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撲朔迷離的老子和《道德經》

0
分享至

文/孟祥才


1

在中國古代浩如煙海的文獻中,有一部只有五千言的《道德經》,又名《老子》,被譽為先秦道家學派的開山之作。在它產生后的兩千多年間,學術界對它的關注歷久不衰。自漢朝開始,直到今天,學者對它的注釋不下百家,對書中所展示的思想意蘊的研究、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息,原因在哪里呢?

一是因為《道德經》的作者老子是一個非常神秘的人物,歷代對他的真實性、時代性和他與《道德經》的關系爭論不斷,聚訟紛紜,至今也難以達成共識。可以說,罩在老子頭上的那一層神秘兮兮的紗幕一直沒有徹底揭開,使他長期無法脫離“朦朧”狀態,人們對他的認識也始終如霧里看花。二是因為《道德經》五千言是一篇充滿哲理、言簡意賅的“朦朧”的詩體散文,后人幾乎對其中的每一章、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的解釋都歧義紛呈。從學術上看,這種情況是完全正常的。不過,話又說會來,盡管學術上對老子這個人和他那部書的認識分歧很大,但共識還是有一些,這就是公認他是偉大的思想家,他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尤其是其中的辯證意識,代表了當時中華民族思維發展的最高水平。

雖然學術界對老子的姓氏、里籍、生平事跡有多種多樣的看法,但是,我認為還是應該承認,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對他的記載基本上是可信的。

司馬遷的記載告訴我們,老子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他生當春秋晚期,比孔子略早一點。他是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厲鄉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過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即國家圖書館館長和博物館館長。正是由于擔任這一職務,使他有條件閱讀周王室珍藏的歷代典籍,能夠見識大量的珍寶器物,成為當時學識最淵博的人。據《莊子》一書的記載,孔子30多歲到洛陽時,曾經登門拜訪老子,向他請教有關禮的問題?!妒酚洝だ献禹n非列傳》也抄錄了這一段記載。據說孔子辭別老子時,老子對他講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我聽說,富貴之人拿錢財送人;仁德之人拿有益的話送人。我不是富貴之人,就冒充仁德之人,送給你幾句話作為臨別贈言吧:聰明深察的人接近死亡,因為他喜歡議論是非;雄辯博學的人危害自身,因為他喜歡揭發別人的短處。所以,做人的兒子心中不要有自己,做人的臣子也不要有自己?!庇终f:“君子遇到明主就駕車侍奉他,不遇明主就像飄蓬一樣隨風流轉,刮到哪兒就在哪兒。我聽說,一個優秀的商人將財富深藏不露,似乎一無所有。一個德行高尚的君子,容貌好像很愚笨,去掉你的驕氣和奢望,去掉你姿態的容色和淫逸的志向,因為這些對你自身都是無益的。我所能告訴你的,也就是這些了?!彪x開老子后,孔子一直絞盡腦汁體味他那段話的深意。后來,孔子對弟子們講了他對老子的看法:“鳥兒,我知道它能在天上飛;魚兒,我知道它能在水里游;野獸,我知道它能在地上跑。在地上跑的,能夠用網把它逮??;在水中游的,能夠用線把它釣出來;在天上飛的,能夠用弓箭把它射下來。只有龍,我不知道它怎樣馭風駕云遨游青天,我見到的這位老子,大概就和龍一樣吧!”這里,孔子眼中的老子,盡管還未脫去神秘的面紗,但基本反映他的真貌。

老子任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多年,眼見周室一天天無可挽回地衰落下去,自己又無力回天,于是毅然辭職,離開洛陽西行。經過函谷關(一說散關)時,關令尹喜對他說:“夫子您要隱居了,請勉為其難,將您的著作寫出來,留給后人吧?!?/p>

老子于是在關城寫出了《道德經》上下篇五千言后,就出關西去。他究竟到了什么地方,最后的結局怎樣,就沒有什么記載了。魯迅后來寫了一篇小說《出關》,用勾勒漫畫的手法,塑造了一個鼓吹“無為”,實際上什么都不能做的老子形象。

