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產業這場大變革中,從“上半場”電動化到“下半場”智能化,新機遇、新挑戰在接踵而至。
在這背后,從來都是產業鏈歷經淘洗,一環扣一環地探索和成熟。——如寧德時代帶動的動力電池產業繁榮,才有了今天電池單瓦時低至3毛錢,讓電動車普及成為可能,而孔輝科技等公司的技術突破,也讓空懸不再是百萬豪車專享,逐步走進尋常百姓家。
汽車智能也沒有例外。第一個吃下汽車智能化螃蟹的無疑對翻開中國汽車智能網聯嶄新圖景,具有里程碑意義。
這家公司正是博泰車聯網,其成立于2009年,最早嗅到了汽車智能化大幕開啟的信號,推出了中國首個車聯網技術方案3G車聯網系統。
此后中國的汽車智能網聯畫卷,伴隨互聯網汽車、BAT輪番下場,自動駕駛技術入場,而徐徐展開。
博泰車聯網沒有忘記自己“引路人”的使命,16年來,長線耕耘,持續進化。如今已經在港股IPO市場,以百億級體量,即將踢出臨門一腳。
回顧博泰車聯網的發展歷程,恰是中國汽車智能化從概念萌芽到產業爆發的生動縮影。在這場產業變革浪潮中,博泰車聯網一直堅持技術驅動,清晰找準自身定位,堅守那個智能汽車“引路人”的角色。如今,隨著車聯網行業加速發展,其正在用港股IPO爭奪更廣闊的天地。
隨產業之浪起舞16年,做推動智能化演變的Tier1
2025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歷史性突破,銷量與滲透率雙雙創下新高。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在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逐月攀升,從1月的41.4%一路升至6月的53.3%,連續四個月超過50%。
可以說,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告別“野蠻生長”,步入“淘汰賽終局”。曾經“百花齊放”的圖景,正在被“產能出清”取代,“牌桌玩家”數量已縮減至個位數。
在這場生存戰中,若企業未能在電動化與智能化的賽道上找準技術錨點,終將淪為“被洗牌者”。因此,對產業鏈玩家而言,破局的關鍵不僅在于以長遠戰略洞察產業終局,更需以“立足當下”的務實布局。
自2009年10月成立至今,博泰車聯網已在智能網聯賽道深耕16年。如今,博泰車聯網已經明確自身在這場產業變革中的定位:提供數字座艙的大腦——域控制器,堅定做一個推動中國汽車產業智能化演變的Tier1!
事實上,博泰車聯網一路發展至今,離不開創始人的戰略目光:一位典型的車庫創業者,應宜倫。盡管市場技術風向和產業浪潮不斷切換,看清產業終極走向的應宜倫,每次都能在企業關鍵的發展節點,準確踩準戰略節奏。
燃油車時代,消費者更關注發動機、變速箱、底盤,而在新能源汽車主戰場,決定勝負的往往是那些用戶“看不見”的底層技術。早在2010年汽車智能化的拓荒時期,博泰車聯網已經推出了中國首個3G車聯網系統,并與國內某頭部車企達成合作,其3G車聯網系統inkaNet搭載到熱銷車型上。
隨著移動互聯網浪潮興起,數字座艙應運而生并走向大爆發。應宜倫也帶領博泰車聯網,順應智能汽車的發展大勢,隨產業之浪起舞。
回顧過往,2015年之前,座艙的數字化需求還未爆發,座艙芯片由瑞薩、NXP、TI等汽車電子廠商這樣的性價比玩家主導。而在此后,高通、英特爾、聯發科等消費電子芯片公司快速入場,和互聯網服務公司聯合推動了數字化座艙的快速興起。一直到2019年,高通推出了標志性產品——高通8155車載芯片,成為汽車座艙智能化的新一夜。
在高性能和大算力的支撐下,汽車座艙進入了真正的智能化階段。此時的博泰車聯網,已經快速捕捉到市場風向的變化。
在前瞻的戰略布局下,2023年,博泰車聯網成功躋身首批在中國提供采用高通第四代驍龍8295芯片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的公司之一。
同時,博泰車聯網是少數幾家具備基于麒麟9610A處理器和鴻蒙操作系統提供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之一。
博泰車聯網成立的2009年,正值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彼時,產業整體依靠政策支持推動。而在16年汽車變革的浪潮沉浮中,博泰車聯網能夠穿越市場周期,一路闖關成為“風口獵手”,憑借的正是自身的硬實力。
港股IPO硬實力,藏在技術主義中的研發與專利中
蓋世汽車注意到,今年以來,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賽道的企業赴港上市的熱情極度高漲。
此前,寧德時代用時128天,于5月20日在港交所上市,募集資金約407.6億港元(約合373億元人民幣),為年內全球最大規模的上市募資,也創下了港股四年多的募資新高。
事實上,汽車產業鏈企業奔赴港股,背后既有全球汽車產業鏈重構、自身地位提升帶來的資金需求,也與港股市場的獨特優勢緊密相關。可以說,赴港上市不僅是融資行為,也是企業全球化戰略的重要落子。
如今,博泰車聯網已經站上港股IPO的舞臺。6月13日,中國證監會網站發布關于博泰車聯網境外發行上市及境內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備案通知書。通知書顯示,博泰車聯網將計劃發行不超過1211.42萬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此外,博泰車聯網的域控制器出貨量在2022年為48.8萬套,2024年已增至91.5萬套,三年增長了87.5%;單價更是增長了55%,從2022年的1382元增長至2024年的2141元;據招股書顯示,在2022年至2023年,博泰車聯網的營收分別達到12億元、15億元,到了2024年,營收上漲超過70.9%,接近26億元。
作為一家智能座艙及智能網聯解決方案供應商,博泰車聯網的背后,是強大的股東陣容。在博泰車聯網16年的發展歷程中,連續獲得了8輪資本支持,累計融資超40億元,估值超百億元。
在上述投資者陣容中,其中不乏東風集團、一汽集團、海爾資本、上海國盛資本、平安資本、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東方富海、中安資本、北京中科融藝等行業巨頭和知名機構的支持。
作為技術主義創業的企業,資本為何給博泰車聯網足夠的認可?答案或許從這家企業的研發與專利數據中可窺見一二。
眾所周知,研發是技術創新的基礎,通過新技術開發可提升產品競爭力,滿足市場需求變化,而專利作為研發成果的法定保護形式,能確保技術獨占性,防止侵權并維護市場地位。 ?
