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李夢瑤 通訊員 張震震 劉曉琳
7月24日17:30,濟南市歷城區唐冶街道恒大名都橋頭兩旁,一排排流動攤位沿著規劃好的白線井然有序地排列著,攤主們熱情招呼著顧客,構成一幅充滿煙火氣的民生畫卷。這處潮汐疏導便民服務點,讓攤主有了安穩生計,讓居民收獲了便利幸福,更實現了民生需求與城市管理的平衡。
攤販“穩扎根”
居民享便利
“比之前好多了!”麻辣鴨貨攤主馬偉芳一邊給顧客打包鴨貨,一邊笑著說。去年入駐疏導點前,她和其他流動攤販一樣,過著“這里也去,那里也去”的不穩定日子,“收入也沒個準頭”。
如今,馬偉芳每天17:00準時到恒大名都橋頭出攤,再也不用四處奔波。“穩了,是真的穩了!”她算起賬來,入駐疏導點后,收入穩步增加,生活也有了明顯改善。
不遠處,在愛心助農區,自產自銷蔬菜的老李(化名)正忙著給小蔥捆扎成把。“小蔥2塊錢一把,黃瓜3塊錢一斤,都是自己種的。”老李臉上滿是淳樸的笑容,“有這個地方,可方便了。”
“下班順路就能把菜買回家,很方便。”家住附近的董女士拎著剛買的蔬菜和水果,對疏導點贊不絕口。剛下班的陳先生則對這里的新鮮和整潔印象深刻,“攤主們都會自發把攤位周邊的衛生打掃干凈”。
以疏代堵
占道經營同比下降75%
“自從潮汐疏導便民服務點實施管理以來,占道經營同比下降75%。”歷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唐冶執法中隊于鵬介紹。
以疏代堵,打造幸福畫卷。過去,唐冶街道22個小區周邊的占道經營問題一直是城市治理的“老大難”。在市、區城管局的指導下,該街道依托一體化指揮平臺和全域綜合治理中心,通過“1+10+N”部門聯動機制,聯合城管、公安等多方調研,精準收集訴求70余條,科學設置了包含恒大名都橋頭在內的15處潮汐疏導區,分早(6:00-8:30)、中(11:00-13:00)、晚(17:00-21:30)三時段規范經營。
在管理上,唐冶街道創新推行“剛性規范+柔性治理”模式,制定《便民疏導點管理規定》,明確經營區域、衛生責任及噪聲管控等要求;實施“一戶一檔”備案制,對攤主健康證、經營項目全程跟蹤,結合錯峰巡查與聯合執法,對違規行為進行分級處置;同步構建多元共治體系——發放便民服務監督卡公開監管信息,設立公示牌杜絕“吃拿卡要”,并動態優化點位布局響應居民反饋。如今,300余家攤販轉至合法經營,服務超10萬人次。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深化‘服務型執法理念’,實現民生需求與城市管理的平衡,讓城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溫度。”于鵬表示。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