由于確切記載的老子事跡實在太少,而僅有的記載在時間標記上又十分模糊,特別是流傳至西漢時期的《道德經》文本還顯露了不少戰國時代的色彩,這就使為老子作傳的司馬遷對他生活的時間定位也產生了不少困惑,司馬遷于是不得不記下當時有關老子的各種說法。如說老子就是隱居蒙山之陽的老萊子,與孔子同時。又說老子就是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見秦獻公的周太史儋,活了一百六十多歲或二百多歲。

因為司馬遷記載的老子略早于孔子,而在《道德經》中不少地方又展現出戰國的時代色彩,后世學者對于老子的時代定位就產生了較大的歧義。主張老子為春秋中葉、戰國中葉和戰國后期者都不乏其人。上世紀20年代,在北京大學的講堂上,老師胡適和學生顧頡剛就為此發生了激烈的爭論。胡適主張春秋中葉說,顧頡剛主張戰國中葉說,師生互不服氣,誰也不退讓,最后逼得胡適敲著桌子聲音提高八度,但又不失幽默地說:“老子就是老子,反正不是我的老子!”郭沫若基本上認同胡適的觀點,認為老子略早于孔子或與孔子同時,是孔子的老師一輩人?!兜赖陆洝肥抢献拥闹鳎堑兰覍W派的主要經典。它之所以飽含戰國時代的色彩,是道家后學弟子不斷潤色的結果。該書定稿應在戰國中期,可能完成于楚人環淵之手(見《老聃·關尹·環淵》一文,《郭沫若全集》歷史編2)。郭沫若關于老子和《道德經》一書的解釋道理比較充分,在學術上有相當強的說服力。上世紀90年代在湖北發現的郭店楚墓竹簡《老子》,被不少學者認定為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文本,它雖與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德道經》和后世流傳的《老子》有較大差異,但核心內容則一脈相承,證實了胡適和郭沫若的論斷是符合事實的。

2

老子是中國歷史上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在《道德經》中,13次提到“道”。他第一次將“道”這個字提到哲學的高度,并賦予它極其豐富的內涵。他認為“道”是萬物的本源,而這個“道”就是“無”:

《道德經·一章》: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是天地的開始;有,是萬物的母體。)

《道德經·四十章》: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天下萬物生于可見的“有”,有,生于不可見的“無”。)

《道德經·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出太極,太極生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交相作用形成一種和諧狀態,在這種狀態中產生了宇宙萬物。)

《道德經·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生育萬物,德畜養萬物,物質賦予萬物形狀,環境情勢定型萬物。所以萬物沒有不尊崇道而珍視德的。)

顯然,在老子看來,“道”是世界的造物主,具有無窮的潛在力和創造力,它創造了物質世界,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甚至天、地、鬼、神也是它的創造。它法力無邊,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具有超越一切的特性。這個“道”“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因而是“無”,可是它又無所不在,世界的豐富性、多樣性和連續性,就是“道”的顯現。這個“道”實在也不像物質性的實體,更多的倒像永恒存在的萬能的精神本體,由此看來,老子的世界觀更多的接近客觀唯心論。

老子的認識論,不提倡在實踐中廣泛地接觸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以便通過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而是強調通過心靈的感悟直接體認和把握“道”的本體。

《道德經·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牅,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無為而成。(不出大門,就能知道天下之事;不望窗外,就能認識天道之理。走得越遠,知道得越少。所以,圣人不必經歷就知道情,不必觀察就能明曉,不必作為就可以成功。)

《道德經·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達到空寂無欲的極點,保持徹底的清靜無為,萬物競相生長發育,我靜心觀察它們的循環往復。)

