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臺詩案,可以說是蘇軾經歷了九死一生的人生困境。李定等人把蘇東坡下獄的時候,其實已經決定了蘇軾這一輩子仕途的坎坷。
大難不死之后,蘇軾被貶黃州,這是他人生當中的轉折點。40歲的時候,他迎來了人生新的狀態。
40歲之前,蘇軾有一半的時間在家鄉讀書,有一半的時間名揚天下,到處做官。那個時候人人都知道有個蘇大學士,那個時候人人都知道蘇東坡反對王安石變法。
但是40歲以后,蘇軾被貶黃州團練副使,看上去好像還有公職在身,但是蘇軾已經窮到吃不上飯。
他的老朋友馬正卿給他搞到一塊地,就在黃州城的東面,所以蘇軾開啟了開荒種地的農夫生涯,并且饒有興趣給這塊地取名叫東坡。甚至在那里蓋了一間房子,取名東坡雪堂。
他在那里耕種,在那里與農民、漁夫、樵夫、商販談天說地。他曾經在這塊地里除草,在這塊地里栽上果樹。每一年的花開花落,春種秋收,蘇軾都有相應的詩文反映這里的生活。
這里有他因干農活手里磨起的泡,他也曾經在這里感受到被大雨澆成的落湯雞的效果。
他一直在忙碌著,忙碌著農業生產,忙碌著談天說地,忙碌著赤壁夜游,忙碌著詩詞文賦。
他還忙碌著,用便宜到沒人要的豬肉自制出了東坡肉,甚至饒有興趣地寫出了《豬肉頌》。
這就是蘇軾活法:當你無聊至極的時候,當你人生受挫的時候,請一定忙起來做具體的事。
當一個人陷入到人生的困境當中,無所事事無聊至極的時候,當一個人陷入到人生毫無追求、看不到希望的時候,先讓自己忙起來,做一些具體的事情。而這些具體的事情,讓他感受到生命的充實,讓他感受到人生的多種可能,也讓他體悟到人生最本真的意義和狀態。
所以在黃州才成就了他的赤壁文章。
我們今天每一個高中生都會背的《赤壁賦》,每一個初中生都學習過的《記承天寺夜游》,每一個人都知道的“大江東去”,都寫于蘇軾的黃州時間。
而他在50歲以后被貶惠州,被貶嶺南這種蠻荒之地,依然遵循著這種活法,做一些具體的事情,發現生活的樂趣。他在這里又發現了惠州西湖,在這里又看到了荔枝。
此后被貶海南島儋州,他在那里又找到了人生新的樂趣。在那里辦起了學堂,在那里抄起了經書,在那里讀起了陶淵明,在那里建起了醫館。
他的人生的后半段基本都是在被貶的路上,這當然跟朝廷的選擇有關系,跟朝政的方針有關系,但具體到蘇軾這個人的身上,卻可以在生活細微的事情當中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找到自己生命的樂趣。
他總能把那些不快樂的事情在忙碌的生活當中置之于腦后,轉化成快樂,給后人留下無窮無盡的寶藏。
所以我們才能看到吃到東坡肉,吃到東坡餅,吃到烤羊脊骨。
所以我們今天也才能背起赤壁賦,背起水調歌頭,背起大江東去。
我們今天也才能欣賞到寒食帖,欣賞到墨竹圖,欣賞到蘇軾獨有的藝術境界。
若一個人面臨人生的挫折以后就一蹶不振,整日無所事事,他這一輩子注定是悲劇的。但如果一個人無論面臨人生何等的困境,都能夠振作起來,從最細微的事情做起,對抗來自人生的困境,對抗來自人性的懶惰,對抗來自心境的苦痛,總能在生活當中尋找到生命獨有的出口。
蘇軾活法:這是蘇軾賦予我們今日的啟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