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食品安全網范顯斌
近日,知名餐飲品牌“蘭湘子”連鎖店的五常大米品質遭遇消費者質疑,記者隨后對蘭湘子北京、西安兩地多家實體店進行了調查,發現無論是店內工作人員介紹,還是消費清單、掃碼點餐以及蘭湘子小程序訂單上面,均宣稱店內所售大米飯為五常大米。另外在蘭湘子微信公眾號上,一篇《蘭湘子的米飯為什么這么好吃?》文中公開宣稱,蘭湘子店內使用的大米一是產地直供,二是精選稻花香2號,三是小鍋現蒸。
點餐小程序及結賬小票均稱五常大米
然而記者在在陜西省西安市蘭湘子樂薈中心店卻發現,蘭湘子對外宣稱的所謂“五常大米”,藍色包裝袋上竟然印著“蘭湘子餐飲專用米”字樣,產品名稱標注只是“大米”,配料為“大米、糯米”。雖然委托生產企業標稱為五常市富倉米業有限公司,但是整個產品包裝上非但沒有任何五常大米常見的地標、鷹標等標識,甚至無“五常大米”的字樣。
蘭湘子微信公眾號截圖
在包裝背面,記者注意到,這款被蘭湘子宣稱為五常大米的產品,所執行的標準竟然是企業標準Q/WFC 0008S-2023,并不是五常大米的國家標準GB/T 19266。然而在產品簡介中卻大肆宣稱該大米符合五常大米生產的四大獨特要素:土為稻之父——寒地黑土世界稀有,被稱為黑土至尊;水為稻之母——天然河水灌溉,達到飲用水標準;光為稻之魂——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生長積溫2700度;種為稻之本——優良品種,標準化種植,以農家肥為主。
蘭湘子店面出售的餐飲專用米 那么,蘭湘子這種宣稱所謂五常大米的“餐飲專用米”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五常大米呢?記者隨后購買了兩袋蘭湘子“餐飲專用米”作為樣品,送到海南崖州灣分子檢測鑒定中心進行檢測,參照《植物品種堅定MNP標記法》,也就是植物DNA檢測品種摻假鑒定。整個檢測比較位點數為1025,檢測結果發現,樣品混雜位點數為325,混雜比例高達97.43%。
據檢測部門工作人員解釋,混雜比例就是非對照樣品的比例。也就是說,這次對照樣品是五常大米標準品種——稻花香2號,實測混雜比例為97.43%,那么稻花香2號的比例就是2.57%。
也就是說,記者這次從蘭湘子餐飲連鎖店購買的所謂五常大米的“餐飲專用米”,真正的五常大米的實際含量占比僅有2.57%,其余大部分都是其他品種的大米。
蘭湘子湘菜小炒創立于2019年4月,是西安蘭湘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總部位于陜西西安。短短5年時間,就已在全國16省開出276家門店,年平均用餐人次超2000萬。蘭湘子公開宣稱,在品質上以“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為顧客創造美好生活”為使命,為顧客創造體驗的餐廳,在蘭湘子讓顧客享受到超值的菜品、超值的環境、超值的服務。
然而,這樣一個快速擴張的餐飲連鎖品牌竟然“掛羊頭賣狗肉”,在前廳對上千萬顧客宣稱使用的是五常大米,在后廚卻悄悄使用一種混雜了大量其他品種大米的所謂“餐飲專用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