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刻發布GTi12 UItra之前,官方有推出旗艦級的GTi14 Ultra系列,其配置至高已達到酷睿Ultra9 185H,價格也隨之來到5300左右。而且可能是為了穩定性的緣故,該系列一直沒有推出準系統選項,這對于許多小伙伴來說實屬有些超預算。
現在零刻GTi12 UItra上架,僅是替換了CPU為酷睿i9-12900H,其余配置都無明顯變化,并且有準系統可選,售價相較GTi14 Ultra幾乎砍半,可謂是性價比爆棚。
同時,零刻GTi12 UItra也能搭配EX顯卡擴展塢,從而連接外置獨立顯卡,進一步提升整機性能,使得mini主機也能暢玩當下的各種3A大作。
那么實際的游玩體驗究竟如何呢?接下來我就找來一張RTX4070顯卡,借著《黑神話悟空》的熱度,聊一聊零刻GTi12 UItra的表現。
戰力齊天,直面天命
首先測試零刻GTi12 UItra搭配EX顯卡擴展塢在《黑神話悟空》中的表現,我們將畫質調至影視級+光追超高,分辨率1920x1080下,幀生成開啟,DLSS超采樣,平均幀數能有58 幀/秒。
將畫質降至高,全景光線追蹤設為中后,最終平均幀率可達到91 幀/秒,屬于完全暢玩,不會有任何卡頓。
打開游戲《暗影》,畫質調至最高,在1920x1080分辨率下,這套組合(左圖)的最終渲染分數為27851,平均幀率178幀;對比臺式機(右圖)上的分值,差距有些明顯。這是因為臺式機用的是酷睿i7-13700K處理器,輸在了CPU渲染值上。
在《CS 2》游戲中,EX顯卡擴展塢+RTX 4070顯卡,在1080P高畫質下能維持220至250幀左右,與臺式機上的差距并不大。
經由3DMark測試,臺式機在Steel Nomad項目中得分為3892,顯卡測試有38.92 FPS。
而在EX顯卡擴展塢中,測試成績3856分,顯卡測試同樣有38.57 FPS,可見兩者幾乎相同差異并不算太大。
再調用Time Spy Extreme模式,臺式機與EX顯卡擴展塢下的成績分別為8699和7779,對比后可看到顯卡分數差異并不算大,主要區別還是在CPU分數上。
通過以上測試,可以看到零刻GTi12 UItra+EX顯卡擴展塢+RTX4070組合,與常規的臺式機相比,顯卡的損耗幾乎可以忽略,僅在吃CPU的游戲中會有較大差異。
這是因為EX顯卡擴展塢用的并不是OCulink、雷電4、USB4等連接方式,而是PCIe直插,也就是說擴展塢能達到PCIe x8滿血狀態。這也是為何對比臺式機后,結果幾乎對等的原因。
而且EX顯卡擴展塢內置600W電源,最高能支持到NVIDIA RTX 4090或AMD RX 7900XTX顯卡,可以說是當下的高中低端幾乎全覆蓋。
迷你主機與EX顯卡擴展塢的連接也并不難。首先我們取下零刻GTi12 UItra底部的長條膠塞,露出PCIe插槽。
接下來將迷你主機的PCIe接口對準擴展塢上的PCB金手指插入,并裝上側面的擋片,確保穩固。
然后為EX顯卡擴展塢裝上顯卡擋板,再在PCIe插槽上垂直插入獨立顯卡,用螺絲固定。
最后插上8pin的顯卡供電線纜,再接入顯卡的DP/HDMI視頻線,EX顯卡擴展塢和零刻GTi12 UItra的電源線。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這套組合時,要先按下EX顯卡擴展塢的電源開關,等待它啟動后才開啟零刻GTi12 UItra的電源,避免發生開機沒有找到擴展塢顯卡。
嘗試用PCI Express測試擴展槽的性能,帶寬可以達到12.99GB/s,已是跑滿PCIe 4.0x8的狀態,不用過于擔心會有性能上的瓶頸。
魯大師硬件跑分中,這個組合的達到了178W分(處理器690219分,顯卡589969分,內存255026分,硬盤254613分),這完全就是同檔次臺式機的分值。
此外,EX顯卡擴展塢還提供了天線接口,可通過將內部的插槽位替換為WiFi小板后,在擴展塢上加裝無線網卡。
擴展塢內部默認配置為一塊M.2插槽,可用于安裝固態硬盤,只不過是PCIe4.0 x1規格,對于4.0規格硬盤來說跑不滿,因此很適合作為無線網卡位。
對于無線網絡信號有較高要求的用戶來說,這倒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來自Mac mini的平替款
聊完EX顯卡擴展塢的實際游戲效果后,那么單獨的零刻GTi12 UItra使用體驗又如何呢?
