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胡不喜編輯| 車卯卯、劉奕然
一條女性獨立的道路
百年前,東北作家蕭紅曾感嘆:“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在帶有自傳色彩的《呼蘭河傳》中,她提到自己母親和祖母時,時常帶著苦味。
時過境遷,得益于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和教育普及,女性地位不斷提高,成長于呼蘭河流域的東北女性,已然變了模樣。
廣闊的東北平原
在一年中有四個月都飄雪的黑土地,生命力和勇氣像是火種,能點燃的不僅僅是爐灶,還有女性的堅韌力量。
35歲的單親媽媽,決定回村
35歲的趙秀明,是從呼蘭河流域成長起來的女人,冰天雪地的黑土地似乎天然給予這里的女人意志的獨立與強大。
在村里從小干農(nóng)活的她,習慣把頭發(fā)全都扎起來,拾掇得十分利索。同樣利索的,是她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三年多前,她在快手發(fā)布的第一條視頻寫道——
“女孩子學開車不是多喜歡車,而是想去哪里不用麻煩別人,副駕駛雖然舒服,但手握方向盤更踏實。”
三年多前,明明姐在快手發(fā)布的第一條視頻
三年過去了,趙秀明擁有了另一個身份——明明姐,這是150多萬老鐵粉絲對她的親切昵稱。如今,這位樸素的農(nóng)村女性,正用她的力量改寫自己的命運,也綻放出一個新時代農(nóng)村女性的絢麗多彩。
“我希望讓東北的好產(chǎn)品被更多人看到,讓家鄉(xiāng)好產(chǎn)品走出去!”今年8月的一場直播,她的單場GMV突破1000萬,成為黑龍江綏化小城的新“傳奇”,成功帶火了包括海倫豆油、綏化面包、嫩江鹵鵝、哈爾濱紅腸等多個東北特產(chǎn)。通過短視頻和直播,明明姐正在讓黑土地的美好,被更多人看見。
但故事的開頭,并不盡如人意。
2022年1月4日,是小寒前一天,黑龍江省綏化市望奎縣的氣溫低至零下三十度。這樣的天氣,東北人習慣縮在自家炕頭上“貓冬”。
明明姐對這個日子印象格外深刻,那是她外出打工多年后,終于再次回村的日子。那年,她即將步入35歲。
2022年1月4日,明明姐第一天回村
人生,似乎也從此分成了上下集。故事的上集,是離婚負債、單親帶娃、異鄉(xiāng)打工……而下集,是她擺攤創(chuàng)業(yè)失敗之后,毅然選擇帶著現(xiàn)在的丈夫“四哥”一起回村,重新開啟生活。
回村,是退路,也是心心念念的愿望,“太希望能和爸媽還有孩子待在一起了。”
盡管因為沒錢,她回村買的是1萬塊的“破房”,屋外寒風呼嘯,平房也四處漏風,但當蔚藍的天空下,乳白色的炊煙裊裊升起,「家」的意義,在這一刻具象化。
0策劃,她把這隨手拍的視頻發(fā)到快手上,卻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收獲了百萬播放量,粉絲數(shù)也從0漲到了2000。“不如用短視頻創(chuàng)業(yè),我給了自己一年的時間試一試。”
就這樣,和當年為了還債孤注一擲跑去600公里外的陌生城市一樣,她全心做起短視頻來。而這次不一樣的是,身邊圍繞著愛人、家人、鄰居和朋友,她不再孤軍奮戰(zhàn)。
明明姐的視頻,記錄著村里簡單而美好的生活
修整房子時,鄰居二大爺親自監(jiān)工,盯著屋里的燒灶坑和取暖,旁邊家小媳婦時不時也來搭把手,一個早上能連續(xù)迎來幾波人。
冬去春來,房子和小院慢慢成型。院子里的故事,也逐步從最初的小兩口甜蜜日常,到四口之家的幸福時光。如今,這個小院已承載了更多鄉(xiāng)村親友的歡樂、團結(jié)與善意,如同一版現(xiàn)實里的「令人向往的生活」。
濃濃的人情味兒,是鄉(xiāng)村給予漂泊者的慰藉,賦予「回家」兩字以真切。
