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非馬
熱劇解讀
《不完美受害人》收官了,沒有讓我失望,結(jié)尾幾集看得數(shù)度落淚,周迅演得太好了。豆瓣雖有7.5分,但我認為這個分數(shù)依然是嚴重低估了這部劇的含金量和現(xiàn)實意義,再次由衷向大家誠意推薦。
上篇我寫了角色分析之成功:
這篇寫備受爭議的趙尋一角。
1
林允扮演的趙尋,年輕漂亮,身材高挑,既有初入職場的青澀,也有對人生未來的萬般憧憬與渴望。因為出眾的外貌,她被董事長成功納入“獵艷”范圍,成為公司里又一個被狩獵的性對象。
出身普通、家境平常的她通過個人努力考入名校,又通過個人努力進了名企大成做了管培生。就在她認為自己可以繼續(xù)通過個人努力而向上攀登并回報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時,一條blingbling的“捷徑”,突然出現(xiàn)在了她的面前。
三個月,就從普通管培生被破格提拔為董事長高級助理,收入翻了不止一倍,每月還有董事長特批的50萬黑卡額度可自由支配。在她擔任高級助理的三個月中,董事長更以工作需要之由,給她“配置”了88萬的奢侈品。
面對巨大的現(xiàn)實利益誘惑,面對“名流”董事長的滿身成功光環(huán),面對他手握的可以直接決定自己職業(yè)前途的巨大權(quán)勢與資源,趙尋的內(nèi)心充滿糾結(jié),也有各種算計權(quán)衡。年輕如她,還沒有閱歷預見:所有命運的“饋贈”,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碼。
她既感到過隱隱的不安,也的確生出過那么一些虛榮、貪婪,甚至還生出對成功的慕強攀附之心。曾經(jīng),她拎著成功給她買的名牌包,穿戴著那些奢侈行頭站在鏡前時,她也會一遍又一遍地對鏡演練如何面帶討好的笑容向成功鞠躬,溫柔恭順地喊一聲“董事長好”。
因為她在心里算過賬,父母養(yǎng)育她不易,花了200萬才把她培養(yǎng)成才,而她要想短短幾年就賺回這200萬,當然是做董事長的高級助理來得更快。所以,盡管她并不想把自己獻祭給成功,但她抗拒不了這特殊職位、特殊待遇、特殊機會的誘惑。
她以為自己可以巧妙地踩好這根危險的鋼絲,然而,隨著成功的獵網(wǎng)不斷收緊,對她的舉動越來越過格,她在工作環(huán)境中感受到的不適、壓迫、壓力也越來越大。她在不斷加深的自我糾結(jié)、矛盾、掙扎中,選擇以拒拆拒用那些奢侈品去維護內(nèi)心的自尊與道德底線——這種“軟拒絕”,也成為她自我說服的一塊遮羞布。
向左走,就是成功的情人、紅顏知己、大成的高管李怡,但她不想成為“李怡”。當然,她也不敢向右。她曾經(jīng)的盤算是,成為“林闞”,走一條她所以為的中間迂回路線,卻不知“林闞”這條路也同樣有傷痕有代價。
再然后呢,搖擺不定的她,在一次公宴醉酒后果然被成功侵犯了。事情發(fā)生得如此之快,她慌亂而不知所措,明明內(nèi)心不愿意,在過程中竟無法清晰地說出一個“不”字。她的猶疑不決,膽怯懦弱,被成功以及劇里劇外的圍觀者們都當成了“性同意”。
在被報案后,趙尋不得不被推到“臺前”,也不得不對內(nèi)心的真實意愿做出辨析以及選擇。
她猶豫掙扎、權(quán)衡追問,從否認被強奸到?jīng)Q定反抗起訴,到被網(wǎng)暴、后悔報警、想要自殺放棄、再到起訴反抗,她走過了一條長長的自我尋找之路——
“屈服過,反抗過,貪婪的,清高的,軟弱的,勇敢的,畏縮的,無畏的,她們每一個都是真實的我,我從來不是一個完美受害人,只是一個滿身缺陷,努力辨識自己,穿越迷惑,終于看清,卻為時已晚的普通女孩。”
2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看清自我有那么難嗎?在現(xiàn)實的利益誘惑面前做出清晰的是非選擇有那么難嗎?我毫不懷疑有人的確可以做得很好,立場堅定而清晰,但我也更相信,假若被放置于同樣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的場景之下,趙尋所經(jīng)歷的慕強、恐弱,她自稱犯下的“軟弱罪”“貪婪罪”,有過的功利虛榮、妥協(xié)軟弱怯懦,可能也是為數(shù)眾多的女性會經(jīng)歷的。
女性是一種處境。在這種弱勢處境之下,要求一個女性必須“完美”,這其實是拒絕承認女性在事實上的弱者地位、受害者地位,是一種“恐弱”。
不平等的性別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之下,強大資本權(quán)勢的壓迫之下,一個女性她所會害怕的、畏懼的、渴慕的,其實絕非個例,而是具有普遍性。她的自我糾結(jié)、自我迷思,也同樣具有普遍性。
正如上野千鶴子在《厭女》增訂版中談到“別扭女子”時所言:
