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北京一場大雪,竟然“滑倒”了地鐵,事后的眾生相,更是折射出一幕令人五味雜陳、心生憂慮的當下現狀。
12月12日22時,北京市氣象臺升級發布暴雪橙色預警信號。
根據該市應急局發布的一系列預警響應措施,市教委決定自12月13日開始,在全市所有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范圍采取臨時居家學習措施,范具體到校復課時間待統一部署后另行通知。
上學的必須居家,上班的可就沒有這種待遇,應急局的預警措施里只是“倡導企事業單位員工錯峰上下班、彈性辦公。”
在神州大地,凡事只要不強制,而是倡導、建議、希望…等等,基本就可以忽略、無視。
因此到12月14日傍晚7點下班晚高峰時分,從西土城開往昌平的地鐵上,車廂里依然擠滿了在寒風中夜歸的打工人。
這條地鐵線一共19站,其中起、始兩段均在地下運行,中間有6站為地面高架行駛。
西土城往昌平方向的列車,從西二旗站開始進入“高架三層側式”模式。
當時地面雖然可以看到有積雪,但并非多么厚實,當天氣溫也是前后幾天里較高的一日。
與天氣比起來,更影響心情的似乎是昏黃的街燈映照下,略顯慘淡的京郊風景。
就在這樣一個沉悶寡歡的傍晚,至18時57分許,正行駛在西二旗與生命科學園兩站之間的一輛地鐵,突然遭巨震后有車廂出現斷裂。
根據事后的調查,這是一次三車連撞引發的脫軌事故,涉事地鐵分別為前車059號、中車024號與后車032號。
簡單總結為:“因天氣原因,前車059打滑,中車024停車等候,后車032正常發車運行,因雨雪天氣制動剎車不及,追尾024車。”
更詳細的描述是:“昌平線059車在生命科學園上行站臺外方因降雪打滑,信號系統發生模式降級,受059車影響,后續024車在SQ4信號機前正常停車等待。
此時032車在ATP防護下以人工駕駛模式從西二旗上行站臺發車,當速度為92km/h時觸發了緊急制動,由于降雪導致軌道粘著系數下降,列車制動距離變長,致使032車與024車相撞,進而導致024被撞后受損。”
形象比喻就是:一點兒積雪滑倒了地鐵。
滑倒地鐵本就罕見、令人不可思議,后續的處置更是讓人目睹失序,與常說的“高效、快速、有序”想去還是有相當距離。
事發時間傍晚在7點左右,一個半小時后,北京交通委通報稱“已發現30余人受傷”,這與事后調查公布的“515人送醫院檢查”可謂天地之別。
也就是說,這一個半小時期間,有關部門對現場傷情狀況基本毫無掌握。
又過了一個小時,到晚間10點半左右,北京交通委又發布稱“現場已經疏散完畢,所有傷員已送往醫院治療。”
后來的調查通報將這個時間修正為:“14日23時許,人員轉運完畢。”
從7點發生事故,有關部門用了4個小時,才讓“現場處置工作基本結束。”
不過,據乘客在社交平臺發布的現狀來看,事故發生后在相當長時間里實際上大家是處于無人問津狀態。
甚至,當感到車廂已經呼吸困難時,才自發砸開了車窗玻璃逃生。
除了傷者被送往醫院,更多的乘客只能選擇“邁開雙腿向前走”模式。
也許,即便在這個時候,大家心中還在惦記著“明兒還要早起上班”那點事,畢竟年底了,別讓單位找借口給自己“優化”掉才好。
打工人的無可奈何,更襯托得此次事故發生的善后處置之無能。
這才多大點事兒就混亂成這般模樣,通報中屢屢強調的“沒有人員死亡”不過是運氣,若真有復雜情形發生,這樣的應急能力既讓人“捉急”,更細思極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