由于這次零刻GTi12 UItra將電源集成到了機身內,因此所提供的物件中就看不到適配器的身影,改成了一根8字雙孔電源線。而且除了常規的HDMI線纜、說明書以外,還附贈了一把螺絲刀,供我們拆機使用。
零刻GTi12 UItra同樣也是一體化鋁合金外殼,四周大圓角設計,分為冰霜銀和深空灰兩種配色。不過尺寸比我原來的SEi14大了一些,達到了158mm x158mm x55.8mm,但相較Mac mini還是要小一圈。
這種略帶微磨砂的表面觸感,確實很容易令人著迷。如果不是頂部有著零刻LOGO的話,感覺就是一個稍許厚些的Mac mini。
個人覺得零刻GTi12 UItra的最大提升之一,就是在正面加入了SD卡插槽,具備最高312MB/s的讀寫能力,使得我不用再依靠讀卡器或者拓展塢。而后是電源開關與指紋的二合一設計,更安全也更省事。
同時,USB 3(10Gbps)插口、3.5mm音頻孔、Type-C端口(10 Gbps)都有保留,并且還增設了陣列麥克風,內置智能拾音降噪芯片,可以在5米內360°無障礙收音。
迷你主機的背面則為AC電源接口、4個USB 3(10Gbps)插口、1個雷電4(40Gbps)、3.5mm音頻接口、兩個2.5G網口、DP 1.4a和HDMI視頻輸出端,可以說是配置全面升級。
而雙2.5G網口的配備,也使得零刻GTi12 UItra不僅能開啟鏈路聚合提升傳輸速度,還能打造成All in one,將多媒體存儲、下載、網絡管理等功能集結于一身,輕松搭建專屬家庭服務器。
之前在SEi14上就感受過MSC 2.0散熱系統的“魅力”,這次零刻GTi12 UItra依舊沿用了這套散熱系統。其工作原理是氣流由機身底部進入,途經SSD散熱器、內存、主板、CPU元件和VC均熱發板,通過內部的單渦輪風扇,最后從尾部的鰭片處散出。
實測在滿載下,零刻GTi12 UItra熱源主要位于后部散熱鰭片,峰值溫度約55.5℃,其余部分的溫度均不太高,正面外殼僅36℃左右,底部最高溫度在角落,也僅為38.9℃而已。
此刻,近距離下的噪音值為38.9dBA,并且這是高負載狀態,當前我敲擊機械鍵盤的動靜都比主機要鬧騰許多。
硬件配置與性能如何?
零刻GTi12 UItra的拆機位在底部,需要撬開堵塞的膠塞才能露出螺絲位。然后依次擰下四顆螺絲后,再拉動一旁的灰色提手,即可順利開啟底蓋。
開蓋后可看到幾乎全覆蓋著的金屬防塵網,孔距為0.8mm。具有防塵和易清理的特點,還可以保證底部入氣的流通性。
此次零刻GTi12 UItra不僅將額定功率145W的電源整合到了機身內,還內置了雙揚聲器,我們無需外接音響也能聽個“響”。雖然我笑說是聽個“響”,可實際效果要比Mac mini那個要好上很多。
接下來的拆解是擰下揚聲器和電源適配器的固定螺絲。需要留意揚聲器有排線連接,而電源部分則是將粘在上端的WiFi天線緩緩撕開。
細節上,揚聲器的四個螺絲固定位都有軟膠墊高,用于減少共振,足見零刻還是有用心做產品的。
需要注意,由于內部的設計比較精密,在后續的拆裝過程中還要用到鉗夾,不然無法打開下層隔板。
下層的結構為左內存,右硬盤以及無線網卡。其中硬盤位提供了雙M.2插槽,并且最高支持8TB的PCIe 4.0 x4容量,應對日常存儲需求毫無壓力。
手頭這臺零刻GTi12 UItra并不是準系統版本,其默認搭載了兩條DDR5 16GB英睿達(Crucial)內存,頻率為4800MHz,合計組成32GB雙通道。
在Cache & Memory Benchmark測試中,內存時序為CL40-39-39-76,讀取速度66075 MB/s,寫入速度65299 MB/s,復制速度64000 MB/s,時延93.1ns。整體表現與同檔次的主機相仿,沒有發現內存瓶頸。
雖然固態硬盤沒有貼紙,但通過主控和顆粒絲印可以看出同樣來自英睿達(Crucial),使用單顆粒配置,2280規格,群聯PS5021-E21主控。
CrystalDiskInfo中顯示硬盤的型號為CT1000P3PSSD8,容量1000.2GB,NVM Express接口,PCI 4.0×4傳輸模式,支持S.M.A.R.T、TRIM以及VolatileWriteCache功能。
