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最新預測令人心頭發涼:2025年房屋銷量將創下三十年新低。
冰冷的數字背后,是一個被高利率死死扼住咽喉的市場——買家買不起,賣家不愿賣,整個交易鏈條陷入前所未有的僵局。
01.點將至,三十年未遇之冷
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剛剛下調了2025年房市預測,最刺眼的數據直指交易量。
原本預期能比2024年略有增長的現房銷售,最新預測卻調轉為年降1.5%,全年交易量預計僅勉強達到400萬套。
這一數字一旦成真,將成為自1995年(380萬套)以來最慘淡的一年。更嚴峻的是,2023年和2024年的銷量已經徘徊在1995年以來的最低谷。
三十年未遇的寒冷,正籠罩著美國房地產市場。
02.高利率:懸在市場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銷量跌至冰點的核心原因直指一個關鍵詞:房貸利率。
Realtor年中更新的預測顯示,2025年30年期固定抵押貸款利率的預期被大幅調高。原本預計全年平均6.3%,年底降至6.2%的"美好愿望"破滅。
最新預測殘酷得多:2025年全年平均利率將高達6.7%,直到年底也僅能小幅回落至6.4%左右。
高企的利率像一道沉重閘門,死死壓住了購房者的購買力。
房地美(FreddieMac)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17日的一周,30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貸款平均利率為6.75%。自今年初以來,這一利率就未曾低于6.6%。
Realtor首席經濟學家丹妮爾·黑爾(DanielleHale)一針見血地指出:"即使市場上待售房屋增多,買家的反應與過去類似供應變化時期相比,依然異常冷淡。"
03.矛盾格局:庫存漲了,買家卻消失了?
市場呈現出一種令人費解的"分裂感"。
一方面,庫存確實在顯著增加,尤其是南部和西部地區。經歷了多年的供應緊張后,今年5月全美活躍房源數量自2019年底以來首次突破100萬套。
但另一方面,期待中的"庫存增加帶動銷售回暖"并未出現。
黑爾分析道:"在南部和西部等地區,庫存增長更為顯著,但負擔能力的限制持續壓制著需求。與此同時,東北部和中西部市場供應仍然偏緊,買家活動相對穩定。"
高利率疊加歷史高位的房價,將大批潛在買家牢牢地擋在市場之外。
04.賣家硬扛:寧可下架,絕不降價
面對買家的觀望和猶豫,賣家們的態度同樣強硬。
Realtor觀察到,許多賣家現在的選擇是:寧可下架,也不降價!
數據顯示,今年5月,全美主動撤銷掛牌(delistings)的房源數量同比激增47%。這清晰表明,越來越多的賣家選擇"持房觀望",靜待市場轉機,而非在當下與買家艱難議價。
買賣雙方的這種"僵持",導致了一個看似矛盾的結果:銷量跌入冰點,房價卻仍在微漲。
Realtor預計,2025年全美房價仍將上漲2.5%(雖然低于年初預測的3.7%)。"買不起也賣不掉"的困境下,房價的"粘性"超乎想象。
05.連鎖崩塌:開工銳減,首購年齡創紀錄
房市凍結的寒意,正在向更深處蔓延。
新屋開工量預期被大幅下調。經歷了一個疲軟的春季后,Realtor經濟學家現在預計,2025年單戶住宅開工量將同比下降3.7%,至僅98萬套。
這與年初預測的年增13.8%形成巨大落差。
新屋供應長期不足的惡果,直接體現在首次購房者身上。
如今,美國首次購房者的典型年齡已飆升至創紀錄的38歲。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迫延長租房時間,或與家人同住。
這種趨勢預計將持續。Realtor預測,2025年美國的住房自有率將進一步下降至65.2%,低于2024年的65.6%和2023年的65.9%。
唯一的好消息留給了租房者:預計2025年租金增長仍將疲軟,租金中位數預計下降0.1%,2024年下降了0.2%。
當38歲才買首套房成為一代人的無奈常態,當"有房可賣"與"有房可買"成為一道無解題,美國房地產市場凍結的冰面下,涌動著無數被壓抑的安居渴望。
我是Andy,一個關注海外置業與移民10年的老博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