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日閏六月初一,老人說“一年倆六月,三伏不見天”,有何說法?
#閏六月##上頭條 聊熱點#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2025年第二個六月到來了。為何是第二個六月?因為今年恰逢“閏六月”,在農歷月份里就比往年多一個月,而今天就是閏六月初一。這天在民間可謂有些不一般,因為這天不僅是閏月,還是中國傳統的“朔日”,更是十二建星中的“建日”,為此這天就有了很多的講究和說法。
閏六月初一有何說法?
首先,閏月是農歷歷法調整的獨特產物,主要用于協調陰陽歷法的時間差異。
?據悉,農歷是一種陰陽合歷,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根據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制定的。其中,朔望月周期每月平均29.5天,全年約354天,比太陽回歸年(365.24天)少約11天。這樣,長期累積會導致季節與月份脫節,為此就需要閏月來修正這一偏差。
而今年就是這樣的年份,至于閏某月來說,與“無中氣置閏”規則有關,就是某農歷月不含二十四節氣中的中氣,那么這個月就是上一個月的閏月。????如此一來,今年就是閏六月,今天就是閏六月初一。這天民間往往講究吹閏月飯、送閏月鞋等,為的是祈福父母健康長壽。
其次,閏六月初一是“朔日”。朔日就是農歷每月的第一天,此時月球運行至地球與太陽之間,使三者近乎直線排列的時刻。而且時月球被太陽照亮的半球背對地球,因此在地球上觀測不到月亮,這種月相被稱為"新月"。而這一天往往代表萬物更始,為此這天就成了人們祈福未來美好的日子。
最后,閏六月初一還是“建日”。建日,是十二建星中的一天,主要是指事情未成之初始的意思,而且建日,有建立、開始的意思,這樣的日子雖然看起來比較吉利,但是在舊時黃歷中卻是一個黃道日,也就是“兇日”,因此這天就需要格外注意。
此外,對于閏六月初一而言,民間還一直有“一年倆六月,三伏不見天”的說法。那么這句話是何意?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倆六月,三伏不見天”
首先,這是一句跟伏天天氣有關的諺語,其意思是說,遇到閏六月的年份,往往會預示著這一年的三伏天會以連續的陰雨天為主,而且持續時間長,很可能導致整個伏天,降雨頻繁,日照不足,這樣未來就可能會出現澇情,影響莊稼作物的生長。
據悉,古人通過長期觀察發現,閏六月年份三伏天常出現涼爽多雨天氣,這與副熱帶高壓偏弱或冷暖空氣交匯頻繁導致,因為此時副熱帶高壓位置偏移、夏季風活動異常等,就會導致三伏天雨水偏多。 ?
而如果三伏天降雨偏多,往往會導致夏季出現不熱的情況,因為雨水會帶走地面熱量,導致伏天出現降溫。而且如果夏季不熱,那么還會預示著秋后糧食難有產量,因為民諺有云“該熱不熱,不成年景”。因此這樣的年份里,農民朋友就要提前做好莊稼的排澇準備,避免莊稼減產嚴重。
對于這一說法而言,民間還有一些農諺,也能解釋這一觀點嗎,如“閏六月,雨水勤”?就是提示閏六月通常伴隨降雨增多,需防范洪澇對農作物的影響。而且還有“閏夏多陰雨,晚禾要泡田”?,也是強調這樣的年份里,雨水頻繁,需加強田間排水,避免水稻等作物受淹。??
這樣看來,閏六月的年份里,往往年景不好,需要引起大家的警惕。當然,這些說法,都是古人流傳下來的,本身存在一定過得地域局限性,因此大家也要理性看待。
總結,今天就是閏六月初一了,希望大家在跟隨傳統行事的同時,也要多加關注氣象預報,以便提前做好預防準備,讓莊稼作物可以有個好收成。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說的關于閏六月的講究了。話說,你們那邊有這說法嗎?你準備好迎接閏六月的到來了嗎?可以留言,跟大家說說你對此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