使用CrystalDiskMark測試,其速度為5204MB/s讀取,4756MB/s寫入;而在AS SSD Benchmark中,連續讀取為4015MB,寫入4046MB/s。由于AS SSD Benchmark會將CPU等綜合性能也加入測試,因此成績有所下降也在意料之中。
在固態硬盤的下方是英特爾WiFi6 AX200無線網卡。此網卡支持2.4GHz/5GHz/雙頻和2x2 MIMO(MU-MIMO),峰值帶寬2.4Gbps,支持藍牙5.2,是當前多數機型都在使用的成熟解決方案。
無線網卡旁是8+1的PCIe插槽,用于連接零刻的專用顯卡擴展塢。相較市面上的其它連接方式,PCIe直插的性能損耗較小。
從零刻GTi12 UItra的拆裝過程以及設計細節上看,其模具結構相比以往的機型都要復雜得多,而且幾個組件部位所用的螺絲也不相同,如果沒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建議優先考慮成品機。
輕松勝任日常辦公與輕娛樂
此次零刻GTi12 UItra依舊預裝Windows 11專業版系統,首次開機后只需簡單的配置即可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零刻GTi12 UItra在開機鍵上集成了指紋模塊,所以在系統配置時會有指紋錄入步驟,后續只要用相應的手指輕觸就可進到系統桌面,相當省事。當然,如果在配置過程中跳過的話,也可在“登錄選項”中重新設置。
零刻GTi12 UItra搭載著英特爾酷睿i9-12900H處理器,擁有14核心20線程,三級緩存24MB,最大睿頻頻率5.0Ghz,默認功耗54W,使用銳炬Xe核顯解決方案,最大動態頻率1.45GHz。
最新版Cinebench R24測試下,單核表現為101 pts,多核成績814 pts。而在Cinebench R23中,單核分值1731 cb,多核為14613 cb。應對日常的辦公和娛樂,可以說是毫無壓力。
而銳炬Xe核顯的表現也并不差,在3DMark的Steel Nomad Light項目下,零刻GTi12 UItra的得分為1393分,預估GTA V游戲在1080P模式下能有145+FPS。
Fire Strike項目下分值可達5866,其中顯卡6201分,綜合得分2281,此時預估1080P模式下的Apex Legends預估能有100+FPS,只依靠核顯也可承擔部分輕游戲任務。
調用魯大師硬件跑分,零刻GTi12 UItra的綜合性能得分為131W分(處理器690828分,顯卡103823分,內存255414分,硬盤261672分)。核顯的分值表現在我的預料中,但用于應對日常的輕娛樂也足夠。
在PCMark10評估中,可以看到“常用基本功能”所獲得的分值是最高的(10203分值),綜合成績為6024分,足以滿足各種日常辦公所需。
對于偶爾有設計需求的我來說,打開PS、LR是很輕松完的,效果多層疊加也沒有出現內存不足提示。而且用零刻GTi12 UItra還能完成輕量級的PR剪輯,常規的抖音、小紅書短視頻都可制作。最終內容的輸出速度也不慢,同我的筆記本相仿,妥妥的生產力工具。
我的推薦
單以零刻GTi12 Ultra來看,它是完全可以勝任日常的各類辦公與輕娛樂需求。并且機身上還集成了四陣列麥克風與雙揚聲器,作為商務用的會議系統也很不錯。而雙網卡的存在,也是讓其有了成為家庭All in one或者軟路由的資格。
另外,如果你的桌面空間有限,或者對于便攜也有一定需求,那么迷你主機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后期還可以組合EX顯卡擴展塢,用閑置的顯卡提升游戲性能。
這么說吧,常規600W的電源售價都要259元,而選擇零刻GTi12 Ultra+EX顯卡擴展塢套裝后,折算下來擴展塢僅299售價。并且搭配上擴展塢后,也讓迷你主機的游戲性能直線飆升,帶來了豐富的可玩性。
要說不足點的話,我想應該就是零刻GTi12 Ultra的雙揚聲器沒有居中,左右聲道不夠扎實。
喜歡內容的請關注我,你們的關注是我更新的最大動力。
我是尼古拉斯lalala,為您帶來更多有趣的物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