明明姐的視頻里,鄉(xiāng)村生活簡單而溫情,消解遠在異鄉(xiāng)者的鄉(xiāng)愁,讓人回歸「家」和「故鄉(xiāng)」,常有粉絲留言:“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很純粹的快樂。”
蝴蝶扇動了村莊的新風
動容的,不止是遠方的粉絲。小小的村莊,也在改變著。
明明姐的老家望奎縣,是藏在大興安嶺南麓的小城,也是綏化市下轄十個縣級行政區(qū)里,面積最小的縣之一。呼蘭河蜿蜒流轉(zhuǎn),如一條玉帶,將這里與綏化市隔開,通肯河、努敏河、克音河同時滋養(yǎng)著這片肥沃的寒地黑土。
由于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為主,截至2023年,望奎縣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兩萬元左右,大部分年輕人外出務工。明明姐的老家?guī)m頭村,常住人口只有2000人上下,留下的多是老人。養(yǎng)豬、養(yǎng)牛、種玉米,是村里人的主要生計。
莊稼地過去是村里人的全部指望
最初,村民們并不理解明明姐在做什么,大家都在忙著下地開墾、養(yǎng)豬養(yǎng)雞,她卻像個“蝴蝶”一樣,在田間地頭都在舉著手機拍攝。隨著粉絲增多,并在粉絲鼓勵下開啟直播帶貨后,“靠手機也能掙錢”的新觀念也進入了村子。
明明姐的大哥大嫂,是最早轉(zhuǎn)變觀念的村民之一。以種植水稻為生的他們,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起早貪黑,土里刨食,但因為沒有銷售渠道,辛苦種出的東北大米,卻可能賣不上價,甚至賠本。
2023年的糧食豐收季,在妹妹的勸說下,夫妻倆第一次嘗試把稻米搬進直播間,卻引來五湖四海的粉絲購買。一場直播,便賣完了一倉庫的大米,給了小村子一個巨大的震撼。
那一年,種地多年的大哥大嫂第一次沒為大米發(fā)愁,“這么好的新米,可算都賣出去了。”
?一望無際的稻田
借由明明姐的線上東北“小賣部",廂蘭頭村的田間物產(chǎn),得以被外面的人看見。“不敢說哥哥會賺什么大錢,但最起碼一年辛苦到頭,不會賠。”說到這里,明明姐底氣十足,這種帶動家人鄉(xiāng)親共富的踏實感,是短視頻和直播給她帶來的成就感。
生在東北,長在東北,明明姐愛著自己腳下的土地,也主動向粉絲推薦來自東北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綏化的老面包、海倫的豆油、嫩江的即食鹵鵝、哈爾濱的紅腸,一樣樣東北特產(chǎn)被她搬上直播間。
明明姐在直播間推廣家鄉(xiāng)產(chǎn)品
在一次直播中,當推廣起綏化老面包等家鄉(xiāng)特產(chǎn)時,明明姐十分動情:“這個面包我們當?shù)睾⒆訌男〕缘酱螅瑢嵈驅(qū)嵉挠昧希焚|(zhì)非常好,我非常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綏化當?shù)氐暮卯a(chǎn)品。”
在她眼中,如果能讓東北的好產(chǎn)品更多人看到,產(chǎn)業(yè)能發(fā)展起來,就能帶動更多人就業(yè),像她這樣的“東北孩子”就不用在外漂泊,大家能回到家鄉(xiāng)發(fā)展,在家門口實現(xiàn)美好生活。
真性情的她,不斷用真誠吸引粉絲,快手社區(qū)的老鐵們也給予了她力量。“大部分快手用戶,都是特別有人情味的,就是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他會鼓勵你,當你好的時候,他會希望你更好。”
明明姐感慨道,是老鐵們的善意與信任,支撐著他們長期記錄生活,逐步探索新的事業(yè)版圖。比如,她首次踏足直播電商,即便當時粉絲體量不大、議價能力欠缺、預熱物料有限,單場銷售額卻做到150多萬。
