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一路走來的過程之中,如果說毛澤東主席是我們的偉大領袖,那么十大元帥就是整個國家的頂梁柱,是他們創立了人民軍隊,一步一步打下了天下,其中的徐向前作為十大元帥之首更是一個天生的帥才。
無論是對軍隊的指揮,還是對戰場局面的把握,徐向前已經做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毛主席和黨中央也對他給予了極大的信任,無論是否擔任正職,徐向前始終擁有獨立的軍事指揮權。
獨特的戰略指揮藝術
徐向前出生于1901年,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中國正是內外交困,相比于其他老一輩的革命家,學校前一直到1927年才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但因為表現出色,早在土地革命時期已經擔任了工農革命第四師的師長,后續又成長為紅一軍副軍長以及四方面總指揮。
無論是在和國民黨的對峙之中,還是后續的抗日戰爭時期,徐向前在戰略指揮方面都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能,真正是將戰爭打出了藝術的感覺,所以才立下了赫赫戰功,還形成了獨特的戰略指揮風格以及軍事思想體系。
1927年9月,當時黨中央正準備發動廣州起義,但由于工人隊伍缺少軍事骨干,所以徐向前被派到了廣州地區。
還沒過多長時間,他就已經培養出了一支獨特的工人赤衛隊,第六聯隊,并且在后續爆發的廣州起義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徐向前所率領的第六聯隊雖然彈藥和武器有限,在起義過程中也只是配合警衛團作戰,但就是這個不起眼的隊伍,卻在起義失敗之后改編為紅四師,就算是面對民團的多方面圍攻也毫不屈服,為了扭轉局面,徐向前創造出了一個打狗戰術。
他逐漸意識到,在對付這種反動民團的時候,就應該像打狗一樣一步不退,窮追猛打,只要表現出強硬的態度,就可以壓制住對方的囂張氣焰,隨后就帶頭沖鋒,這些圍追他們的民團,瞬間潰不成軍。
1929年6月,徐向前又受黨中央的命令,前往鄂東北地區擔任紅31師的副師長。
當時這里的匪患猖獗,甚至形成了小規模的武裝,見到紅31師到來時企圖將其夾擊腳面,徐向前在此時采取了避強擊弱的戰術,用兜圈子的方法繞開了土匪的主力,聯合群眾和自衛隊擾得敵方不能安寧,抓住敵軍的弱點之后猛烈沖擊,巧妙化解了這次雙面夾擊。
這種強龍猛壓地頭蛇的戰術獲得了顯著的成功,完全是得益于徐向前的成功排兵布陣與戰略指揮。
在進入大別山區之后,徐向前一直在考慮如何帶兵打仗,為了進一步減少我軍的傷亡,他經常了解各地的游擊戰爭進行狀況總結經驗,逐步形成了七條游擊戰的作戰原則。
首先是集中作戰,分散游擊,此舉能夠最大限度地保存紅軍的實力;第二是以群眾為基礎,在作戰的時候號召群眾參加;第三是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避免作戰,防止出現無謂損失。
第四是和敵人進行拉鋸戰,采用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方式進行消耗;第五是用跑圈的形式找到敵軍的弱點進行精準打擊;第六點,對于較遠的敵人采用襲擾的方式亂起陣腳再采取突擊;第七點是面對擁有堅固防御攻勢的敵人不予作戰。
這些豐富的戰斗經驗總結為廣大的紅軍指戰員提供了作戰的理論依據,并且大別山紅軍的訓練發展直接證明了徐向前軍事理論的準確性,獨特的戰略才能已經開始體現。
紅軍第四方面軍成立之后,徐向前開始擔任總指揮的位置,面對來自國民黨的三次圍剿,徐向前再次制定了“攻防結合,圍點打援”的著名軍事戰略,并且后來在實踐之中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
另外,徐向前還借著此前的勝利為依托采用誘敵深入的戰法,巧妙化解了國民黨的六路圍攻,先采用收緊陣地的方式,迷惑國民黨采用節節抗擊的方式減少損耗,隨后發動人民群眾一舉反攻,瞬間扭轉局面獲得了最后的勝利。
徐向前軍事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從以往歷次戰爭的獲勝情況來看,徐向前所提出的軍事指揮觀點看似是臨場發揮,都存在一定的理論依據,對于一個國家的軍隊和指揮官來說,任何軍事思想或者軍事理論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社會條件,同時也是當時國家社會狀況的一種集中反映。
徐向前的軍事思想是長期參加中國革命以來通過不斷的革命實踐來形成和發展的。