不唯如此,老子甚至要求“絕圣棄智”,即棄置圣明和學識,因為在他看來,學習認識的東西越多,對“道”來說失掉的也越多。這種認識論,唯心主義的成分顯然多一些。

3

老子思想中最值得珍視的是他的樸素辯證法。作為一個學識淵博、避開政治漩渦、冷眼觀察自然界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翻云覆雨的無窮斗爭的學者,他逐漸體悟并總結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不少發展演化的規律。

老子認識到,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永恒的發展運動變化之中?!暗馈本褪恰蔼毩⒍桓模苄卸淮?,即一直運行,周而復始,永遠不停止。“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道德經·二十三章》)天地也不能長久存在,人的生命更是短暫。他還舉例說,搖天撼地的颶風不會持續一個早晨,傾盆大雨也不會整天下個不停。一切都在發展、變化,新生和死亡相伴而生,青春和遲暮相續而行。

老子認識到,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與自己矛盾著的對立面,每一個事物都與自己的對立面相聯系而存在,即都以對立面的存在作為自己存在的根據,二者是互相依存的。他舉出美丑、難易、長短、高下、前后、有無、剛柔、強弱、禍福、榮辱、智愚、巧拙、大小、生死、攻守、勝負、遠近、輕重等等,認為一方離開了另一方,自己就不存在。他說: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后相隨。(《道德經·二章》)(有和無互相對立而產生,難和易互相對立而形成,長和短互相對立而顯現,高和下互相對立而存在,音和聲互相對立而諧鳴,先和后互相對立而相隨。)

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道德經·三十九章》)(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道德經·五十八章》)(災禍啊,幸福緊靠在它的身邊;幸福啊,災禍就潛伏在它里面。)

老子還猜測到事物無不向它的對立面轉化的規律。他認為“反者道之動”,即向相反方向轉化是道的運動。窮變富,敗轉勝,生變為死,壞事轉化為好事,“正復為奇,善復為妖”,(《道德經·五十八章》)是正常轉化為反常,善良轉化為妖孽,等等,是時刻都在發生和進行的變化。

老子也意識到事物在發展變化中遵循著量變到質變的規律?!兜赖陆洝に氖隆酚幸欢问志实拿枥L: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的大樹,從極為細小的嫩芽長出;九層的巍巍高臺,由一筐一筐的土積累起來;千里之遙的運行,開始于邁出第一步。)在這生動形象的話語中,蘊含著永恒的真理。

