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還沒有分出勝負,未來局勢如何尚不明朗。但有一點幾乎是肯定的,那就是俄羅斯對上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
因為烏克蘭不僅僅是烏克蘭,在這場戰爭中,它的背后站著美國和英、法等歐洲國家。那么為什么這些國家愿意站在烏克蘭一邊?這恐怕與西方世界根深蒂固的“排俄”思想有關。
根深蒂固的“恐俄癥”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俄羅斯的社會精英們對歐洲都是十分“青睞”的。這是存在歷史原因的,因為自彼得大帝開始歐洲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模式就一直是俄羅斯的借鑒和吸收對象,因此精英階層一直都深受歐洲文化的影響。
換句話說,精英階層中大部分人看歐洲都是有濾鏡的,他們認可歐洲文化是有優越性的。這給俄羅斯帶來的影響就是拼命朝歐洲靠攏,希望與歐洲有良好的關系。
有句話叫越努力越心酸,俄羅斯在與歐洲關系上就是這句話的現實寫照。因為無論俄羅斯怎么做,歐洲的“恐俄癥”都根深蒂固,他們固執地把俄羅斯當做假想敵。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沖突或許需要從宗教說起。
俄羅斯的主流信仰是東正教,然而在天主教為主流的歐洲大陸看來這信奉東正教的俄羅斯人就是異教徒為了討伐異教徒,天主教自然是下了功夫的,但結果總是不如人意的,甚至俄羅斯的勢力范圍還在不斷擴張。
久而久之,關于俄羅斯的“魔幻傳說”就在歐洲大陸上生根發芽了。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俄羅斯是來自東方的惡魔,他們將毀滅整個基督教世界。而到了18世紀,俄羅斯的領土更是迅速擴張。1795年,俄羅斯聯合普魯士與奧地利將波蘭瓜分得一干二凈。
至此,它的國土面積超過了46萬平方公里,直接與西歐國家成了鄰居。如此一個龐然大物盤踞身邊,西歐諸國自然瑟瑟發抖,生怕自己成為下一個波蘭。
與此同時,俄羅斯的擴張在歐洲諸國眼里就成了之前“預言”的實現——俄羅斯就是要毀滅基督教世界、毀滅歐洲。歐洲一面警惕著俄羅斯的壯大,一面拼命詆毀著俄羅斯的成就。
從萊布尼茨到伏爾泰,歐洲各界領軍人物都對俄羅斯帶著偏見,他們稱俄羅斯是不懂文明的野蠻人??謶趾蛥拹褐?,歐洲大陸的“恐俄癥”更重了。后來再到蘇維埃政權的誕生,資本主義世界為主流的西方世界本能地恐懼著這個與資本主義背道而馳的政權。這下,“恐俄癥”是徹底深入骨髓了。
還是實力太強大
蘇聯的結局如何不必多說,和平演變之下,蘇聯四分五裂。按說這個紅色巨人已然逝去,西方世界的“恐俄癥”應該輕些了才是,但事實卻并非如此。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遺產,實力雖比不上蘇聯,但家大業大的它比起許多西方小國還是要好上不上的。
而美蘇爭霸結束,可世界局勢并非就此平靜無波了。美國坐在了世界第一的寶座上,并不想任何人來打擾。那么這時候它就必須拉攏小弟,比如歐洲諸國。
美國想要維持霸權就必須籠絡歐洲這群小弟,而要能籠絡好這群小弟就必須讓他們對自己有所求。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給他們壓力,讓他們知道跟著美國混才能在暗潮涌動的國際社會“活”下去。
什么樣的壓力是最好的呢?自然是一個共同的外部敵人。俄羅斯因為過去,天然的適合這一角色。因此,西方世界不愿也不能接納俄羅斯。否則好不容易拉起來的聯盟,極有可能因為缺乏一致的目標而變成一盤散沙。
此外,俄羅斯的能源對歐洲來說也是個心頭病。不進口吧不夠用,進口吧又怕有依賴——害怕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成為俄羅斯反制歐洲的一把利器。因此在能源市場上無法壓制俄羅斯,歐洲只好在其他地方想法子。
比如,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因此俄烏戰爭在某些角度上看,恐怕就是歐洲想法子想出來的產物。
總之,西方不愿意接納俄羅斯,說到底還是俄羅斯太強大。要是只是一顆塵土,自然不會有人在意,更不會有人針對??啥砹_斯卻是一頭北極熊,一爪子拍下來,西方世界還是怕的。因此,他們拼命想辦法給俄羅斯找不痛快,希望能讓北極熊滿身都纏上鎖鏈,再無殺傷力。
參考文獻:
[1]陶杰.西方為何仍不接納俄羅斯?[J].南風窗,2008(21):54-56. DOI:10.19351/j.cnki.44-1019/g2.2008.21.015.
[2]理查德·薩克瓦,楊輝.“政治的西方”與“政治的東方”——冷戰后俄羅斯與西方關系的根源[J].俄羅斯研究,2022(06):44-5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