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閏六月初一,老輩人說這天看天能斷旱澇。農諺“閏六月一早看天,旱澇不用問神仙”傳了輩輩人。為啥?
閏六月夾在伏天里,莊稼正喝飽水長個兒呢。
天陰下雨是好兆頭,“動了流,滴到秋”——雨順能保秋收。可要是大日頭毒得曬裂地,玉米葉子卷邊、豆子耷拉頭可咋辦?平原種玉米的老鄉注意:地頭溝渠得清,雨多別澇根;天旱早拉水管澆。
山區種果樹的,樹底下鋪秸稈,既能保水又防草爭養分。
老輩人看云識天有土辦法:早起天烏青,晌午雨傾盆;日頭帶火圈,十天不下連。但咱也得信科學,手機上的天氣預報盯著點,雙保險更穩當。有人犯難:閏月天像六月還是七月?
溫度高、光照足是倆月共有的。關鍵看雨水!
澇了漚根,旱了蔫苗,兩頭都得防。去年鄰縣老張沒留意閏月雨,菜園子遭了澇,辣椒爛了半畝地。今年咱提前做準備:排水渠挖深兩指,遮陽網給怕曬的菜苗備著。
不同地兒不一樣:湖區洼地多備抽水機,崗坡地提前修水窖囤雨水。
老輩的經驗咱接著用,新法子也得學,種地就得眼觀六路。我個人覺得,閏月天考驗的是咱見招拆招的本事,甭慌但得勤快點。現在該干啥?
趕緊瞅瞅田里排水溝通不通,灌溉設備有沒有毛病。要是拿不準,村農技員電話打一個,比自己悶頭想強百倍。
天老爺的脾氣難猜,但咱早打算、多操心,莊稼就少遭罪。記住了:閏六月里看天吃飯,早防旱澇才是穩當日子。您那兒閏月有啥老說法?
留言說說,咱互相取取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