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澳大利亞貿易部長法瑞爾在悉尼洛伊研究所的演講臺上,神色凝重道:“我們苦心構建的機制與規范正遭質疑,我們制定的規則也面臨挑戰。”
他面對滿場政商精英發出警告:特朗普的全球貿易戰若持續,可能讓澳大利亞幾代人“遭受苦難”。
法瑞爾點破了一個殘酷的現實,世界正從基于共同繁榮與相互依存的體系,滑向一個完全以實力與規模為導向的體系。
“我們絕不能讓世界重回‘叢林法則’”,他提高聲調強調,貿易占澳大利亞經濟產出的近三分之一,每四個工作崗位中就有一個與貿易相關。
就在法瑞爾演講前一天,白宮公布了長達23頁的“AI行動計劃”。
這份文件表面是技術發展戰略,內里卻塞滿對抗中國的地緣政治意圖,包括收緊AI芯片對華出口管制,并在國際治理機構中“對抗中國影響力”。
幾天前,特朗普政府剛剛批準英偉達向中國出口H20芯片。
在特朗普宣布關稅政策的“解放日”演講中,他專門提到:“澳大利亞很好,但他們禁止美國牛肉。僅去年一年,我們就從他們那里進口了價值30億美元的澳大利亞牛肉。
”隨即他亮出獠牙:“現在我們也要做同樣的事情,從今晚午夜開始。”
法瑞爾透露,澳大利亞所有出口至美國的產品面臨10%的基準關稅,其中鋼鐵和鋁被加稅50%,甚至有消息稱美國可能對澳大利亞藥品征收200%的關稅。
7月24日,澳大利亞政府宣布解除長達22年的美國牛肉進口禁令,特朗普團隊立即將其吹噓為“勝利”。
法瑞爾在洛伊研究所現場嚴正否認這是向美妥協:“生物安全標準絕不可能成為談判籌碼”,解禁決定基于十年科學評估。
2023-2024年度,澳對華出口額2120億澳元,對美僅370億澳元。
法瑞爾5月就明確表態:“我們不希望減少與中國的貿易,而是希望加強。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對華貿易比對美貿易重要10倍”。
白宮7月23日公布的“AI行動計劃”暴露了矛盾本質,表面上特朗普宣稱要“以非常友好的方式與中國競爭”,但計劃書第三支柱赫然寫著“在國際治理機構中對抗中國影響力”,并指示商務部制定新的芯片制造組件出口管制措施。
計劃要求堵塞針對主要系統的限制措施中的“漏洞”,加強對美國芯片最終用戶的監控,探索使用芯片位置驗證功能防止其進入“受關注國家”。
文件甚至對盟友發出近乎不加掩飾的威脅,若不配合美國出口管制,可能通過次級關稅引發懲罰性貿易措施。
伯恩斯坦分析師在7月17日報告中預測:到2027年,國產芯片在中國人工智能加速器市場份額將從2023年的17%攀升至55%。華為昇騰910C處理器性能已達英偉達頂級處理器H100的65%左右。
2025年5月達成的90天關稅休戰協議即將在8月12日到期,但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半年報給了特朗普一記重拳。
上半年中國出口額達1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2%,創歷史同期新高,加征關稅反而刺激了中國高端制造出口暴增:
工業機器人出口激增近60%,機床出口增長29%、醫療儀器增長51%,光伏和鋰電池出口分別增長185%和204%,電動汽車出口增長32%,高端船舶訂單暴增40%。
美國對華貿易戰的回旋鏢扎進了自家市場,特朗普團隊不得不在一個月后“棄子認輸”。
市場多元化戰略成效顯著:上半年中國對美出口下降9.9%,但對東盟增長9.6%,對非洲增長14.4%,對中亞增長13.8%,對中東增長17.2%。
一帶一路與金磚機制擴容使工程設備出口增長18%,全球供應鏈正悄然繞開美國重構。
當財政部長貝森特暗示8月關稅期限可能延后三個月時,白宮強硬派拍桌怒吼“放開芯片就是給中國送子彈”,溫和派立即反駁“繼續加稅通脹再破4%,誰來背這個鍋?”
中國外交部的回應始終冷靜克制,針對特朗普7月27日提出的“以非常友善的方式”互動,北京回敬十六字方針:“加強接觸、防止誤判、管控分歧、拓展合作”,其中“防止誤判”四字被外媒解讀為對美方越界行為的明確警告。
當特朗普在匹茲堡夸耀“美國AI天下第一”時,中國已悄悄拿下200多項人工智能關鍵技術節點,東盟正式取代美國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繞開美國做生意”的供應鏈已然成型。
法瑞爾警告:“在2025年,我們不再處于一個‘一勞永逸’的世界。我們不能再將支撐穩定貿易體系的規則視為理所當然”。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的痛斥,揭露了美國貿易霸權的真實代價,而中國在壓力下的戰略轉型,正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全新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