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東二環的房價是個話題,首開香頌安商二手砸盤,在售的第四代住宅天琴湖放出特價,下面就來聊聊。
天琴湖假特價
五一期間,中介刷屏,保利國貿天琴湖,部分樓層的房源,一口價任選,看上去又是一次大降價。
對于每次樓市的特價,經常是真真假假,最好就是結合數據看看:
從備案價對比來看,10號樓的特價,84折左右,11號樓折扣最高86折。
對于這兩棟樓,位于項目東側,項目最大的負面因素,就是前橫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即東2.5環的高架橋,配合第四代住宅的露臺定位,對于東端的房源,存在較明顯的噪音。
很明顯這些特價房源的負面比較突出,此時還有一個數據,項目的備案價:
項目全部樓棟都已經備案,從定價來看,樓棟均價在3.8-4.05W,其中大部分樓棟都是133、142的戶型。
可以說這個第四代的新盤,雖然宣稱改善,其實也僅僅是偏剛改的項目。
從備案單價來看,11號樓單價并不低,對比同樣戶型的靠西側的6號樓,甚至更貴。
至于10號樓,對比同樣面積的1、2、9號樓,價格并沒有太大差異。
綜上,通過簡單的對比,就可以發現這兩棟樓在備案價上,并沒有因為東側的高架,而拿到更低的備案價,所以目前的折扣,實際也僅僅是部分彌補了負面因素。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數據,就是項目此前的售價,借鑒中指的成交價做個參考:
從下面上市以來,市場的成交折扣基本在9折左右。
此時再去比對,五一所謂的特價,部分還是低樓層,僅僅是比之前成交,多優惠了5%。
綜上,通過數據對比分析,其實就能發現,所謂的任選,也僅僅是數據包裝下的產物,對比周邊的不利因素,實際的力度并不算大。
對于這個項目,順便聊聊去化率,項目最早領證的樓棟,去化率都達到80%以上,其中西側樓棟的去化率遙遙領先,很明顯高架的影響對于購房選擇還是較大。
從項目去年領證開始,走勢很好的反應了市場,高開低走,開盤連續多月,網簽在30套以上,后來開始降溫,今年每月僅10套左右。
所以通過這個數據,再加上目前高架建設啟動,只能說真正的折扣預計不遠了。
核心區二手真降價
對于東二環,當初市場只認可泰禾商圈,這也是前幾年樓市漲價最兇猛的地方,其中次新二手成交突破4W,成為一大熱點。
去年開始,以保利香檳和香開新城為首的,出現較大幅度降價。
配合前橫路以東,靠近3環的二手同樣降價,對于整個東二環,也就剩下金尊府、融僑悅城這幾個高價盤最堅挺。
從近期數據來看,這幾個高價代表,也降價了。
融僑悅城:近期成交一套,67平,精裝中層,單價3W,總價203W。
同樣的戶型,在去年成交一套,單價高達3.9W,總價266W。
在不考慮精裝和樓棟的差異下,相當于這個戶型降了9K,總價少了60W,一年時間降幅23%。
對于融僑悅城小戶型的降價,很容易聯想是否和保利香檳那些一樣,因為劃片要求提前三年,市場流動性減弱所致。
看看項目價格更高的復式產品,近期沒有成交案例,以掛牌做個參考:
136平米:中層毛坯,3.45W,2022年掛牌至今
109平米:中層毛坯,3.62W,2022年掛牌至今
2021年成交的一套108平米復式,高層精裝,單價4.4W,總價483W。
很明顯,項目非剛需的戶型,在掛牌市場也已經跌破4W,這些掛牌2年以上的房源,目前3.5W左右,實際成交預計更低。
如果以這樣的數據做參考,很明顯東二環的次新代表,融僑悅城,不管是大戶型還是小戶型,其實已經默默的降了不少。
至于旁邊另外一個和悅城一樣高架的金尊府,數據同樣如此:
72平米:高層精裝,掛牌3.16W,2023年掛牌
111平米:高出毛坯,掛牌3.5W,2020年掛牌
2021年最高的成交一套,低層精裝,單價4.6W,總價536W。
簡單的對比,同樣的戶型,3年時間,已經跌了1W。
分析:對于天琴湖的假降價,東二環核心區最頭部的次新,很明顯才是真降價了。
從源頭分析原因,小戶型降價,三年劃片讓流動性減弱,高單價的兩房產品,對于市場而言吸引力太低。
至于大戶型產品,配合此前4W+的單價,總價高達450W以上,實際的產品根本禁不起推敲,這個價格算是剛改或者改善起步。
實際戶型,比如金尊府的111平米,兩房朝南,其中一個還是暗衛,不說金尊府,第一眼可能很多人覺得是安置房的戶型。
至于目前新盤市場常說的改善標志:起步門檻,梯戶比、大面寬布局等,這些項目基本都達不到。
這些高價次新,當初定位就是偏剛需的產品,當初養云那些改善價格還有差異,如今周邊比如天琴湖,450W就能買一個第四代精裝。
很明顯這些剛需盤里面的假改善房源,實際的吸引力也在下滑。
盤點總結
對于東二環,這幾年的發展已經朝著晉安湖進發,這幾年泰禾商圈的熱度也在下滑,當初這個區域,依靠泰禾+榕博+地鐵4號線+近市中心的定位,配合漲幅巨大,成為板塊熱點。
實際近2年的表現,泰禾商圈在房企暴雷后,運營管理跟不上,榕博+晉三在中考的數據也略顯一般,當初的高熱度配套在逐步降溫。
主打地緣+外溢需求的區域,在近期鼓臺啟動供應后,吸引力也很難在維持。
除此之外就是購房群體,東二環這幾年供應沒有斷過,配合火熱的市場氛圍,這里除了地緣外,不乏投資客。
在樓市降溫后,一個區域的人流其實是非常核心的要素之一。
對于東二環,特別是化工路以北,開發殆盡,大部分樓盤也都已經交房,但是實際的人流,從目前表現來看除了泰禾商圈外,鶴林公園以東都稍顯一般。
近期鼓臺新盤逐步面世,即便高工等售價豪宅定位,但是不少純商盤,定位均價依然在4.5W左右,配合部分改善起步的門檻,實際的購房總價對比當初東二環核心區的高價二手。
很明顯在沒有太亮眼的配套彌補下,對于外溢的需求也在減弱。
當板塊最耀眼最頭部的樓盤開始價格松動后,對于一個板塊而言,后續的市場會變得很脆弱,上下游的傳遞遠比想象來的快。
上一個例子,就是高新區,那個天花板樓盤-中海寰宇天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