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鳥資本
有“宇宙房企”之稱的碧桂園,財報再度延期發(fā)布。
8月30日,碧桂園(2007.HK)發(fā)布公告,指出進一步延遲刊發(fā)2023年度業(yè)績及寄發(fā)2023年度報告,2024年股東周年大會延期,延遲刊發(fā)2024年中期業(yè)績及寄發(fā)2024年中期報告,股票繼續(xù)暫停買賣。
此前在3月28日,碧桂園公告首次延遲刊發(fā)2023年財務業(yè)績。根據(jù)聯(lián)交所的規(guī)定,由于碧桂園無法于2024年3月31日或之前公布2023年度業(yè)績,自2024年4月2日起于聯(lián)交所暫停買賣(停牌),至今并沒恢復交易。
作為連續(xù)六年蟬聯(lián)銷售榜第一的千億級民營房企,財報再度難產的背后,碧桂園如何脫困是必須面對的難題。
01
面臨清盤
財務再度難產是意料之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正在推進中的債務重組依然無法全面落地。
去年10月份,碧桂園正式出現(xiàn)債務違約,隨后拋出了147億元境內債展期方案,并宣布正式啟動境外債展期。
公司引入了中金公司、華利安諾基擔任財務顧問,盛德律師事務所擔任法律顧問,隨后還再度引入畢馬威作為境外債務重組的主要財務顧問,共同協(xié)助債務重組。但目前境外債重組未見實質性進展。
今年2月27日,碧桂園的債權人正式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對碧桂園的清盤申請。根據(jù)碧桂園的公告,公司的債權人建滔集團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盤呈請,涉及金額約16億港元。
香港的公司清盤,其實就是通常所說的破產清算,按照國際上通行的破產法,破產最主要分為破產重組和破產清算兩大類,破產重組意味著公司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而破產清算就意味著公司正式破產。碧桂園面臨的清盤,就是公司最終走向破產清算。按照香港的清盤程序,法院判決清盤之后,會委任清盤人來處理公司的資產和債務,清盤人將公司資產變現(xiàn)之后,按照法定順序清償債權人。債務清償完畢后,最終解散公司。
事后,碧桂園回應“本公司將極力反對呈請”,掌門人楊惠妍更是稱從未想過躺平,并在積極自救。
對碧桂園提出清盤的建滔集團,涉及金額約16億元,和碧桂園高達1.3萬億元的債務相比確實不算什么,碧桂園也公開表示清盤所涉及的債務占比很低,但這并不意味著碧桂園就不會被這筆“小”債拖到清盤。
被提出清盤呈請十多天后,碧桂園再次出現(xiàn)違約,境內債也出現(xiàn)問題。3月12日,其債券“H1碧地01”(原名“21碧地01”)到期未能支付全部利息。
對此,碧桂園回應稱,因銷售恢復情況不達預期,資金調撥承壓等原因,公司擬定于3月12日到期兌付的0.96億人民幣利息資金尚未全額到位。碧桂園再次回應稱正積極采取措施自救,以及推進債務重整與資產盤活。
境外債方面,碧桂園曾于2024年7月30日公告稱,針對公司的清盤呈請聆訊被延期至2025年1月20日。
雖然清盤申請的聆訊日期一再推遲,但碧桂園的債務問題依然嚴重,不得不再次申請展期。
9月5日,有消息稱,碧桂園擬對9筆境內債,尋求償付責任寬限6個月至明年3月,并制定新債務處理方案。公開資料顯示,上述9筆境內債分別為“16碧園05”
、“H1碧地03”、 “20碧地03”、 “19碧地03”、 “H1碧地04”、 “H1碧地01”、 “H1碧地02”、 “20碧地04”、 “16騰越02”,根據(jù)此前公告測算,9筆境內債規(guī)模合計近150億元。
02
暴跌72%
財報難產、清盤聆訊延期,被推上風口浪尖的碧桂園,面對困境依然積極采取措施自救。
今年1-6月,碧桂園累計交付房屋15.45萬套,累計交付面積1822萬平方米,范圍涉及29省178個城市,部分項目實現(xiàn)提前交付。
只不過,碧桂園2024年的交付計劃是48萬套,上半年交付僅15萬套,按照序時進度,完成進度僅為64%,下半年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惠妍在月度管理會議上表示,碧桂園下半年的首要重點工作仍是保交房,“窮盡各類資源保障交房,咬定青山不放松,打好保交房攻堅戰(zhàn)”。
可不可信確實不好說,畢竟許家印不也曾信誓旦旦地說過“我可以一無所有,恒大的投資人不能一無所有”。
另一方面,受市場預期轉弱、需求疲軟影響,公司銷售業(yè)績持續(xù)承壓。
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1-7月份,碧桂園權益銷售金額255.1億元,較上年1408.3億元,下降81.89%;權益銷售面積260萬平方米,較上年1851萬平方米,減少85.95%。
8月5日,碧桂園繼續(xù)發(fā)布了7月份未經(jīng)審核營運數(shù)據(jù)。碧桂園7月份權益銷售金額34.1億元,較上年120.7億元下降71.75%;權益銷售面積38萬平方米,較上年158萬平方米減少75.75%。
這進一步加劇了碧桂園在努力避免清盤時的困境。
03
0元估值
作為國內最大的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之一,碧桂園曾在2017-2022年連續(xù)6年名列銷售額頭名,然而即便是房地產巨頭,面對經(jīng)營困境、債務壓力以及融資“血庫”告急也束手無策,近期還被知名基金公司估值為0,歷史罕見。
今年4月2日,碧桂園因為推遲2023年業(yè)績公布而開啟停牌。截至停牌前,股票定格在3月28日的收盤價0.485港元/股,總市值135.7億港元。
此前碧桂園曾在2018年創(chuàng)下16.76港元每股的高點,之后便一路下滑至0.48港元每股,按最高點計算,碧桂園股價已經(jīng)跌去97%。
6月25日,中國綜合性資產規(guī)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匯添富基金,決定自6月24日起,對旗下基金所持有的“碧桂園”按照0港元/股進行估值。
匯添富,是中國綜合性資產規(guī)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而對一個制霸中國地產銷售榜長達七年時間的房企,直接估值為0,這放在歷史上也是開天辟地頭一遭,相當炸裂。
0元估值是什么意思?意味著基金公司經(jīng)過縝密評估,認為該股票存在較大的退市風險,如果股票退市,那么投資者可能會面臨重大損失。所以基金公司提前采取行動,通過下調股票的估值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這并非孤例。
2023年,同樣的情況也曾發(fā)生在陽光城身上。當時,陽光城被某基金公司估值為0,隨后在同年8月4日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此外,2022年8月,華安基金曾將中國恒大和恒大物業(yè)的估值下調至0.01港幣。
這些先例無不警示著:0元估值往往是公司陷入嚴重困境的征兆。考慮到風險,7月2日,恒生指數(shù)公司通告,碧桂園將被剔除出恒生綜合指數(shù)、恒生港股通指數(shù)等。
對于深陷泥潭的碧桂園而言,如今,要想茍活,既要抓還債,又要抓交房。但這兩手都要抓,在樓市蕭條、房價低迷下,談何容易。
※此文為翠鳥資本原創(chuàng)文章,未獲授權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