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labubu等潮玩風靡市場之時,地處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中部的孟溪鎮,正依托玩具產業發展,在富村強民的道路上穩步邁進。
孟溪鎮作為全國重點鎮、全省示范小城鎮,渝懷鐵路穿境而過,為當地發展帶來了便利條件和良好機遇。
“當市場都在追labubu、小馬寶莉、迪士尼公主等潮玩時,我們卻在這場追逐中找到了村里的發家路。”孟溪鎮黨委委員、副鎮長田艷麗說。
結緣孟溪
政企合力唱戲
2022年,扎根松桃經開區多年的貴州樂嘉文創科技有限公司因發展需求計劃擴廠。孟溪鎮敏銳捕捉到這一機遇,很快便迎來了一批客人。
“當時企業需要10畝左右的建設用地,恰好我們孟溪有一塊閑置多年的土地,在縣里的統籌規劃下,很快就派上了用場。”田艷麗指著孟溪強村富民工坊的位置說道。
在她的記憶里,孟溪鎮從2006年啟動示范小鎮建設,十余年間不斷匯聚人流、物流、資金流。“我們不僅有渝懷鐵路穿境,松孟快干道正在建設,還規劃了貨運場,目標是打造成松桃發展的次中心。”
“企業想把產業做大,我們政府則希望做好服務,把‘蛋糕’做厚,讓更多村民在家門口找到工作。”田艷麗的話,道出了政企同心的初衷。
2022年10月,借助東西部產業協作共建園區的東風,松桃精準對接企業需求,推動貴州樂嘉文創科技有限公司將玩具生產線下沉到勞動密集的鄉鎮,開設“微工廠”。
在縣鎮兩級統籌下,松桃14個鄉鎮133個村的財政專項東西部協作資金被集中起來,用于籌措資金、選址建廠、建立制度——孟溪強村富民工坊最終落戶矮屯村,并與貴州樂嘉文創簽訂訂單協議,以“企業訂單+工坊生產”模式承接中高端玩具生產業務。
“2023年5月試運營時,貴州樂嘉文創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園區首家入駐的大型企業。我們當時就盼著,能在這里建起屬于松桃自己的玩具工廠。”
如今,以孟溪強村富民工坊為中心,輻射周邊的產業格局已初步形成。正在修建的松孟快干道,預計建成后10分鐘即可直達松桃縣城;規劃中的貨場建設,則讓孟溪的物流集散優勢愈發凸顯。
技術為基
從“向外學”到“本土強”
“要讓本地人掌握技術,才能真正建好家鄉的產業。”在孟溪強村富民工坊負責人楊濤銘看來,產業發展最忌“技術卡脖子”。
2023年10月,楊濤銘與矮屯村村支書粱忠華、蛤蟆塘村村支書喻國寶帶隊,組織30名工人走進樂嘉東莞廠區。“我們就是想培養自己的技術管理團隊,所以專門安排人員去東莞一對一跟崗學習。技術學到手,工坊才能走得遠。”
最初接到這個任務時,楊濤銘坦言,“既激動又忐忑。”“2017年我剛到孟溪時,就和同事聊天,這里城鎮建設不錯,可一直缺工業支撐。當時就盼著能有兩三家千人規模的工廠落戶,沒想到幾年后,居然真的讓我來牽頭做這件事。”他怕自己做不好,卻更怕錯過這個讓孟溪鎮變樣的機會。
在樂嘉東莞廠區,楊濤銘看到的不僅是先進的生產技術,還有松桃人背井離鄉的無奈。“很多老鄉為了掙錢,不得不去外地打工,家里老人孩子沒人照顧。我們在家門口建工廠,不就是為了讓他們既能掙錢,又能守著家嗎?”那一刻,他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必須做,而且要做好。”
如今的孟溪強村富民工坊里,有一面墻掛滿了技術員的照片。楊濤銘總愛指著照片說:“以前這上面掛的都是外地技術員,現在全是我們松桃本地人了。”
話語里藏著驕傲,更藏著感激。“出去學習的那五個月,政府給他們每月補貼2000塊工資,其實很少。可他們還是愿意去,而且學得特別認真。”楊濤銘感慨道,這些工人大多是三四十歲的家庭頂梁柱,“五個月時間,每月只拿2000塊,要養家糊口太難了。但是這份建設家鄉的情懷,支撐著他們熬過了艱苦的學習期。”
走出去時,他們帶著對家鄉的牽掛;回來時,他們帶回的是讓產業扎根的技術。這些都成為了孟溪玩具產業最堅實的“底氣”。
造夢成真
從家門口就業到“玩具之鄉”
當labubu火爆市場,越來越多人知道“潮玩手辦竟在貴州深山制造”時,楊濤銘底氣十足,“這兩年我們一直以最高技術標準生產,現在世界上所有塑膠玩具產品,我們都能做。”
這話并非空談。從工坊初建時的300人,到如今的4000人;從人均月工資2000元,到現在的3200元左右。實實在在的變化,藏著孟溪鎮的“造夢史”。
雷豪是孟溪社區道塘移民街居民,曾常年在外做建筑工,輾轉于各個城市。2022年10月,社區居委會宣傳“家鄉要建玩具廠”,他毫不猶豫驅車千里趕回孟溪,報名參加崗前培訓。
從沒接觸過玩具生產的他,憑著一股“不怕難”的勁,勤學善思、踏實肯干,很快掌握了塑膠玩具生產技能和現場管理方法。入職僅兩個月,就因能力突出被提拔為裝配車間長,如今每月工資能拿到4500元以上。
“能回家里上班,還能為家鄉發展出份力,這種自豪感,在外掙再多錢也換不來。”雷豪逢人便說的這句話,道出了許多返鄉工人的心聲。
最早一批參加培訓的喻國寶也深有感觸,“現在鄉鎮發展快了,人流量越來越多,大家都愿意留在家鄉了。”
“我們的信心越來越足了。”楊濤銘說,去年工坊90%的訂單是出口產品;今年調整戰略,上新設備生產線后,國內盲盒訂單大幅增加,“比如市場熟知的泡泡瑪特,現在我們都在做,今年我們的國內訂單量比往年多了50%左右。”
另一個欣喜的變化是,隨著工廠生產穩定、技術提升,全球客戶紛紛前來驗廠。“現在我們的產品不僅質量過硬,附加值也越來越高。”楊濤銘說,孟溪人的目標不止于“家門口就業”,還想完善生產鏈條,開拓更廣闊的市場,一步步把松桃打造成“玩具之鄉”。
當labubu的火爆讓世界看見貴州深山里的玩具工廠時,這個藏在孟溪的“造夢廠”,早已把“強村富民”的夢想,寫進了每一個返鄉工人的笑容里,寫進了小鎮日新月異的變化里。(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梓顏 周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