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謎。為了解開這個謎,要傾盡所有的知性與內(nèi)省。
上野還說,“沒有人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所以,自己的謎要由自己來解。”
文末會選三位朋友贈書
所以,趙尋縱有千瘡百孔,她能夠直面“自己”這個謎,并且敢于血淋淋地剖開它、處理它,也是一種大勇敢不是嗎?當她不想活成別人口中的“趙尋”,想要為自己的無價尊嚴而戰(zhàn)、勇敢說不時,我認為她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女性主義者了。
不妨再借用上野在《厭女》增訂版中的一段話吧:
“我”,總是過渡時代的產(chǎn)物,總處于半途之中。沒有必要否 定過去的自己。正是因為過去的局限、過失以及“別扭”,才有今 天的自己。原諒過去的自己,與那個自己和解,將那個自己懷抱在 “我”的心中就好。
3
我認為,在熒幕上塑造這樣一個不完美但真實的受害人角色,反應她真實的百般糾結(jié)、困惑、自我找尋,遠比塑造一個更容易激發(fā)同情與聲援的完美受害人有現(xiàn)實意義。
我理解趙尋這個角色為什么會被那么多觀眾不待見,不僅不能共情,甚至不愿理解她的“不完美”,更有甚者,認為她連“受害人”都不算。是審判還是共情、理解所謂充滿人性瑕疵的趙尋,當然是每個觀眾的自由,就我來講,無論是從女性立場出發(fā),還是情感或者是理性出發(fā),我都會選擇站在“趙尋”及其所代表的不完美受害人這一邊。
因為,從趙尋的“千瘡百孔”中,我看到的是一種真實的、也其實普遍存在的人性褶皺,更從她的個體困境里,看到了當下女性生存的結(jié)構(gòu)性困境。這正是《不完美受害人》難能可貴之處,也是它的了不起之處。拍一部爽劇,要原比拍一部社會洞察劇容易得多。
4
在電視劇中,因為證據(jù)不足,成功洗脫了趙尋對他的強奸指控,但是趙尋訴其性騷擾案,卻勝訴了。
上野千鶴子在《厭女》最新的增訂版中特別加入了職場性騷擾一章,這種現(xiàn)象在日本普遍到可以稱其為女性的一種“工傷”。“加害者幾乎都是慣犯。當他們判斷某個時機可以濫用權(quán)力,就會冷靜地選擇不能說不的對象和環(huán)境,行使手中的權(quán)力。”是不是也非常貼切地描述了成功對趙尋的性加害關系?
成功無辜嗎?他其實是一個異常清醒的加害者。以至于即便對順從、并成為自己“紅顏知己”的李怡,他也問出了:李怡你真的愛過我嗎?這說明,在成功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他也疑惑李怡對他的忠心不二、獻媚討好,并非出于感情,而是出于對權(quán)力的屈從與攀附。成功內(nèi)心非常清楚:自己得以成功狩獵公司內(nèi)外的女性們,是依仗了自己手握的巨大權(quán)力。
最后,關于《不完美受害人》的劇眼,我愿意直接引用它里面的兩段臺詞來呈現(xiàn),因為說得真是太好了!
“受害人怕什么?
我們害怕傷害我們的人濫用他們手中的權(quán)力,我們害怕因為拒絕,我們可能會失去我們得到的機遇和利益,我們更害怕會因為拒絕而得到惡意報復和更大的傷害。
對于權(quán)勢的崇拜,在我們的意識里面是多么的根深蒂固,以至于一些人都喜歡攀附權(quán)力,得到利益,害怕得罪權(quán)力,受到傷害,所以當掌權(quán)者以粗暴的方式違背我們意愿的時候,我們常常慣性地選擇屈從,畏懼反抗。
原告的這些弱點很難理解嗎?
一點都不難理解。因為我們跟她一樣,不夠強大,所以畏懼,因為畏懼,所以懦弱,因為懦弱所以屈從,我們與之斗爭的,不是權(quán)力,是我們心底的懦弱,是還未遭遇掌權(quán)者的碾壓就選擇屈膝下跪的懦弱。
當一位女性了解自己被傷害的時候在怕什么,當她豎立起一種憑借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得到,無需以承受傷害就可以換取成功的強大信念后,她就可以在任何時候?qū)η趾τ赂业卣f不。”
“我們憑什么要求受害人在受到侵害后還保持道德品行的完美無瑕?
因為她有道德瑕疵,就認定她是因為這些瑕疵受到了侵犯,反之,如果她沒有這些瑕疵,她就可以避免受到侵犯。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要求受害人解釋為什么會受害?而加害人為何加害卻無人問責,視為理所當然。
該被審視被譴責的,應該是加害者,而不是受害人。”
謝謝閱讀。關于這部劇,趙尋這個角色,你怎么看?歡迎文末留言討論~
PS:今日贈書
我會從留言的讀者中,選擇三位贈送上野千鶴子的《厭女》增訂版(2023)。要知道2019年元旦,我是花了84元才買到一本二手的《厭女》,非常喜歡。未獲贈書的朋友如果想讀,可打開我視頻號的櫥窗小店,以全網(wǎng)最低價買到這本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