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鄭文靜)近日,林徽因寫于1935年至1940年的大批英文書信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部分書信由林徽因外孫女、梁再冰之女于葵編注,以中英文對照的形式,收錄于《林徽因全集·英文書信卷(一九三五—一九四〇)》之中。
林徽因,生于1904年6月10日,卒于1955年4月1日。原名徽音。祖籍福建閩侯(今福建福州),出生在浙江杭州。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建筑學家,中國新詩創作的開拓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主要設計者,中國建筑史體系研究的先行者與奠基人之一。
這批珍貴的書信絕大多數從未發表。主體部分是林徽因寫給自己的美國好友費慰梅、費正清的,也有同時期林徽因致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系主任科伊爾的書信,并包括作為附錄呈現給讀者的梁思成致費正清、費慰梅書信,以及科伊爾致林徽因等人的書信。
目前,無論是文學(詩歌、散文、小說)領域還是建筑領域,林徽因代表作的手稿幾乎都沒有幸存。此外,林徽因寫給親朋好友的大量書信(包括寫給梁思成、徐志摩等人的書信)以及親友們寫給他們的書信也損失殆盡。目前存世的少量林徽因中文手稿十分零散,不成系統。
值得慶幸的是,林徽因寫給費慰梅、費正清的書信手稿,在費慰梅的悉心整理下,一直保存到今天。它們與梁思成、金岳霖寫給費慰梅、費正清的書信以及兩費寫給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的部分書信底稿收藏在一起,這是唯一有目的、成體系保存下來的林徽因手稿。
這批書信的通信時間起自1935年春,終至1948年冬,時間跨度長達十三年之久。此次,人民文學出版社在《林徽因全集·英文書信卷(一九三五—一九四〇)》中正式發表了林徽因1935年至1940年間致費正清、費慰梅的書信,不久也將出版林徽因1941年至1948年間致費正清、費慰梅的書信,將十三年間的通信記錄完整呈現給廣大讀者和研究者。
這批書信不僅數量巨大,所富含的歷史信息也十分豐富,更為重要的是,它們大多數從未發表。此前,在費慰梅的著作及梁從誡編《林徽因集》中,曾披露少部分書信的刪節版。而此次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的林徽因英文書信,是這批書信首次完整面世。
從這些書信中,我們可以看到林徽因、梁思成與費正清、費慰梅以及許多中國友人的交往細節,了解林徽因的家庭狀況、成長經歷,感知林徽因的淵博學識和廣泛趣味,理解林徽因對待友情、愛情、歷史、現實的態度,體味林徽因深刻的民族情感和家國情懷。與此同時,以林徽因的個人視角,從一個側面向讀者呈現了她所處的時代的社會面貌、重大事件以及知識分子的生存與思想狀況,具有不可估量的多重價值。
(出版社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