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服務的溫度,藏在作風的細節里,顯在擔當的行動中,映在廉潔的底色上。做好基層工作,關鍵要以作風建設為紐帶,把為民初心、務實擔當、清廉本色融入服務全過程,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讓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成為民心相通的“暖心路”。
以清新作風拉近距離,架起干群“連心橋”。作風是基層工作的“晴雨表”,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群眾的信任度。要摒棄“官架子”,多走“泥巴路”,用群眾聽得懂的方言嘮家常,用接地氣的方式解難題。就像文件中強調的“樹立作風清新理念”,堅持走群眾路線,把群眾的建議當“良藥”,把群眾的批評當“鏡子”,在傾聽中了解需求,在互動中增進感情。這種“沉浸式”服務,既能打破干群之間的隔閡,也能讓政策落地更貼合實際,讓群眾覺得干部“靠得住、信得過”。
以擔當作為破解難題,激活服務“動力源”。基層工作千頭萬緒,少不了“燙手山芋”和“硬骨頭”。這就需要拿出“敢為”的魄力,面對群眾的急難愁盼不推諉,遇到復雜矛盾不回避。無論是推動人口服務優化,還是解決民生保障難題,都要像踐行“三為”理念中說的那樣,“敢于承擔難事、敢于解決棘手的事”,以“釘釘子”精神一抓到底。把群眾的“小事”當“大事”,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回應期盼,才能讓服務更有實效,讓群眾感受到“有人管、管得好”。
以廉潔自律筑牢底線,守護治理“清風氣”。基層服務直接面對群眾,廉潔是不可觸碰的紅線。要時刻牢記“慎小節”的要求,在惠民政策落實中不打折扣,在為民辦事中不謀私利,以“一身正氣”贏得群眾口碑。同時,要主動接受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就像黨風廉政建設強調的那樣,用紀律約束筑牢拒腐防變的堤壩。唯有守住廉潔底線,才能讓服務的初心不褪色,讓基層治理的環境更清朗。
基層服務的“連心路”,靠作風鋪就,靠擔當延伸,靠廉潔守護。把清新作風、擔當作為、廉潔自律融入日常,才能讓每一項服務都暖到群眾心坎上,讓基層治理真正成為凝聚民心、匯聚民力的“強磁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