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譯文
太祖登基稱帝還沒有多久,杜太后就去世了。開始的時候,杜太后是和太祖的父親宣祖一起安葬在開封南邊的奉先寺。后來太祖派遣范質,想要重新選擇一塊風水寶地,但是沒找到合適的地方。范質被罷免以后,太祖又派太宗來負責這個事,終于將這二人的墳遷到永安。
太祖還想把在洛陽谷水的祖墳也一起遷走。因為祖墳是宣祖身處微末的時候選擇的陵寢。挖開墓穴以后,發現里面埋葬了兩個人,都已經變成了白骨,根本分不清誰是誰。于是就在原地修建了陵園,每年都派遣官員來一并祭祀。洛陽人稱這個陵園為“一寢二位”。伊川先生程頤說:“當初選擇把兩個墳埋在一起的人可以稱得上是明智了。”
太祖到近郊打獵。他騎的馬突然失控。太祖跳下馬來,說:“天下都被我踩在腳下,這馬居然還不服我么?”說完太祖就取出佩刀將馬一刀刺死。剛殺了馬他就后悔了,說:“我作為皇帝啊,多次外出打獵。這馬失控就殺了,實在是我的過失啊。”從此以后,太祖再也沒有去打獵。
02
原文
太祖登極未久,杜太后上仙。
初從宣祖葬國門之南奉先寺。后命宰相范質為使,改卜未得地。質罷,更命太宗為使,遷奉于永安陵。
又欲遷遠祖于西京之谷水,蓋宣祖微時葬也。
相并兩冢,開壙皆白骨,不知辨,遂即墳為園,歲遣官并祭,洛人謂之一寢二位云。
伊川先生程頤曰:“為并葬擇地者,可以謂之智矣。”
太祖獵近郊,所御馬失,帝躍以下,且曰:“吾能服天下矣,一馬獨不馴耶?”即以佩刀刺之,既而悔曰:“吾為天子,數出游獵,馬失又殺之,其過矣。”自此終身不復獵。
03
范質:后周及北宋初期的宰相,封魯國公。從郭威到趙匡胤在到趙光義,對他的評價都不低。不過正如趙光義說的那樣,他欠世宗一死。
程頤:北宋理學家,世稱伊川先生。和弟弟程顥合成“二程”。“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就是他的主張。
04
其實不太懂趙匡胤的這番操作。按理說他當了皇帝以后選擇的風水寶地就不用也不能再改了。
這個遷祖墳這個事似乎也和我想的不太一樣。如果是我的話,我大概就會在原地直接起墳,不會再另選他處了。
至于第二個故事,這算是常規的故事。趙匡胤把該做的事都做了,即把馬殺了嘛。然后說了句不疼不癢的話就直接洗白了。沒什么特別的意思。我們評價一個人不要看他說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