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鑒棠,廣東肇慶人,1956 年 5 月出生,是當代中國著名山水畫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國寶級藝術大師,中國高級工藝國畫美術大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房四寶制硯一級藝術大師,全國藝術楷模,中國東方藝術研究員,世界非物質交化遺產研究院特邀院士。現為:中國文化商會理事、中國楹聯學會書法藝術研究會副秘書長、國際文明論壇藝術交流組委會特聘委員、美國華美商會國畫藝術名譽顧問,肇慶市西江畫院院長,肇慶市星巖書院副院長他自小對美術十分感興趣,師從嶺南畫派大師黎雄才、李國華以及梁弘健先生后,從此以超脫世俗之心熱切美術研究,熱愛中國畫創作,于是作品琳瑯滿目,在國內多家大媒體相繼報道,即使到國外,仍然熱心宣傳民族文化、中國畫藝術,多次成功地舉辦畫展進行藝術交流,因此成就卓越在中外知名度極高,獲獎數不勝數。
松山多正氣,玉瀑盡毫情——記著名畫家馮鑒棠
峰峽冠雄幽,山水泊哲思。作山水是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過程,能作山水奇觀者必是丹青文化古今相傳的雄才。當代著名畫家馮鑒棠先生深諳為山水立骨傳神的畫道,創作山水格調高雅,格局磅礴。以雅腴靈秀,蒼潤渾然的畫風,稱譽畫壇。其筆墨深具煙云縹緲,泉瀑洗滌之致,不以筆害形,亦不以形礙筆,筆與畫相益,作天人合一之景觀,云嵐出岫非有意,流水下灘是自然!縱覽其山水佳作,可謂皆是自然天成,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觀賞先生的山水,其用筆毫無擱筆斷續之跡,作主峰危立,善大筆勾勒,運筆滑暢,一氣呵成,絕無筆病。再觀其松石米點,大有沾筆一次點完一叢之形勢,短線結組有序,頓挫有效,毫不松懈。中國畫以線造型的功夫,被先生表現得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畫面中的重山復嶺,可以集線成面,如若鋼打鐵鑄,為山水立骨,此為典范。筆力雄渾,足以彰顯百尺懸瀑盈天而下不可阻擋的氣勢,無論是全局結線還是細膩點皴,盡是先生背臨映寫的自然結果,頗有性靈散發,抒我胸懷的情緒感,自然是筆寫神韻寸土必爭,空無留白玄妙機鋒!
山水之作,重在用墨,用墨凡俗,則山體不靈,反之則見神通。細賞先生的山水用墨,以水為道,以墨為器,水分調節相當精確,多一分則濕,少一分為躁,不多不少是蒼而潤的意象。隨意縱橫,信筆點染,濃淡干濕,盡情鋪陳,墨色水韻完美融合。積墨時可達十幾層,不會一踏糊涂,層次分明,黑中有亮,勁有寫逸,再賦以淺絳青綠,色不礙墨,墨不礙色,把西峰崢嶸噴流泉,東崖復沓蔽輕霧的情景,表現得蓊郁淋漓氣勢磅礴。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松樹的筆墨墨上,他從古典之法入手,又參意當代造型的立體感,枝如虬龍蜿蜒,葉如鐵針勃勃,使得畫中的坡松皆有濃密茂盛的氣質韻味,又不乏鳳尾梢卷之勢,縝麗豐潤,蒼翠華滋,這種獨有法度的松韻塑造,是其山水多有芊綿意象的支撐,法不欺人,功不欺世!
縱覽先生的山水作品,把三遠之法調節的相當和諧,高遠山勢聳立,上突危峰,下覽深谷,云山共高下。平遠隨深遠,近處松杉崖巖相襯,令人心搖目斷,神追三山之巔。遠山云霧氤氳,虛實相映。空間層次豐富,可以心泊其間,忘我暢神。溪水潺潺,揚氣騰波,重山復嶺,氣勢嵯峨!從先生的山水畫中,可以看出他對山水的南北兩宗的兼收并蓄,博觀約取已經擺脫了流派的束縛,走上了師造化悟真訣的境界!
山中一夜氤氳雨,樹杪松木百重瀑。當今的山水,范式作品太多,臨畫唯以粉本為上,這是山水缺少性靈的原因。先生作山水,知范式得不拘于范式,創作的主動性特別強,游覽真山真水,把真實的視覺經驗提煉成山水的文化氣韻,寫意重巒迭翠萬壑爭流,表現云蒸霞蔚草木蒙茸,自然是舉重若輕,駕輕就熟。山映斜陽天接水,雅俗共賞大手筆!
著名書畫評論家 林智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