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播昭鵬同學,歡迎來到‘榆眾不同’第5場直播,今天我們帶來的是‘塞上三邊’專場......”西安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21級本科生祝昭鵬正在直播間進行他的第一場直播。在此之前,他們已經設計了5張直播海報、學習了PS、PR等軟件的使用、編寫了單場16508字的直播腳本、制作了單場近20頁的ppt素材、掌握了導播、攝影攝像、剪輯、海報制作等技能,和他一樣認真努力的“小主播”還有7人,和他們一樣踏實負責的“場邊助播”還有20余人。
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動鄉村振興事業發展,西安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福星小隊”社會實踐隊赴陜西省榆林市開展活動,在神木市、府谷縣、靖邊縣、佳縣等5個區縣開展為期5天的調研,開展5場專題直播,在直播間帶觀眾們賞塞上三邊、話千年府谷、品特色美食。
以知為瓦,凝心聚力學本領
為儲備扎實的直播及營銷技能,實踐隊完成了5次線上培訓、2次線下集中培訓,向行業專家、老師學習腳本撰寫、拍攝技巧、品牌策劃等知識,向具有豐富直播經驗與理論知識的研究生請教PS、PR等軟件與導播臺、專業相機等設備的使用技巧,極大提升了新媒體運營能力。“最開始寫直播稿,我完全不知道從哪下手,經過各位老師的指導和反復修改,我的稿子逐漸豐富且具邏輯性。”團隊成員張碧瑩說道。
以行搭橋,篤行致遠勤調研
為更深入了解榆林的品牌產品,實踐隊先后赴神木市、府谷縣、靖邊縣、佳縣等多地展開調研活動,領略紅堿淖、晉陜大峽谷、赤牛坬等秀美風景,感受紅棗咖啡、海紅果等民俗美食等。實踐隊在谷縣聚金邦農產品開發公司了解到,公司擁有國內一流的海紅果深加工生產線,始終致力于把“小果子”做成“大產業”,并對海紅果種植村實施種植技術幫扶、間接就業幫扶和保護價收購幫扶等一系列措施,搭建了“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新模式,使海紅果真正成為一項持久的富民產業。“我們也要讓好的產品被更多人看到,幫助他們打造品牌、推廣產品、拓寬銷路!”實踐隊成員陳宇航說道。
勠力同心,踵事增華譜新篇
實踐隊以“榆眾不同”為主題,開展了“神奇神木,神秘神往”“水豐煤富,千年府谷”“塞上三邊”等5場專題直播,累計時長10.7小時,平均時長2.14小時,累計9822人次觀看直播,457970次點贊,3709次互動評論,“大美陜西,大美榆林”“支持小祝支持岳老師”“漲知識啦”“今天這場直播干貨滿滿”等好評絡繹不絕。
這個暑期,西安理工大學的“小主播”們走進榆林,圍繞農特資源從歷史文化說到時代情懷,把專業實踐從小教室搬到大直播間,完成了多場有情懷、有溫度、有高度的直播。未來,實踐隊將繼續探索青年返鄉就業創業與鄉村振興產業相結合的發展路徑,努力用中華文化為農特產品“賦性”,用新媒介手段為品牌營銷“賦智”,用青年力量為鄉村振興“賦能”,凝聚更多力量共同點亮區域品牌的星星之火,展現新時代青年的學識擔當,繪出鄉村振興的綺麗畫卷。
通訊員:蔣艾琳 張碧瑩 祝昭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