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東區的改善盤,當初兩大代表盤,最近都有額外的新聞看頭,其中的價格走勢也差異較大,下面聊聊。
桂語映月
2020年,綠城以樓面價2.5W拿下五里亭地塊,觸發限價+競配900平公租房,房企順應當時的潮流,打造改善盤,項目分成AB區。
2021年項目領證上市,采取精裝上市,配合當時樓市小幅回暖,捆綁+加價不少,項目同樣采取額外加價的操作。
從備案均價來看:
項目整體備案均價在3.6W-3.7W,加價4K+,實際售價4W+。
當然也僅僅是針對一開始上市的那些樓棟,后來的價格也逐步回落,特別A區能看到廟宇的樓棟,去年也搞出部分特價。
如今項目已經交房,依舊有146套未售,去化率80%。
從庫存來看,大量房源在大戶型產品,其中樓王246平42套,177平67套,占比高達74%。
換言之,這個改善盤賣最好的反而是面積段更低的產品。
雖然項目價格一直下降,但是在二手市場,已經有掛牌出現,從掛牌價來看,也有不少低價房源。
從二手掛牌來看,有一套A區高層157平,掛牌價3.05W,從樓棟來看,房源主要負面就是能看到廟宇。
對于這個掛牌價,不管樓棟實際如何,最少這個價格,已經擊穿了新盤的售價。
簡單估計這套房源,備案價預計在3.6W左右,如果是當初第一批進場,可能實際購入價更高。
對比目前的掛牌,基本可以預計虧損5K左右,如果再套入常見的保本公式,虧損只會更多。
對于項目而言,剛交房就出現低價掛牌,這里面有何原因?
以目前網絡消息來看,部分媒體平臺,已經出現業主集體吐槽交房表現過差,比如燈光過暗、地下室漏水,公區減配等,還出現了業主在家掛橫幅等情況。
對于這個項目而言,綠城美的聯合開發,很明顯又是聯發開發的,互相甩鍋的局面。
從業主角度來看,基本就是盯上綠城,當時買這個項目基本也是朝著綠城多年的口碑去的,加上綠城在福州又拿地了,期望房企能有點公關意識,拿出誠意修改。
至于最終情況如何,目前也不得而知,只能說綠城這幾年在福州開發的項目,吐槽的也不少。
房企今年最大的關注點就是狀元地塊,面對在福州一蹶不振的表現,給出的信心是:非福州綠城,是浙江綠城。
從房企屬性來看:
確實是這個味道,只不過不管是哪家綠城,最終都是綠城集團的子公司。
只不過當面對桂語的維權時,給出這樣的說辭,多多少少缺失標桿房企的魄力。
至于后續狀元地塊的售樓部,是否會面臨桂語、以及其他項目的維權,只能說房企要多加注意。
改善盤分析
對于桂語映月,可以說是改善盤的典型,當初的定位較高,門檻面積段也不是普通的剛改盤,可以說是整個東區,面積段僅低于養云的改善盤,遠強于目前的天琴湖,譽湖等。
只不過交房后的表現,以及如今的售價,其實也在告訴市場一個情況。
改善盤,如果沒了品質保障,或者失去光環,那就只剩下大,大也就變成了流通的阻礙。
這幾年新盤有個特征:同一個區域,改善盤比剛需盤貴,同一個項目,改善樓棟比剛需樓棟貴,同一個樓棟,端頭大戶型比中間戶小戶型貴。
這里面原理比較簡單,改善盤部分配套公區投入大,改善樓棟位置較好,梯戶比優,端頭優勢強于中戶。
除了這些基本優勢外,越大越貴也成了新盤的主流定價標準。
這2年,樓市不好賣之后,其實可以發現新盤的公區、戶型等越來越卷,不說保建國這些主流房企,本土國企那些,在社區、大門、地庫上的投入,不少也都比較亮眼。
甚至部分也就是常規的剛需盤,但是實際的配套建設可能還強于前幾年所謂的改善盤。
如今這些改善盤,交房后沒了光環,加上部分區位在目前鼓臺核心供應后,基本毫無亮點可言。
此時的改善盤,也變得有點尷尬。
所以對于桂語映月,也不過是前幾年一批改善盤的一個典型案例而已。
改善盤所謂的保值,完全是基于供需+品質,一旦兩者都沒有,就會變得剛需夠不到,改善看不起的局面。
建發養云
對于桂語映月,最好的對標案例就是建發養云,項目作為板塊改善紅盤,做到短時間熱銷,二手交房給出的品質也不錯,二手成交也還算不錯。
近期一個通告,關于養云精裝整改的通報,頗有意思。
一個交房有些時間的項目,最終因為精裝整改拖延等問題被通報。(目前已經刪除)
這個蘊含的內容也顯而易見,福州這幾年交房的新盤,減配、維權的不少,未見一個通告出來,就如同桂語映月一樣,只能業主在那邊耗著。
反而市場看上去還不錯的養云,居然上了通告,只能說respect。
不知道,未來其他項目能否享受一下這種待遇?
海棠映月
既然聊了綠城,不得不提另外一個比較成功的項目,就是五四北的地鐵洋房-海棠映月,當時開盤熱銷,短時間清盤,目前二手也掛牌一段時間,整體的掛牌價也不低,都在3W以上。
當然目前二手平臺未看到成交案例,只有掛牌:一套中層、158平,單價3.06W,總價485W。
對比項目備案價:
對于這個洋房,價格有一定的波動,沿街的149平的單價較低,備案均價2.5W左右,158的樓棟備案均價在2.75-2.8W。
從這個二手的房源來看,大概率當時購入價在2.8W左右,對比目前二手掛牌3.06W,上漲2.6K。
3年的持有周期,換來10%的漲幅,實際不用計算,也是無法保本。
當然這種對比購入價上漲的案例,已經遙遙領先當時的其他新盤,畢竟這市場,沒有跌已經領先80%,漲了基本領先90%。
只不過項目還未成交,所以最終價格會如何也不得而知。
盤點總結
對于近期部分次新改善的交房表現,以及最終二手的掛牌表現,大部分也沒有了當初的光環。
如同維權業主描述的一樣,售樓部做的再漂亮,最終交付也并非如此。
只能說今年福州的改善新盤壓力非常大,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去化,以及保住品牌優勢,對于不少房企而言,也是壓力。
至于購房者面對所謂的改善盤,一定要評估清楚,是否房子越大,價格需要越貴。
要是這個房子徒有虛表,最終跌起來,也不會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