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榕發哥又分享了幾個五四北的二手案例,結合板塊新店舊改的天量土拍供應,來聊聊五四北樓市的表如何。
二手案例
象峰新苑:107平,毛坯高層,126W,單價11721元/平
項目作為五四北靠外環的高層安置房,從二手成交表現來看,可以說跌幅較大。
從平臺數據來看:
分析:項目在2021年初,小戶型成交高達1.8-2W,大戶型也達到1.7W左右。
2022年下半年開始,房價開始走低,成交價集中在1.4W左右,近期這套1.17W,直接刷新新低。
對比2年前的成交,這種非小戶型,降價也達到6K左右。
這里面的原因有哪些?
個人感受:
1、整個樓市降溫,五四北降溫幅度不小,安置房同樣無法幸免
2、周邊安置房領證增加,比如秀峰雅苑等,擠壓項目的溢價
3、區位靠外圍,不如地鐵沿線的小區,對于剛需配套加持度更高
綜上,高層安置房本來老化速度就快,雖然項目一直主打是地鐵1號線,不過實際距離也在700-900米,周邊外環路隔開,旁邊也是相對荒蕪。
當初的溢價,也主要是外溢剛需的被迫之選,隨著板塊整體降溫,部分地鐵沿線,生活配套更齊全的樓盤,都出現價格下滑后,這種安置房也在市場失去了更多價值。
天空之城:91平,精裝中層,181W,單價19761元/平。
項目作為五四北的TOD盤,從開盤以來爭議不少,最近商墅的違建又一次熱搜。
對于項目而言,分成AB區,分別由保利、萬科開發,雖然定位一號線車輛段上蓋,但是短期內并沒有地鐵站。
作為3700多套的大盤,看看項目兩次的開盤價格:
2018年12月14日,價格:帶精裝折后均價約25000元/㎡(含裝修2000元/㎡)
2019年8月17日,價格:帶精裝折后均價約26500元/㎡(含裝修2000元/㎡)
項目2018年底首次開盤,就做到不錯的表現。
半年后就網簽破千套,當時的樓市已經不再高峰,精裝2.5W的價格在五四北靠外圍的區域,做出這樣的去化,可以說保利+萬科的操盤還是有目共睹。
后續項目持續營銷,按數據記錄,2020年底,開盤2年,網簽2479套。
面對剩余千套庫存,房企也做出降價,送物業費,送車位等優惠,最終清盤成功。
此時回顧,同樣定位TOD的大盤,榕耀之城、大東海江山府、萬科城市之光。
這個項目要是晚2年上市,可能局面就沒有當初那樣輕松。
對于項目而言,負面也不少,首先是A區地鐵上蓋進出不便、還有就是樓盤北部有蓮花峰萬壽園,一度也被稱為墓景房。
當然更大的負面還是定位地鐵上蓋,結果周邊沒有地鐵站,期望的3號線,直到目前都沒有申報落地。
對于超級大盤,在二手市場的表現,一直以來都不算理想,雖然項目交房后二手掛牌都在2.2W左右,不過未滿二的稅費,實際的成交價并不低。
項目北側,一個高速之隔的金地五四領峯,以1.45W左右極剛的價格在售,雖然城建配套有一定差異,但是實際距離也不過500米。
500米的距離,差價近1W。
目前二手成交這套跌破2W,算上增值稅等,實際依然要在2.1W左右。
對比當初2.5W半年破千套的去化表現,5年時間,對于賣家而言,對比開盤價下跌5K左右,算上利息,辦證等支出,實際的跌幅達到40%左右。
對于萬科而言,近期風波不少,項目在福州主要在售即同樣定位TOD的萬科城市之光。
目前4號線過江段推進艱難,項目以精裝2.7-3.2W的售價,一直以來去化都排在前列。
未來交房后,二手表現又會如何?
