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不用再疼了!”剛剛康復出院的15歲少年小磊(化名)臉上露出了久違的輕松笑容。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北海醫院肛腸盆底疾病診療中心近日為飽受病痛折磨的小磊成功實施了混合痔切除術,解除了困擾小磊一年多的巨大痛苦。
一年保守治療未果,少年飽受脫垂之苦
一年前,小磊曾因肛門腫物伴墜脹不適找到肛腸盆底疾病診療中心的主任醫師李鵬就診。考慮到患者年齡較小,李鵬當時建議先采取保守治療方案。然而,一年過去,病情非但沒有好轉,腫物反復脫出,成為環形混合痔變得難以復位,走路、坐下都成了煎熬。給小磊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和持續的痛苦。保守治療已無法解決問題,手術成為必要選擇。
揪出“隱形幫兇”:廁所里的“手機時光”
在細致詢問病史的過程中,李鵬團隊發現了一個值得所有家長和孩子警惕的細節:小磊養成了一個非常普遍卻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每次上廁所必帶手機,而且一待就是1-2個小時! 甚至發展到沒有手機就無法正常排便的程度。
“如廁時長時間看手機,注意力高度分散,會無意識地延長排便時間。”李鵬解釋道,“這會導致肛門直腸部位持續承受壓力,局部靜脈血液回流受阻、淤血,如同為痔瘡的‘生長’提供了溫床,大大增加了痔瘡發生和加重的風險。這個習慣無疑是重要的誘發和加重因素。”小磊的情況為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敲響了警鐘,也凸顯了肛腸疾病年輕化的新趨勢。
轉發提醒!
◆本文來源:嗨0543綜合閃電新聞
◆編輯:濱小州(微信:wei1021)
由于平臺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