直播帶貨讓明明姐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她也開始試著去幫助更多的人。2022年起,她積極投身公益,助農(nóng)、助學、捐款、救災一樣不落,獲得了政府辦頒發(fā)的“愛心企業(yè)”、“鄉(xiāng)村振興帶貨官”等榮譽,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社會責任感和家鄉(xiāng)情懷。
2023年黑龍江大水時,明明姐帶著家人捐物救災
“能貢獻自己的一點社會責任,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盡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作為主播,我也希望承擔起應盡的責任,通過自己去影響粉絲們,讓更多人投身于公益事業(yè)中。”人與人之間善意的正循環(huán),是明明姐和粉絲之間心照不宣的默契。
更多的她們,閃耀出蓬勃力量
在廂蘭頭村,「奇跡」不止一個。
“第一個螃蟹很難抓,很扎手。”但明明姐啃下了這塊硬骨頭,也為親友們探明了路。在她回村一年多后,她的表姐桃紅姐在家人的鼓勵下,來到望奎老家向表妹取經(jīng)。“因為父母年齡大了,想一邊記錄生活,也可以照顧父母,做起來了也多了份工作。”
而明明姐也毫無保留地提供幫助,選題、策劃、拍攝、運營……“獨木難成林”“眾人拾柴火焰高”是她最樸素的想法,除了表姐,還有鄰居燦燦、95后學員王大寶、弟媳婦娜娜……
走出去的人回來了,留下來的人也有了新奔頭。廂蘭頭村逐漸擰成了一股繩,孵化出了「大家庭」般的賬號群。不論是75后、80后,還是85后、95后的女性,都能在全新的舞臺上,閃耀出屬于新時代農(nóng)村女性的蓬勃力量。
不止在綏化,更多傳奇故事在這個時代發(fā)生。
在綏化200公里外的小城伊春,從四川遠嫁而來的王北四,也將農(nóng)產(chǎn)品搬進了快手直播間。她挽起袖子,麻利地干著農(nóng)活:安置大棚膜布、起鍋燒油鹵豬肘、熬驢皮做阿膠……短短一年,幫助當?shù)鼐r(nóng)賣了十萬斤木耳。
長白山腳下,90后森林姑娘劉佳寧,分享著山里的美景、美食、生活趣事。野菜、藥材、蘑菇、野百合、黑豬肉,成了直播間里的搶手貨。她找到了自己的廣闊天地,還帶著鄉(xiāng)親們一起提高了收入。
堅韌的東北女性,凝聚成閃耀力量
短視頻、直播的興起,讓生活在這片黑土地上的女性有了新機會。越來越多的她們,拿起手機,記錄生活,推廣家鄉(xiāng)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走出了女性獨立的道路。
有時,明明姐也會暢想將來要在家鄉(xiāng)建設自己的工廠,讓年輕人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到那時,這片凍土將不再沉寂。
結(jié)語
紀念女性主義先驅(qū)波伏娃的一部紀錄片中說道:這個人物吸引我,是因為她的自由,是因為這個女人選擇了真正地去生活、去愛。
當巴黎奧運會緩緩升起的女性主義雕像被世人視作旗幟,而在8000公里外的黑土地,生活于此的更多農(nóng)村女性們,雖然無法具象女性主義的詞匯和定義,但她們用自己真誠和勇氣去實踐了女性獨立的道路。
目前,明明姐已經(jīng)拍攝了860多條視頻,擁有了155萬粉絲。回想兩年前回村的那個寒冷的冬天,輕舟已過萬重山。
當初那條記錄開車的生活視頻,早已被淹沒在了主頁里。可是依然有粉絲,會在睡不著的夜晚,翻出這條視頻,反復回看。她們將這里當作和明明姐相遇的“界石”,打卡留言。
有人在評論區(qū)重復著寫下:“副駕駛雖然舒服,但手握方向盤更踏實。”這些平凡的女性,在遙望明明姐時,也在默默鼓勵著自己,攥緊生活的主動權(quá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