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達醫曉護的第5601篇文章
您是否知道牙齒疾病也會引起鼻竇病變呢,今天給大家科普一種由牙病引起的鼻竇炎——牙源性上頜竇炎。
一、什么是牙源性上頜竇炎?
上頜竇是位于臉頰兩側的空腔結構,與后磨牙(尤其是上排磨牙)僅有一層薄骨相隔。當牙齒感染(如齲齒、根尖周炎、牙周炎等)未及時治療,細菌可能突破這層薄骨,侵入上頜竇,引發炎癥,這就是牙源性上頜竇炎。
二、為什么牙齒問題會連累鼻竇?
1.解剖鄰近
上頜竇底部與后磨牙的牙根緊密相鄰,牙齒感染易直接擴散至竇腔。
2.拔牙風險
拔牙后若創口感染或愈合不良,細菌可能趁機進入上頜竇。
3.免疫力下降
感冒、疲勞等因素導致免疫力降低時,細菌更易繁殖。
三、牙源性上頜竇炎有哪些癥狀?
1.鼻部癥狀
鼻塞、流膿涕(可能帶有異味)、嗅覺減退。
2.面部癥狀
患側面部腫脹、疼痛,按壓上頜竇區有壓痛。
3.牙齒癥狀
患牙疼痛、松動,牙齦紅腫或溢膿。
4.全身癥狀
發熱、乏力、頭痛等(嚴重時出現)。
四、如何診斷牙源性上頜竇炎?
1.醫生查體
檢查鼻腔、口腔,按壓面部判斷壓痛區域。
2.影像學檢查
鼻竇CT:清晰顯示上頜竇內炎癥及牙齒病變。
牙科X光片:排查齲齒、根尖周炎等牙齒問題。
3.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提示白細胞升高,提示細菌感染。
五、治療:多學科協作是關鍵
1.控制感染
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甲硝唑),需足療程用。
鼻腔局部用藥:鼻噴激素減輕炎癥,生理鹽水沖洗清潔竇腔。
2.處理病灶牙
口腔科醫生治療患牙,如根管治療、拔牙等,從源頭清除感染。
3.手術治療
鼻內鏡手術:開放鼻竇,清除病變組織,減少拔牙引起上頜竇齒齦瘺發生幾率,改善鼻腔鼻竇通暢引流,降低鼻竇炎復發幾率。
牙源性上頜竇炎需積極治療,病情遷延可能導致牙齒松動脫落、上頜竇齒齦瘺、上頜竇壁骨質吸收等并發癥。
六、如何預防牙源性上頜竇炎?
重視鼻腔口腔衛生,出現相關癥狀及時就醫,增強免疫力,均衡飲食、規律作息,減少感冒等誘發因素。
牙源性上頜竇炎是牙齒與鼻竇“跨界”感染的典型疾病,及時治療牙齒問題是預防的關鍵。若出現鼻塞、牙痛、面部腫脹等癥狀,需盡早到耳鼻喉科和口腔科就診,避免病情加重。希望這篇科普文章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疾病,提高健康意識!
作者:天津市人民醫院
耳鼻咽喉科 楊春偉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