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最高人民檢察院了解到,近年來,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民事支持起訴職能,積極參與欠薪治理,對符合民事支持起訴條件的勞動者,依法支持其提起訴訟追索勞動報酬,保障勞有所得、勞有所獲。今年上半年,檢察機關受理民事支持起訴案件3.25萬件,支持起訴2.09萬件,其中支持農民工提起討薪維權民事訴訟1.42萬件,占67.91%。
勞動報酬連接千家萬戶,關乎民生冷暖。但一些拖欠勞動者尤其是農民工工資的情形仍時有發生。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發現,追索勞動報酬民事支持起訴案件反映出一些導致討薪難的普遍性問題。有的用工單位或個人逃避監管,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用工合同或與勞動者簽訂“陰陽合同”,有的編造虛假姓名及地址,給相關部門送達責令支付文書以及認定雇傭關系、欠薪數額造成一定影響,增加討薪的風險和難度。
在檢察機關辦理的一起民事支持起訴案件中,曹某先后雇用牛某等5名農民工從事焊工作業,雙方僅口頭約定了工作內容、工資、工時等事項,未簽訂書面勞務合同。牛某等5人按約定提供勞務后,曹某無力支付工資,出具欠條。欠條到期后,曹某失聯。牛某等5人向檢察機關申請民事支持起訴。檢察機關經調查核實,查明牛某等5人提供勞務情況、工資數額及結算支付情況,并依托相關工作機制找到曹某。經檢察機關釋法說理,雙方達成和解協議,曹某當場支付拖欠工資3.6萬元。
記者了解到,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發現,工程建設領域是欠薪問題高發領域,“三包一掛”現象加劇討薪難。實踐中,工程建設領域實名制管理、總包代發工資等制度“空轉”問題仍然存在,違法發包、轉包、分包、掛靠等亂象加劇欠薪問題。此外,企業經營困難與拖欠賬款問題交織增加討薪難度。有的用工單位受多種因素影響,生產經營面臨困難,導致欠薪問題發生;有的用工單位因賬款被拖欠,欠薪與欠款問題交織,加大清欠難度,致使追索薪酬困難。
據悉,檢察機關將進一步加大民事支持起訴辦案力度,通過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協助收集證據等方式為勞動者提供幫助,依法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檢察機關提醒,勞動者入職時應與用工單位或相關人員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務合同,注意留存考勤記錄、工資條等證明用工關系的證據材料;增強依法維權意識,遇到糾紛時積極與用工單位或相關人員協商,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尋求幫助,必要時通過仲裁、訴訟等方式依法維權。用工單位要誠信守法經營,認真學習勞動用工等方面的法律規定,依法履行工資支付等法定義務。
(來源:檢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