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福州舉行了四區今年的首次土拍,結果與以往沒有太大差別,核心地塊外來房企爭搶,剩余地塊國企兜底,整個過程開始即巔峰,下面聊聊。
土拍匯總
成功拍出:14幅地塊,(8幅純商、1幅安商、1幅公租、3幅商服、1幅工業),取消3幅。
成交金額:98.54億,面積515畝。
成交房企:綠城拿下狀元地塊,新榕2幅、建總3幅、左海2幅。
分析:在土拍前,大家也看到了各種版本的報名情況,最終誰真誰假,已經一目了然。
從預期來看,沒有太大出入,核心地塊依然做到一定的溢價出讓,剩余地塊全部都是底價成交。
其中不乏光明港,樓面價1.8W的純商地塊。
這樣的表現,對于市場的預期,依然還是偏利空。
面對這樣的土地市場,近期的寧化舊改等,預計不用多久也會正式發布對外,外圍目前已經全面淪陷,甚至可以說二環外,都已經淪陷。
對于有意向的購房者,無非看看購房區域的土拍樓面價,對于后續的購房就相對明朗了。
綠城能破局嗎?
從最終成交情況來看,雖然多幅純商,但是真正算的上土地吸金的只有一幅,即臺江的狀元地塊,吸引了國貿、建發、綠城,三家房企爭奪。
最終綠城堅持到最后,以樓面價2.77W拿下,低于此前建發拿下的汽車南站地塊,2.87W。
這也是今天土拍關注度最高的一幅,跟以往一樣,放在第一場進行。
當時接連叫價,從群友的反應來看,期望綠城拿地的占了多數。
可能這幾年福州被保建國,壟斷改善市場后,大家是審美也有點疲勞。
對于綠城,入榕多年,表現并不理想,柳岸曉風高價拿地,進場即套牢。
隨后拿下榕心映月,多家房企聯發開發,雖然搞出日光網紅盤,但是操盤的是陽光城,最終交房互相甩鍋,維權的時候市場記住了綠城。
后來運氣極佳拿下五四北的海棠映月,同樣做到熱銷,不過地塊面積太小,也沒有搞出加價等操作,回血能力有限。
跟風改善,進入東區拿下桂語映月,開盤加價賣4W+,最后同期的建發養云、保利天悅二期,都做到清盤交房,項目依然還有不少庫存在賣,目前價格也比巔峰最少跌了5K+。
除此之外,房企在長樂也有項目,同樣被維權減配投訴,總而言之,綠城在福州這幾年,給大家的主要記憶點:減配、不保值、虧本、賣得差。
對于綠城,這2年也基本沒有在福州有什么動靜,在土拍前群友還在說,福州綠城已經準備撤離。
最終房企在臺江狀元地塊,非常強勢的競拍拿地,至少表明房企對福州市場依然還有信心。
不同于此前的項目,區位都在二環外,這一次面對相對核心的純商地塊,就看最終房企能否給出真正不一樣的產品,扭轉這幾年市場的負面。
對于購房者,面對單一的改善市場,有了新晉房企,不管最終表現如何,至少有競爭就有進步,對于福州樓市都是積極的信號。
國企壓力多大?
對于剩余地塊的出讓,與此前以往,本土國企分工明確的下場拿地,這也就印證了土拍前臨時下架的三幅地塊,應該是無人認領。
這樣的過程,也保障了沒有地塊出現流拍的尷尬局面。
這一次的土拍,建總、左海、新榕成為主力。
此前拿地最兇猛的榕發,這一次沒有出場。
就如同群友調侃,從金地哥變成榕發哥,就“不舉”了?
從拿地情況來看:
建總拿下3幅,全部位于高宅舊改純商,面積151畝,金額33億。
新榕拿下光明港、高宅,合計2幅純商,面積93畝,金額21億。
左海拿下金山北、北園,合計2幅純商,面積50畝,金額15億。
分析:對于2021年底最后一場土拍開始,面對樓市遇冷,福州本土國企開始全面進場。
這里面,榕發、建總、左海、新榕、新區等成為代表。
當然從最終的拿地分布來看,還是有一定差異。
以2023年拿地情況為例,雖然都有拿地,但是真正承擔壓力的只有一家,即榕發。
房企拿下了6幅地塊,5幅純商,面積合計450畝,可售面積高達84萬方。
簡單對比,兄弟企業的建總,去年拿下4幅地塊,可售面積是0。
當初國企已經進場南二環,開發四大金剛,面對壓力,天量的三遠、南湖,全部都給榕發操盤。
近期南二環的銷量,建總也是一馬當先,房企2022年的地塊,也都是袖珍地塊,整體的庫存壓力反而很低。
面對土地財政,又要兼顧壓力均分,這一次高宅,跟三遠一樣,都給了建總。
從此以后,城投的兩大子公司,東榕發、西建總,也不存在所謂的內部客源競爭。
對于新榕簡單分析,兜底光明港,預計因為在三遠有一幅福厝遠山拾里,就近原則,當初三遠分了一幅純商,這一次高宅也分一幅,不做差別對待。
左海集團,拿下金山北純商,房企的金山總部大樓距離不遠,西園的偏遠地帶,新榕去年兜底2幅,這一次留給它。
至此,純商地塊分配完畢。
對于近期的外圍舊改,西園還有不少地塊下架后未出讓,只有三遠和高宅,土拍是最順利的。
簡單做個分析:兩個區域都存在地鐵規劃線路,很明顯3、8號線,有了國企的土地背書,落地的不敢說100%,也有90%,至于是看好地鐵的預期,還是因為有土地開發,地鐵更好落地,這個就不得而知。
盤點總結
對于福州的土拍,可以看的點都非常鮮明,已經連續2年多,都是這樣的極端成交情況。
經過高宅這一役后,福州本土國企的土儲,大部分也都已經比較飽和。
后續如何讓新地塊上市,避免出現四大金剛的低迷表現,這是一個擺在國企面前的現實問題。
面對外圍已經拿不動地,土地財政如何延續的問題,很明顯市中心舊改只能繼續。
對于這一次綠城的強勢殺回,此前的保利、首開等,這次都沒有出現,鼓臺改善的市場氛圍,個人感受依然不算太樂觀。
房企拿地,依然還是相對小心,畢竟后續難免出現更多的核心地塊,屆時一旦客源遇阻,高地價的壓力就不言而喻。
綜上,第一場土拍,除了綠城回歸之外,沒有過多亮點,對于市場的信號依然不太理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