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美關系一直都非常緊張,在經濟領域也是如此。一個最明顯的信號就是,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正在快速下降。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截至2024年2月,中國持有的美債規模僅剩7750億美元,創下了2009年以來的新低。與2013年峰值時的1.3萬億美元相比,減少了超過40%。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國加速減持美債的同時,特斯拉CEO馬斯克來到中國,并得到了他想要的。這邊馬斯克如愿,而美國國內一些嗅覺敏銳的富豪們卻正在逃離美國,很多人將資產轉移到了海外。
這些現象似乎都在表明,全球經濟格局正在重新洗牌。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而美國的問題越來越明顯。
看到這里,有人會問了,中國是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美債持有國,為何加速拋售美債,會不會清空美債?富豪們紛紛轉移資產又是因為什么?
中國與美債
截至2024年5月,美國未償還的公共債務總額已經達到了34萬億美元左右。這相當于美國GDP的137%以上,也就是說,按人頭算的話,等于是每個美國人都背負了約11萬美元的外債,放眼全球這么多國家,這都是極為罕見的。
也正是因為巨額的債務,才引發了人們對美國償債能力的懷疑。盡管歷史上的美國從未發生過違約事件,但預防性的財政策略卻是非常有必要的。鑒于這種不確定性,我國選擇慢慢減少美債的持有量,也是為了避免未來潛在的金融風險。
另一方面,我國也是看到了近年來俄烏沖突、巴以沖突這些事件釋放出的信號:如果與西方國家有沖突的話,他們會因為這個原因隨便凍結他國資產??紤]到我國與美國在多個重要議題上都存在分歧,降低對美債的依賴自然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
而且現在的中國,正在努力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減少對美元資產的依賴,也是戰略的一部分。
雖然這些因素綜合到一起,使中國逐步減持美債,但考慮到美元依然是全球主要的儲備貨幣,完全清空美債幾乎不可能。
現在來說,美債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國際投資工具,能夠為投資者帶來一定的利息收入。對于中國這樣的經濟體來說,維持一定規模的美債投資也是很有必要的,特別是在全球經濟波動增大的背景下,美債提供了一個相對高收益的投資。
所以中國可能會繼續調整美債投資的多少,但完全清空美債可能性并不大。從長遠來看,這種策略更多是平衡風險與收益,而非簡單的增減。
美國的問題
前幾天,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突然亮相北京,這次行程馬斯克其實是有著特殊的目的。在中美緊張的商業氛圍中,馬斯克這樣的商業巨頭親自前來探路,顯然是希望為自家公司在中國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作準備。
實際是馬斯克此行也確實如愿以償,特斯拉通過了我國對汽車數據安全的四項檢測,這對特斯拉在中國的業務無疑是一個大大的利好。
由此也可以看出,只要顯示出足夠的誠意,就可能換來更為寬松的商業環境。這不僅為特斯拉在中國的業務鋪路,也為其他美國企業家提供了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中國市場巨大而開放,只待各國企業家的誠意合作。
特斯拉這邊風生水起,但美國國內的經濟社會卻不太樂觀。
據“商業內幕”網站報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美國富豪開始尋求外國公民身份。從科技企業家到娛樂明星,許多人都在為自己及家人制定所謂的“B計劃”。有錢人的嗅覺總是比較敏銳,他們的這些行動,反映出美國當前的國內經濟形勢并不樂觀,他們或許已經感受到了美國巨額債務所帶來的風險。
這么多的富豪轉移,其實才是美國政府的該關心的問題,與其繼續在國際舞臺上對中國這些國家進行打壓,不如回頭審視并解決自家的問題。在全球化的今天,單邊主義不僅效果有限,而且很可能適得其反。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合作與開放才是贏得未來的關鍵。美國如果希望保持其全球領導地位,就需要重視這些信號,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而不是對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