的動詞,讓文字里的小動物動起來”;當孩子們分享自己的創作,他會給出貼合語境的點評。這種有情感的技術,讓文學大家變成了孩子們身邊可交流、可請教的大朋友。
活動設置五大特色體驗區,通過AI技術讓文學經典變得可觸可感。在AI視頻劇場,2分鐘動態短片生動還原魯迅童年名場面,三味書屋偷畫《山海經》的慌張、百草園追猹的雀躍,讓文字中的動感直觀呈現;智慧對話墻成了孩子們的好奇角,大家可以自由提問“《山海經》里的怪物真的存在嗎?你小時候最喜歡的游戲是什么?”AI迅哥兒會用符合歷史背景的語氣給出童趣答案。
創意工坊里,靈感沒有邊界:輸入紫色的圓臉、項戴銀圈可生成專屬閏土肖像;而當孩子們暢想 “蜜蜂是帶劍的武士”“長著蝴蝶翅膀的貓”,AI能立刻將這些奇思妙想繪成圖畫,讓想象力躍然屏上。最受歡迎的心語成章寫作區,支持語音輸入穿越奇遇,AI會輔助梳理思路、優化表達,幫孩子們完成自己和迅哥兒的一天心目中的學堂等主題作文。完成后,作文還能打印在印有迅哥兒插畫的主題作文紙上,帶著墨香和成就感一起帶回家,迅哥兒的個性化點評更讓寫作變得輕松有趣。
活動以少年魯迅童年圖譜為線索,設置八期遞進式主題,從自然觀察到友情刻畫,從抒情表達到神話想象,每期聚焦一個寫作核心能力。首期“百草園?萬物生靈”教孩子們用“動詞 + 修辭”寫活自然觀察日記;二期“三味書屋?筆墨初航”借 AI 還原私塾場景,幫助掌握記敘文六要素;后續還將解鎖“閏土?童年伙伴”的人物描寫技巧、“《山海經》?奇獸繪卷”的神話想象創作等內容。
這種邊玩邊學的設計,讓孩子們在探索中自然提升表達能力。不少家長發現,孩子不再覺得寫作是任務,反而會主動分享:今天迅哥兒教我用顏色寫桑葚,我想把家里的葡萄也寫下來。參與活動策劃的復旦學子表示,團隊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孩子們:寫作不是負擔,而是表達自我的有趣方式。
上海魯迅紀念館的“AI迅哥兒”項目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案例,證明了AI在教育領域的巨大潛能。這一項目值得更長期的關注與跟蹤,因為它不僅僅是關于寫作,更是關于我們如何在智能時代,激活人的表達力,塑造人的思維力,并構建人與AI智能和諧共生的未來。
“AI時代的穿越:與迅哥兒共譜心語”系列活動:活動時間為即日起至8月30日的每周六晚上17:00-20:00,參與對象為中小學生及家長、文學愛好者、AI 技術好奇者(建議 6 歲以上參與),參與請關注上海魯迅紀念館微信公眾號活動,活動地點在上海魯迅紀念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