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俄羅斯媒體報道,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對外公開宣布,已經采取一系列軍事行動打擊邊境地區的5個以色列陣地。
他們使用迫擊炮以及反坦克武器等對以色列北部地區進行了突襲戰。
以軍很快展開了報復行動,派遣空軍戰機進入黎巴嫩南部打擊黎巴嫩真主黨武裝。
另外,地面部隊則使用無人機進入黎巴嫩境內,采取定點清除的方式對真主黨武裝進行突襲,目前大規模的戰斗已經全面展開。
而伊朗的武裝力量抵抗之弧也明確對外表示,如果今天加沙被侵略我們不振臂高呼一起保衛它,那么也許加沙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我們的孩子,我們的親人以后將不得不面對以色列的白磷彈,我們的醫院將人滿為患。
所以他們很快會將誓言付諸行動,采取先發制人的方式打擊以軍。
另一個阿拉伯國家也積極響應,這個國家就是伊拉克,該國議會要求啟動世界第二大的軍事聯盟《阿拉伯防御條約》。
該條約將這些國家聯合起來,形成軍事同盟共同抵抗其他國家的侵略。也就是說,只要有一個成員國遭受侵略,條約成員國就會形成促進集體防御。
有人認為該條約會促使出現類似于北約的集體軍事行動,屆時各個條約成員國會采取派遣部隊,提供裝備后勤等方式支持或參與戰爭。
實力對比
據了解,目前加入該條約的國家二十多個,下面我們就將以色列和阿盟的各方面實力做一個簡單的對比。
目前阿盟領土總面積達到了1123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以色列的國土面積只有區區2萬平方公里。
以色列人口約為800萬,而阿盟總人口超過了4.3億。以色列去年軍費僅為200億美元,相比之下,阿盟眾國的軍費總和已經超過了1600億。
去年以色列GDP為4000億美元,阿盟的GDP達到了30000億美元。
軍事實力方面,阿盟各國現役部隊總和超過180萬人,其中精銳超過160萬,而以色列只有17萬,其他各種軍事裝備方面阿盟更是遠超以色列。
總而言之,目前阿盟的軍事實力僅次于北約,是名副其實世界排名第二的軍事集團。
如果阿盟所有成員國一致通過啟動條約宣布參戰,那么屆時無論是武器數量質量,還是人數彈藥儲備方面都會碾壓以方。
以色列方面顯而易見已經意識到危機已經逐步逼近,所以該國已經緊急請求美國的支援,要求提供100億美元的緊急援助。
目前美國國會已經在加緊討論向以色列提供各種援助的問題,援助的物資主要是彈藥,以及各種武器裝備。
據說其中包括鐵穹防御系統,各種精確制導的彈藥以及155毫米炮彈等。
近代以來,中東地區曾經歷過多次戰爭,每次戰爭都非常殘酷,所以估計這次的巴以沖突也不會例外。
巴以沖突走勢
但現在以色列采取最為殘酷的方式驅逐加沙居民,通過這樣的方式讓這些普通老百姓為他們打頭陣。
據了解,目前已有60多萬加沙北部居民正在往南部遷移。而這種情況只要出現之后,加沙南部秩序會更為混亂,南部的資源很快將消耗一空。
之前以色列新聞發言人曾表示當地天氣狀況不太好,所以以軍打算停幾天再進行攻擊。
該國放出煙幕彈真正的用意是等待加沙出現大范圍的混亂,從而消耗加沙南部本來就不多的資源。
而接下來以色列所采取的戰術有很大概率就是進一步消耗,并不斷地進行轟炸,打擊敵軍,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地面部隊的傷亡。
以色列認為這種方式是最有效地打擊哈馬斯游擊戰的方法。但實施這樣的作戰方式有個門檻,那就是需要消耗大量的彈藥。
這是以色列本身不具備的條件,只能寄希望于美國,而美方是否有條件給予這么多援助呢?
另外就是,以色列如此大規模地轟炸平民,每天造成至少一兩千平民的傷亡,很可能引起《阿拉伯防御條約》生效。
最終導致所有阿拉伯國家團結起來一起圍攻以色列,而以軍想要打一場大規模的戰役也很困難,必須動用數十萬預備役軍人。
這些都是平時有正當工作的人,如果長期參加戰斗必然會對以色列經濟民生造成巨大的影響。
更何況哈馬斯所使用的是游擊戰,以色列一旦采取這樣的方式,只能有利于游擊戰的開展,對其不斷地輕裝突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