招股書數據顯示,從2022年開始,博泰車聯網最近三年累計在研發上投入超過7億元。對研發的重視,讓這家公司申請的專利數量達到6034項。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獲得1721項專利授權,其中898項為發明專利。
如今,博泰車聯網的客戶已經覆蓋超過50個汽車品牌的逾200款車型。
智能汽車“引路人”,正進行一場“戰略加倉”
從中國汽車智能化的“引路人”到資本市場的“答卷人”,博泰車聯網的底氣并非來自“拿錢續命”的被動求生,而是16年深耕積淀構建的技術護城河。
蓋世汽車了解到,博泰車聯網在技術和解決方案上不斷取得“同類首創”里程碑。
比如,此前博泰車聯網曾推出了國內首個基于中文自然語言車載語音交互系統iVoka,還量產了國內首個避開擁堵的車載導航地圖產品,并推出全球首款利用車身面板發聲并融合車身面板振動感知的固態聲場智能系統。
目前來看,博泰車聯網已經構建起自研“芯片-系統-整車”全棧技術構建護城河。智能座艙產業興起后,博泰車聯網圍繞云到端,構建了全體系的智能座艙Tier1能力,包括車規級操作系統擎OS、車載智能硬件平臺擎Core和先進的云端平臺擎Cloud。
具體來看:擎OS作為骨干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可快速適配多品牌硬件配置及平臺需求,縮短開發周期并實現高度定制化。該系統支持多屏互動、沉浸式音頻設置及多模式交互功能,提供符合軟件定義汽車場景的模塊化接口能力。
擎Core則是智能硬件平臺,基于模塊化SoC架構,為擎OS操作系統提供底層硬件支撐。該平臺兼容高通、華為等多供應商芯片方案,采用分單元功能設計,將硬件拆解為標準化組件模塊,實現靈活擴展與快速集成,顯著縮短開發周期并適配新一代芯片技術。
此外,擎Core可定制不同算力配置,支撐智能座艙的多屏聯動、高清顯示及流暢交互需求,滿足從高端車型到經濟型車的差異化硬件方案定制,為車企提供跨價格區間的智能化硬件適配能力。
而擎Cloud就是云服務平臺,其以模塊化架構為核心,集成設備連接、TSP(車載信息服務)、信息娛樂、智能服務、FOTA(空中固件升級)及緊急呼叫中心六大功能模塊。該平臺支撐車輛與云端服務的無縫對接,賦能車企按需定制智能網聯解決方案,覆蓋從遠程升級到應急響應的全場景服務能力,滿足多樣化車聯網功能開發需求。
面對智能網聯汽車的萬億市場藍海與白熱化競爭,博泰車聯網正通過港股IPO募集資金,為技術攻堅與市場擴張注入新動能。可以說,此次IPO更像是一場“戰略加倉”,助力其在智能座艙域控制器賽道向“定義者”躍升。
得益于對行業趨勢的精準洞察以及智能座艙“軟、硬、云”全棧技術布局,博泰車聯網已迅速成長為汽車智能化領域的領軍企業。根據權威咨詢機構的統計梳理,按2024年的出貨量計,博泰是中國本土新能源汽車智能座艙域控制器解決方案的第二大供應商,市場份額達11.9%。
此外,博泰車聯網還積極擁抱行業前沿的技術變化,對熱門手機車鑰匙等互聯技術也進行了布局。
目前,博泰數字車鑰匙模組已經通過國際星閃聯盟的測試。博泰星閃數字鑰匙具備80米范圍內感應車主,8米范圍內迎賓燈亮起,2米范圍內車輛解鎖,離車5米自動上鎖等功能。
招股書顯示,此次IPO募資金額,博泰車聯網擬用于擴大產品組合和解決方案,以及增強技術,進一步加強涵蓋軟件、硬件和云端服務的全棧內部能力,并提高公司的制造、測試及驗證能力。
結語:
作為中國汽車智能化的“引路人”,憑借硬核技術和戰略定力,始終在推動中國智能汽車不斷突破向前。其拉開了中國汽車的智能網聯帷幕,圍繞汽車智能化,從硬件底層到操作系統和軟件技術,構建了全鏈條能力,并繼續站在AI技術的前沿,探索汽車智能的新紀元。
前一個16年,博泰車聯網是中國汽車智能的“引路人”,下一個16年,博泰顯然將勇當AI汽車的“引路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