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耳釘姐登上熱搜后熱度持續不減,連明星都很難與之比肩。從最初的質疑李少莉能否買得起3萬元的耳釘,到現在質疑其晉升是否合理,背后所站貴人是哪一個,從而展開了廣泛地討論。
翻開李少莉的履歷我們不難看出,她的升遷之路并不算快。而且李少莉從棉紡廠到醫院再到衛生局的三連轉,在質的跨越中,也不過是抓住了時機而已,從而通過考試完成鯉魚跳龍門的轉變。
然而李少莉也善于鉆營,在仕途道路上通過貴人引薦加入了民盟組織。她通過該組織廣做好事從而積攢下人脈,為進一步上升空間打造了寶貴的基礎。
從中可以看到李少莉對上可以完成任務從而贏得印象分,聽說一次在兩天之內完成了60天的工作量,加急辦完了150多個母嬰保健個人合格證驗證,從而解決了某單位的燃眉之急。
對下又盡其所能去幫助每一個人,所以普遍好評達百分之百。在防疫工作中遇到被隔離群眾過生日的時侯,她還會協調組織愛心公司送去蛋糕等不勝枚舉的好事。
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李少莉的身影,她被大家親切地稱呼為"知心姐姐”。
李少莉善于抓住機會善于鉆營,人際關系運營的八面玲瓏,這樣的人不升遷你讓誰升遷?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升遷過程中沒有問題。
可是順風順水了半輩子的李少莉做夢都想不到一朝翻船,否則她決不會在疫情發布會上戴3萬元的耳釘啊?
做人要學李少莉,雖然鉆營不是一個褒義詞,但唯有如此才有不斷進步的思想?進步上升了不就是圖生活條件好一點嗎?
近日網上流傳一張圖片,顯示李少莉回歸工作了,她仍在C位拿著文件宣講任務。
《荊門日報》發文說得好:防疫發布會不是秀場,但也不必雞蛋里挑骨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