20世紀前中期的世界主旋律都是革命與戰爭,尤其是在俄國完成世界革命之后,無產階級的宇宙觀已經成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而這種工具需要國內有許多先進分子去利用,徐向前也是其中之一。
他很早就開始思考民族獨立和解放問題,在長時間的比較和研究之后,才認識到了世界革命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在毛澤東同志的影響之下,徐向前同樣堅信武裝奪取政權的重要性,這是他軍事思想所形成的基礎。
而結合中國國內的情況,徐向前認為只有在充分認識中國革命斗爭客觀規律的基礎之上,才能創造出具體革命實踐的軍事思想,從而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這樣國家和民族才有出路。
有了這些理論依據,要想擁有獨立指揮的能力,就必須擁有自身參加革命的實踐,這一點徐向前恰好具備,所以他不僅是一個軍事理論豐富的軍事家,也是一個敢于尋求社會客觀規律的探索者。
1927年3月,在北伐戰爭失敗之后,徐向前毅然決定加入中國共產黨,有了多次成功指揮反圍剿的經驗,徐向前才得以創造性地提出了人民軍隊的建設思想,以及后續游擊戰運動戰殲滅戰等多種戰術原則。
這種創造性思維對于一個元帥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真正的軍事人才,其所擅長的不僅是戰場上的指揮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還有將理論逐漸轉化為實踐的重要手段。
在提出游擊戰和殲滅戰等多種戰術原則之后,徐向前還著手進行了一批軍事人才的培養,這種人才創造力要遠遠超過戰場的行政指揮能力,因為后者可以在不斷地戰爭和經歷之中去鍛煉,而創造力則需要活躍的思想領悟和探索。
比如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后,中國曾度過了戰略防御這10分困難的時期,就在國民走向絕望之際,徐向前又創造性地提出了在平原開展游擊戰的戰略思想,并且強調以教育說服和組織宣傳為輔助,這對于當時人們的思想有極大的振奮作用。
徐向前的這一方法可以說提高了民族意識以及政治覺悟,直接將個人的利益和抗日的利益聯系在了一起,這種對于民族大團結的引導性和所形成的凝聚力,遠勝于戰場上的百萬雄兵。
簡單來說,是徐向前讓國民心中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讓我們意識到為什么要作戰,所以才產生了空前的動力度過了那一段最為黑暗的時期。
完全值得的獨立指揮權
這樣的經歷以及具有創造性的發散思維,體現出了徐向前,元帥在軍事指揮中的獨特地位,這種特殊的才華非常罕見,所以無論是擔任正職還是副職,他都值得擁有,且應該擁有在軍事上的獨立指揮權,這一點在我軍歷史上是較為罕見的。
因為徐向前元帥擁有自己獨特的戰略眼光,戰爭期間所提出的各種創造性想法對于軍隊而言都大有裨益,況且他不僅是軍隊的創造者,也是讓這支軍隊逐漸走向現代化和理論化的奠基人,很早的時候就在指揮方面擁有絕對的權威,并且取得了極具說服力的成果。
所以無論到了什么時候,徐向前擔任什么職位,對軍事的獨立指揮權是毋庸置疑的。
新中國成立之后,徐向前擔任了我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參謀長國務院副總理以及常委副主席等職務,此時的他為了促進我國國防事業的建設,已經站在國際的角度上統籌兼顧,根據當時的國內外形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國防理論體系。
比如60年代初對民兵的建設,另外在中越邊境爆發有限戰爭之后,徐向前還以一個元帥的眼光進行了未雨綢繆,通過這次戰爭,總結出了現代化軍隊的發展經驗,提出了通過知識和人才來加強我軍建設的重要理論。
這一觀點即使到了今天,依然具有時代意義和思考價值,所以說徐向前元帥對于我國軍隊的發展建設一直有非常超前的認知,獨立的指揮權與他所擔任的職務并無太大關聯。
正是這樣的軍事人才才能讓我軍一步一步從戰爭中走向正軌,一個永遠在學習和實踐中讓部隊不斷獲得進步和發展的元帥,總是十分強大和可怕的存在。
參考文獻
[1]王樹人.徐向前元帥一生所擔任的職務[J].黨史博采(上),2021,(21):13-17.
[2]楊海明.超群的指揮藝術攻堅的示范樣板——徐向前在山西解放戰爭中的軍事謀略[J].黨史文匯,2021,(11):21-26.
[3]王文仲.徐向前元帥印象[J].黨史博覽,2023,(02):27-3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