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反映,天府機場附近一大型地面停車場內,一輛比亞迪汽車疑似失控,長時間繞圈行駛,引發目擊者詫異。成都警方:事情已處理,比亞迪方面表示已經在處理。
#成都天府機場一比亞迪失控不停轉圈#
網傳視頻顯示,事發7月24日,12時36分,畫面顯示現場不少人圍觀,涉事車輛在轉彎時,發出輪胎與路面的尖銳摩擦聲。
另一段視頻顯示,有消防救援、民警到場。該網友發布視頻,稱車輛通過遠程控制停車,“司機都嚇懵了”。
隨后,評論區中有疑似知情網友留言:已經辟謠了,司機沒單子,精神出問題了。行車記錄儀顯示,反復的踩電門加速!
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隊工作人員表示有警方出警,建議關注官方通報。車輛疑似失控問題,建議聯系廠家。
成都市公安局回應,此事已處理完畢,但未透露事發詳情。同日,比亞迪品牌方客服表示,此事他們已經關注到,正在核實情況,建議關注后續通報。
評論區中,馬上有不少網友留言:轉彎很明顯減速了,駕駛員有問題!拐彎的時候有明顯的減速,對事件的真實性持懷疑態度。
也有不少網友猜測:感覺司機的原因大一點,正常失控司機會打開窗戶求救,呼喊,按喇叭,熄火這些操作的!
也有少數網友強調:最奇怪的一點,如果車輛失控,按常人操作,司機應該搖下車窗呼救和外面人溝通,這個司機為啥把車窗關的嚴嚴實實的,而且有踩剎車的動作?
那么,從法律的角度來講,到底該怎么看?
第一,如果真的是比亞迪出現了故障,錢該誰出?
首先,根據《民法典》第1202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也就是說,本事件中,比亞迪方面表示已經關注事情,到底承不承擔責任?核心看這“致命證據”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若證實是剎車失靈等車輛缺陷導致事故,存在明顯質量瑕疵的,比亞迪要賠到傾家蕩產。
但《民法典》第1165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也就是說,要是司機自己狂踩電門耍寶,責任得自己扛。
接下來,到底是什么原因?關鍵破局點在這里:
黑匣子數據>網友猜測:別急著站隊!車輛EDR數據(汽車黑匣子)記錄的油門、剎車信號,是判定車企/司機責任的"鐵證"。
3秒救命操作:法律上司機有緊急避險義務。若真遇到剎車失靈,正確做法是立即切換空擋→拉手剎→按P檔(記住這個保命三步曲!)。
舉個接地氣的例子:就像你網購的智能音箱突然自己放恐怖音樂,要是能證明系統故障,平臺和商家都得賠你精神損失費。
第二,也有不少網友吐槽,如果司機是刻意的,有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首先,根據《刑法》第114條規定,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同時,按照《刑法》第18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
說的明明白白,故意開車沖撞危害公共安全,最高能判死刑!但精神病人發病期間干的事,可能不追究刑責。
因此,在這起事件中,刑不刑?關鍵在司機當時的神智,注意這兩個魔鬼細節:
行車記錄儀顯示"反復踩電門",要是油門踏板有規律性深踩淺放,可能指向司機故意操作
車窗緊閉不呼救≠心虛:突發驚恐癥患者可能全身僵硬無法行動,這種情況需要司法精神病鑒定
所以說,既然警方已經介入調查了,就要查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就像去年杭州司機開車沖進運河,最后查出是癲癇發作,家屬免除了刑事責任。
第三,遇到突發情況,車主必懂的"甩鍋指南"?
首先,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3條規定:經營者提供的機動車等耐用商品,消費者自接受商品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爭議的,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
所以說,遇到疑似車輛失控:6個月內出問題,車廠要自證清白!正確姿勢分三步走:
第一步,取證:立即用手機錄像(拍儀表盤、踏板狀態)
第二步,鎖證:拔鑰匙前先給4S店打電話登記(避免被說破壞現場)
第三步,維權:要求三方機構封存EDR數據(千萬別讓車廠單獨操作)
舉個血淚教訓:民事訴訟誰主張誰主張,去年特斯拉車主王先生沒及時錄像,最后EDR數據被覆蓋,130萬的維修費只能自己扛。
特別提醒,行車記錄儀可能說謊!有個驚天冷知識:部分車型的錄像不會記錄剎車信號(比如某些車型的攝像頭在車尾)。建議車主在腳邊放個手機支架,關鍵時刻能拍下踏板狀態,這種證據法院最認!
最后,真相總會水落石出,但作為普通車主,我們最該做的是:保存好這篇法律攻略,轉發給家人朋友。畢竟方向盤在手,法律鎧甲也要隨身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