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地進入第三年,青島土拍市場已經(jīng)滑落到?jīng)]眼看:7月29日發(fā)布的2024年第三批次供地清單一共只有4宗地16.63萬㎡的建筑面積,相比2021年765萬㎡建筑面積的最高值,下跌幅度超過97%!
倒打了一個97折。
彪悍的數(shù)據(jù)不需要解釋,只需要思考:樓市是不是要死了?
如果死不了,那么越慘的時候就越接近底部。
來看一看,上周青島樓市發(fā)生了哪些事。
1、吹吹打打的膠州樓市!
寶佳雲(yún)湖甲第漲價、熙元府日賣百套,最近膠州樓市的高端住宅突然招搖起來,熙元府還專門搞了個推薦會,膠州市副市長帶著有司的一堆負責人參會助場,不敢說鑼鼓喧天,吹吹打打是沒跑了。
反擊號角是要從膠州響起了?還是有什么秘而不宣的新風向?
2、石老人北28公里是哪里?
市場不好拼創(chuàng)意,但什么是好的創(chuàng)意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往大了說文無第一,往小了說,破鍋也有破鍋蓋,有人喜歡就是好的。
比如青島的這個項目,清新脫俗的用“石老人北28公里”來描述自己,我就覺得挺有意思,因為忍不住會去想:那是哪里呢?
創(chuàng)意就是項目的入口嘛。
3、跨海鐵路近期基本沒戲!
去年5月 ,一份《青島市交通運輸局膠州灣過海鐵路研究采購需求公示》引來無數(shù)遐想,說明跨海鐵路開始前期研究了。
民間研究家們從各個角度論證了跨海鐵路對于青島的重要性。
呼聲太高,逼得有司也出來回應了,青島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袁海波7月30日做客民生在線時明確表示,論證研究是真的,也準備在西海岸新設(shè)鐵路車站,但是目前都僅僅是研究,還沒有納入國家鐵路有關(guān)規(guī)劃。
也就是說,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跨海鐵路基本沒戲。
4、嶗山海軒府有多少故事?
如果講一個故事放一顆沙子,海軒府能把嶗山變成撒哈拉。真的,江湖上沒有它的房子,卻到處都是它的傳說。
這塊地最早出現(xiàn)是2019年底,當時澳柯瑪與藍光準備聯(lián)手拿下,后來因故兩次宣布終止出讓。坊間傳聞是有品牌房企加入攪局,其中就包括實地。
后來調(diào)整為協(xié)議出讓,終于在2020年底被澳柯瑪和藍光拿下。
轉(zhuǎn)過年來藍光爆雷了,接盤的日照朗致也沒干多久。幾年下來,這個項目就活在在各種傳聞中,工地上了無生氣,飯局上竄來竄去,是這個項目的真實寫照。
包括最近傳說要有青島國資接手,增資公告都發(fā)了。
希望這次能真的把房子弄好賣出去,而不是又在飯局上竄一竄。
5、大道至簡的遠洋繁花里!
坊間普遍估計青島新都心板塊的繁花里項目首開業(yè)績不會差,據(jù)說現(xiàn)場看房的人摩肩擦踵,快擠成了一鍋粥。
這個項目的前身七色堇,賣得那叫一個艱難,怎么改個名字就時來運轉(zhuǎn)了?
跟時運無關(guān),完全是價格原因:繁花里均價2.1萬/㎡,一站之隔的金地華章要3.8萬。
渾身都是缺點又咋樣,架不住低價遮百丑,只要價格落差足夠,所有的缺點都能邁過。
樓市銷售,大道至簡是低價。
6、國企員工討薪被嘲笑!
青島北岸控股集團的一名員工在城陽政務網(wǎng)上討薪,據(jù)稱拖欠工資近一個月,還不了房貸影響征信。
招來社交媒體上一堆奚落,有人說才拖欠一個月不叫事,也有人說國企員工的承受能力不行,更多的人則告誡說:踩到一只蟑螂就尖叫,往后的荒野求生怎么辦?
國企未來也會遭遇荒野求生的困境嗎?
不好說,尤其是側(cè)重于房地產(chǎn)的國營城投公司,市場下行的浪潮撲過來的時候可不管企業(yè)性質(zhì),國企一樣會深陷泥潭。
北岸控股就是這樣的公司,在城陽開發(fā)過北岸綠茵城、北岸華府、北岸雅望等多個樓盤,最近不太順,以2.9億元賣掉了旗下青島北岸陽潤置業(yè)有限公司90%的股權(quán)。
這些年民營地產(chǎn)公司員工經(jīng)歷的那些糟心事,會不會一一發(fā)生在國企員工身上,誰也說不好。
編輯:周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