二手分析
在盤點完兩個近期跌幅較大的項目后,簡單羅列一下五四北的部分二手成交數據:
分析:從羅列的數據里面,有幾個情況值得參考,從大部分樓盤這幾年的成交來看,都存在下跌,無非跌幅的差異。
這里面,直接按地鐵配套做切割:
地鐵盤:藍山四季、楓丹白鷺、秀峰雅苑、君臨香格里、秀峰景山佳園
非地鐵盤:國際公園香檳公館、赤星新苑、北尚A區
這里面的樓盤,除了國際公園是相對次新外,剩下就是老房齡商品房,或者是房齡較新的安置房。
從價格走勢來看,地鐵盤不管是老房齡還是安置房,整體的降幅10%-15%,非地鐵的外圍盤,部分房源跌幅達到40%。
對于成交案例,樣本依然不夠充分,不過對于樓市購房也存在指導。
按五四北這些存量盤來看,基本定位都是剛需客源,從這幾年樓市降溫后的項目價格變化來看,地鐵這樣的硬性資源,依然是剛需盤較好的一個保障。
當然不是保障不跌,而是保障跌得幅度小一點。
部分次新安置房,雖然房齡更新,但是隨著時間推進,高層+人流復雜,對比周邊房齡更大的商品房社區,未來的降價力度預計更大。
除此之外,結合天空之城、三盛國際公園這些次新案例,在二手的表現里面,對比開盤價的降價力度不低。
從所謂的保障角度來說,新盤可能還不如部分有一定房齡的二手。
土拍供應
對于五四北,目前在售新盤并不算多,大部分以前幾年的存量盤為主,當初高位拿地的泉頭,也隨著時間推進,庫存有了較大緩解。
近年在土拍市場里面,板塊的表現相對耀眼,不管是綠城海棠映月、還是建發璟園,還是近期開盤的和頌錦原,當初拿地全部都是觸發限價。
眼看開發殆盡,新店的舊改啟動,供應天量土地,在土拍市場,也沒有采取所謂的分批,而是一口氣搞了一個五四北的專場。
從地塊供應來看:
第七次土拍,五四北供應13幅地塊,其中商服用地2幅、安置房2幅,純商9幅。
純商面積合計390畝,建筑面積72萬方,合計起拍價79.77億。
按套均100平計算,9幅純商可以供應7200套房源,相當于兩個天空之城的體量。
從樓面價來看,基本都在1.1W左右,沒有太大差異。
從地塊區位來看,羅漢山地鐵站周邊的兩幅,宗地2023-55,56號,相對來說更加優質。
其中宗地2023-55號,容積率1.7,限高60米,指標較優,起拍樓面價也僅1.1W。
這樣的低容積率地鐵盤,很容易聯想到此前秀山的海棠映月,建發璟園。
從地塊航拍來看,靠山地塊,背后存在廟宇,這算是一個較大的負面。
當然相比于其他幾幅桂山村地塊,在更優指標和配套的情況下,這幅地塊可能也算是最優質的一幅。
從近期城南地塊土拍情況來看,雖然城南地塊有地鐵加持,樓面價1.06W左右,還有所謂的十九中一貫制加持,最終的結局是土拍前全部取消。
可以說如今的外圍地塊,被國企兜底已經算是幸運,更悲慘的結局可能是多次上架無人應拍。
對于五四北的這些地塊,目前來看預計會有過半地塊最終結局是取消流拍。
這樣的預期,好處在于不會立刻擠壓整個板塊,不過大面積的供應,無法成交的背后無非就是降價出讓。
對比五四北近年的土拍數據:
板塊在2017年土拍迎來高峰期,不少地塊都拍出2W以上的樓面價,同時這些地塊很多還是外圍。
后來板塊集中供應大量安商房,近年樓面價也達到1.7W左右,2023年降溫后1.3W。
這次的地塊全部在1.1W左右,已經跟當初的安商地塊樓面價差異不大。
目前的局面,這些純商地塊,即便樓面價更低,但是能成功出讓都有難度,很明顯后續面粉價不會太高。
這樣的基礎下,一旦上市不好賣,房價下調的空間也不低。
盤點總結
五四北板塊這幾年在樓市的表現不算搶眼,部分外圍滯銷盤,也一度拉低板塊信心,加上板塊天量安商房建設,目前已經開始逐步掛牌,以戰坂安商房為例,高層毛坯,成交單價1.49W。
目前部分安置房、次新房,都出現大幅度價格下跌,結合板塊的局面來看,可能還未見底。
新店超7000套房源待供應,戰坂前幾年的天量安商房,在二手市場蓄勢待發。
地鐵沿線的部分純安置房,也在辦證互相廝殺。
可以說對于五四北的剛需而言,后續可能還有更多優質二手選擇。
對于購房者建議而言,配套是重點,不是地鐵盤可以忽略,同時慎選安置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