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德科
如果按目前的態勢,今年全國房地產10萬億的市場規模,怕是保不住。
今天(2024/6/17),國家統計局照例公布了房地產月度數據,1-5月份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額35665億元,同比下降27.9%。
僅僅只有3.5萬億左右。都快要半年了,還僅僅只有3.5萬億左右。大多數人的共識是哪怕中國房地產市場再不景氣,哪怕再跌跌不休,一年10萬億的市場規模還是會有的——10萬億是一條牢固的底線,不太可能會擊穿的。
但現在,恐怕有些堪憂。5月份出了不少政策,但單月銷售量(僅7598億元)并沒有出現大幅提升,仍然沒突破1萬億元。如果照著這種態勢發展,10萬億的市場規模怕是保不住。
◆2024年全國商品房月度銷量
但不至于那么悲觀。首先,6月份的銷售量肯定會大幅提升,一方面各大房企會在6月份花大力氣去做半年度銷售業績的沖量(加大促銷力度),另一方面「5·17樓市新政」的政策效用會在6月份到達最大值。
那么,過完6月份呢?如果過完6月份沒有新政策加碼,那么市場大概率又將歸于沉寂,銷售量又將大幅下滑。幸好,決策層對此已有清醒的認識。前些天(2024/6/7),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繼續研究儲備新的去庫存、穩市場政策措施」。
但愿救市政策能夠切實從「被動應對」走向「主動出擊」。畢竟,本輪房地產困境自2021年下半年爆發以來,救市窗口期已被一再貽誤。
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額的巔峰年份是2021年,超過18萬億。當然,現在幾乎沒有人指望能回到18萬億的水準,但如果「一年10萬億的市場規模」這條共識被擊穿,那么整個社會還將付出更多代價。
此刻,我們更容易想起兩段話。一句是來自廟堂之高——
2023年1月17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達沃斯論壇上用「456」來說明房地產的重要性:「與房地產相關的貸款占銀行信貸的比重接近40%,房地產業相關收入占地方綜合財力的50%,房地產占城鎮居民資產的60%。」
另一句是來自江湖之遠——
2024年4月3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在談論中國消費者信心時談到了房地產:「首先,房地產市場低迷帶來了節儉效應。平均而言,房地產價格已經下降了30%。在人們的資產中,很多財富都與房地產捆綁在一起,當房價下跌時,他們就會感覺自己不再富有,所以想要存錢,減少消費。」
所以,保衛10萬億,防止「一年10萬億的市場規模」被擊穿,保衛的不止是房地產,更是金融、稅收、消費、家庭資產、建筑業與制造業的生產訂單等等領域的市場信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