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涔汐
我身邊曾經有一個在一線扶貧的工作人員,跟我反饋:
有些人窮啊,真的是讓你生氣,你給他蓋了房子,他還想要樓房,你給他蓋了樓房,還想讓你給他配個媳婦。
其實這讓我想到扶貧覺醒之作《天道》。
汐粉們特別愛看我剖析天道,今天我跟大深度剖析為啥有些人一輩子窮。
扶貧先扶志,拒絕等靠要
我們看《天道》劇中,丁元英發現了一個現象:
王廟村的婦女不常干農活,經常往教堂跑,以求上帝保佑發財。
這個片段其實反映了當地村民等靠要的思想。
他們知道自己窮,但是又不想通過自力更生的方式發財致富,下到沒有文化的村民們,上到有點兒小文化的葉曉明和劉冰都指望青天大老爺,高人救助的思想。
其實從骨子里他們就沒有:
我的命運我做主,自己動腦去思考,雙手勤勞致富的觀念,他們有一個共性遇到問題只知道找高人,不會深度思考找出路。
骨子就是等靠要的窮思想。
扶貧先扶志,扶起自立自強的之志。
總想占便宜,不肯付出
其實通過王廟村還有劇中幾個村中人物,我們發現一個現象:
很多人只想得,但是不想舍,不想付出,不想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
從劉冰、葉曉明、馮世杰參與入股創業,又因為商業風波,還沒有結果的情況下,倉促退股,其實就能看出來,此三人無法真正改變自己的命運。
世界上萬事萬物是能量守恒的。
哪里有既要又要還要的事兒,既要沒有風險,又不需要承擔責任,不用付出,還能獲取很大收益的事兒。
收益和風險以及責任是成正比的,你承擔的責任和風險越大,付出的越多,才能有與之相對應的收益。
劉冰和葉曉明眼紅歐陽雪翻身成為大老板,妒忌肖亞文不費工夫直接摘取果實。
但他們何曾想過當初這2位女子誠惶誠恐,擔憂面臨失敗的官司將要賠償損失的風險?
萬事萬物講究能量守恒,哪里有貪得無厭,既要又要的事兒,什么叫心窮,就是既不想付出,還想得到更多的強盜思維,弱勢文化。
小精明不如厚道
我們看《天道》整部劇,會發現沒有一個“笨人”,一個比一個精明,算盤能打到你的臉上。
馮世杰用笨拙的方式結緣丁元英,目的是助村民發財致富,順便自己搭上順風車奔上致富大道。
葉曉明是為了讓自己升級為企業經理而入股。
劉冰像狗皮膏藥一樣硬貼上丁元英,為了從底層翻身。
哪怕去王廟村轉一圈,我們發現沒有一個“笨人”,都會打自己的小算盤。
但只有歐陽雪壓根沒有考慮過通過此事自己發財致富。
她雖然是名頭董事長,但是投入的資金那可是真金白銀,她只是為了幫助丁元英避險,成了避免丁元英和王廟村沖突的一個棋子。
但是她心甘情愿當這顆棋子,她說:只要能扶貧,我也算積德了。
她壓根沒有思考過自己賺錢,但最后恰恰是她賺到了錢。
其實從這部劇我們會發現天道規律是反著來的,你越為別人著想反而得到,你越想著自己反而不得。
哪怕最后打上致富車的馮世杰,也只不過當初為了保全村民的設備的發心,而反過來成就了自己。
其實前前后后丁元英只是扮演了上帝的角色,剩下的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發心走,至于結果那都是自己曾經種下的因。
先富腦袋,再富口袋,不富腦袋就富不了口袋
這部劇中,丁元英根本就不是為了幫助王廟村致富。
他只不過是借助跟樂圣的官司引發輿論對貧富根本的討論。
當世人因此討論,覺醒覺悟到貧富根本的時候,這便是真正送給芮小丹的禮物。
在他眼里真正能幫助人脫貧的首先是覺醒覺悟的思想。
這也就是為什么丁元英引導芮小丹學會去扒拉靈魂?
讓人覺醒覺悟,這是功德,是價值,是意義。
其實從扶貧引發的轟動我們看到:
王廟村窮的根本在于思想的貧窮,也就是弱勢文化。
而扶貧核心首先讓這里的人思想先富裕起來,這就涉及到非常關鍵的領域“教育”。
強勢文化是啟發人覺悟覺醒,自己種瓜得瓜,自己種豆便得豆,而并非青天大老爺掌控人的命運的文化。
得救之道在哪里?在每一個自己的手里,不在別人手里。
其實由王廟村我也看到:
很多人喜歡當思想上的懶人,表面上看起來忙忙碌碌,只不過看起來勤勞,不一定能改變命運。
而真正改變命運的核心在哪里?
在于你從心靈深處覺悟到天道的規律,順應天道,才能快速改變命運。
作者簡介:張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頭發雖長見識不短,深度剖析復雜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職場的認知大坑,歡迎關注@我是涔汐,公眾號(id:zhangcenxi99),一個讓你增值的地方,個人微信:zhangcenxi99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