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也不知道,當代人為了出片可以闖出多大的禍。
不久前,意大利維羅納市的馬費宮博物館發生了一起游客破壞展品事件。
據監控顯示,一名中年男子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為了拍出滿意的照片,一屁股坐在了由數千顆施華洛世奇水晶制成、價值約5萬美元的藝術椅上。
這張水晶椅是藝術家Nicola Bolla向梵高致敬的作品,靈感來源于其1888年的畫作《梵高的椅子》。
它表面鑲嵌了幾千顆閃閃發光的水晶,內部卻由輕薄的鋁箔制成,看著堅固能承受重量,實則輕輕一推就倒,故只可遠觀,不可觸碰。
但這名參觀者明顯高估了椅子的稱重能力,也低估了自己的體重,這張華而不實的水晶椅就在他屁股碰到那一刻,就輕輕地碎掉了……
坐塌藝術品的兩名肇事者,在無人發現之前悄無聲息地逃之夭夭了。
等到展館工作人員發現椅子爛了,早已人影無蹤,盡管聯系警方展開調查,嫌疑人的身份至今無法確認,氣得館方公布監控視頻,痛批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館長Vanessa Carlon在聲明中表示:“有的人為了拍一張照片失去理智,沒考慮到后果。這本來可以算是一場意外,但兩位游客事后沒有知錯就改,主動聯系,那就不是意外了。”
然而,這些痛心疾首的批評除了道德譴責之外,當事人還在逍遙法外,犯了錯的他們毫發無損。
無獨有偶,同一個月內,意大利佛羅倫薩著名的烏菲茲美術館也發生了一起因拍照導致藝術品毀損的事件。
相比馬費宮博物館只造成了5萬美元的損失,烏菲茲美術館更有苦說不出了。
一名男性游客在參觀時,為了模仿畫中人物的姿勢拍照打卡,因為沒站穩不小心跌倒撞到了畫作上,直接撞出了幾個破洞。
而這幅畫作是1712年托斯卡納親王斐迪南的肖像畫,從年代就看得出珍貴程度。
美術館館長照例強烈譴責,批評現在的游客只顧出片,把出片當任務而非真正想欣賞藝術,這不僅不尊重藝術,也嚴重影響了文化遺產的保存。
對于展館方而言,除了加強對文物和藝術品的安保措施,提升防護技術,好像對這些只為在社交媒體上獲取高贊的人束手無策。
這些年,為出片不顧一切的風潮愈演愈烈,不止國內有層出不窮的網紅打卡照,國外也多的是嘩眾取寵的拍照教程。
就不提小紅書最經典的夸大其詞的“照騙”了,通常一個稀疏平常的景點,被放大局部和加了濾鏡之后,秒變仙境。
前有武康大樓前的郁金香花盆變迷人花海,
后有展館模型變古羅馬建筑。
這些經典騙局無傷大雅,上當的人頂多一笑了之,就當為自己盲目跟風交學費了。
但像前文提及的看展出片文化風靡起來后,造成的破壞是顯而易見。
在博物館里開閃光燈、穿特定服裝在展品前擺拍等,不僅不尊重藝術、影響他人觀展,也容易對藝術品造成損害。
更有甚者,為了拍出網紅照,給環境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傷。
幾個月前,正值麥田茁壯生長的時節,有網友拍下了郁郁蔥蔥的航拍視頻,在網上爆火后,吸引了一大批想出片的人湊熱鬧。
結果僅僅時隔半個月,再用航拍機拍攝發現,原本的風吹麥浪,被踩踏得滿目瘡痍。
這些為了一張所謂美照的人,當他們收獲了點贊和熱度之后,大概早就把踐踏農作物、浪費糧食這些樸素的道理拋之腦后了。
可悲的是,這種情況不是孤例。
在安徽池州,一棵被炒作成“孤獨的樹”在網絡走紅后,大量游客紛至沓來。
然而,這棵樹位于2000畝麥田的正中央,這意味著想要拍出遺世獨立的孤寂感,只能穿過麥田。
不堪其擾的農戶為了保護農作物不受踩踏,最終不得不將這棵樹砍掉。
有的網友甚至為此感到可惜,認為農戶錯失了將流量變現的機會,可是這種像風一樣吹過的熱度又能持續多久呢?
如果說,在博物館、稻田這些地方拍照造成了傷害,還可以修復彌補,那為了出片冒著生命風險,則是走上了斷頭路。
可惜,為了拍出好看的照片在危險邊緣瘋狂試探的人不在少數,甚至已經有付出生命慘痛代價的前車之鑒,依然有人僥幸覺得自己是例外。
據《每日電訊報》報道,截止2024年底,全球已有480人死于在危險場景中自拍。
還記得去年在印尼伊真火山口的一棵網紅樹前喪命的中國游客嗎?
因為她想復刻網上的經典pose,穿著長裙倚靠在生長在懸崖邊上的枯樹干上,哪怕被向導提醒有風險,但她毫不在意。
可沒想到,正是相信那么多人拍過都安全無事,掉以輕心的她意外墜入身后75米深的峽谷身亡。
你以為這給游客敲醒警鐘了嗎?
不,跟這棵樹合照依然是趨之若鶩的后來者們首選的人生照片,他們源源不斷地繼續在網上曬照,為椅子漲的“紅心”沾沾自喜。
那些追求出片的人不是不知道有風險,而是看到別人都拍出了美美的照片,自動選擇忽視了其中的隱患。
就像今年春節,一名中國游客慕名前往“開往大海的雪國列車”、“冬天必須去一次的海邊車站”,在日本北海道小樽的朝里站不幸被進站的列車撞擊身亡。
她當初只不過是想以皚皚白雪、蔚藍大海以及緩緩駛過的火車為背景,定格住那稍縱即逝的一瞬間,最終因躲避不及發生慘案。
如果換做平常,大家都知道看到火車要避開,唯獨在極度想要出片的時候,忘記了它的危險系數。
畸形的出片文化,讓本該盡情享受的美好時光全被毀掉了。
當鏡頭成為丈量世界的唯一標尺,我們反而在追逐點贊的狂奔中,弄丟了與風景真正對話的能力。
別再讓出片綁架了真實的體驗,當不再執著于定格某張照片,出片不再是目的,存在本身,才是最美的風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