盡管老子對事物運動的辯證法及其規律有著許多接近真理的猜測,但他的辯證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卻有著本質的區別。例如,老子雖然看到所有事物都處在不停的發展變化中,但在動與靜的關系上,卻認為動的最后歸宿是靜,運動變化也只身停留在循環往復的形式中。又如,他雖然猜測到事物向對立面的轉化運動,但卻又認為這種轉化是無條件的、絕對的。在人類社會、個人命運方面,轉化不以個人的意志、個人的主觀努力為轉移,認定貧窮必然轉化為富裕,富裕必然轉化為貧窮,失敗必然轉化為勝利,勝利必然轉化為失敗。而在這種轉化中,個人的主觀努力是無能為力,不起任何作用的。這種觀點顯然是錯誤的。事實上,自然界萬物的轉化都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水轉化冰或轉化為氣體,都需要有溫度等條件的變化。人類社會的變化,個人命運的變化,更需要許多條件,其中,人的主觀能動性更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應該承認,老子發現事物向對立面轉化的規律是中國古代思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次飛躍。然而,老子對于轉化所持的態度卻是比較消極的。他看到植物由生到死的轉化經歷了由柔弱的幼苗到欣欣向榮的壯大,再由壯大到枯萎直至死亡的過程,認為壯大接近死亡,因而不應該成為追求的目標。他說,草木活著時柔弱,死了以后就干枯。所以,堅強的東西屬于死亡的一類,柔軟的東西卻與生存聯系在一起。與其經過強壯走向死亡,還不如保持柔軟的地位維持生命。他認為“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則已”,(《道德經·三十章》)即萬物超過壯年就會衰老,這是因為不再適合“道”。不能適合“道”,就會很快死掉。由此得出結論,有意造成事物的強大,就違反“道”的原則。因此,為了避免走向死亡的結局,最好一直處于軟弱的地位。他說“柔弱勝剛強”,(《道德經·三十六章》)以水為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道德經·七十八章》)認為水盡管是世界上最柔弱的東西,而攻克堅強的東西卻誰也比不了它。水之所以如此堅強,是因為它便利萬物卻不和它們相爭,因而是最高的善,天下也就沒有什么東西能與水競爭。將“柔弱勝剛強”的原則運用到指導社會生活,就要“知其雄,守其雌”;“知其榮,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道德經·二十八章》)即知道什么是雄強,卻守住柔雌;知道什么是光彩,卻守住暗昧。老子看到戰爭逐弱小戰勝強大的不少事實,認為創造一些看起來有利于敵人的條件恰恰有利于最后戰勝它:“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保ā兜赖陆洝と隆罚┻@段話的意思是說,要想削弱它,必須暫且增強它;要想廢毀它,必須暫且興起它;要想奪取它,必須暫且給予它。這些思想作為一種戰勝敵人的原則,在戰爭實踐中敵對雙方都千方百計地加以運用。由于老子排除人的主觀能動性在社會矛盾轉化中的作用,因而在禍福、得失問題上就顯得十分被動和消極。他認為,既然“有為”必然招致失敗,就不如“無為”;既然“多藏”(積累財富)必然招致“厚亡”(重大損失),那就不如“少藏”或“不藏”;既然強大必然導向死亡,那就不要過于強大。在老子看來,由于剛強帶來挫折,那就選擇柔弱;由于搶先導致落后,那就寧肯一直居于后邊;由于爭榮譽會招致恥辱,那就干脆不要榮譽。老子生當春秋后期,他看到飛速的社會變遷使人的命運變得不可捉摸,一些不可一世的諸侯國君死于非命,不少顯赫一時的諸侯國覆社滅宗,還有更多的貴族降為平民百姓,凄凄惶惶地四處奔走。與之相反,一些處在社會下層的人們,如貴族中的士階層、平民和奴隸,在社會大變革中地位倒是有所提升,起碼是保住了原有的卑賤地位。這些社會現實使老子悟出了一個道理,“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經·七十六章》)為了保住自己原有的地位不喪失,最好能“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經·二十九章》)即拋棄偏激,拋棄奢侈,拋棄過分的苛求,安于現狀,過著自給自足、自滿自足的生活。為此,必須知足。他說:“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保ā兜赖陆洝に氖隆罚┮馑际?,罪過沒有大過貪欲的,禍患沒有大過不知足的,過錯沒有大過想掠奪的。因此,知道滿足的滿足,就是永遠的滿足了。這種思想狀態,使老子在社會大變革面前消極等待、逆來順受的態度,顯然是不可取的,當然也是不應該提倡的。

4

老子生活的春秋時代,是中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時期。奴隸主與奴隸,貴族與平民,奴隸主與封建主,封建主與農民,諸侯國與周王室,諸侯國與諸侯國,各種階級和社會矛盾犬牙交錯,互相糾結,構成了復雜多變的亂世圖景。在這一過渡時期,各級統治者的貪得無厭、荒淫奢侈,勞動人民在戰爭、剝削、災荒等人禍天災襲擾下的悲慘處境,都一一進入老子的視野,這使他憤怒、悲嘆、憂愁、傷情。他猛烈批判統治者的奢靡生活給人民造成的苦難,說:“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謂盜夸。非道也哉?!保ā兜赖陆洝の迨隆罚┮馑际?,大道雖然很平坦,但人主卻喜歡走邪門歪道。宮室很華麗,農田全部荒蕪,倉庫十分空虛;人主卻穿著錦繡的衣裳,佩帶著鋒利的寶劍,精美的食物已經吃厭,眾多的財富還在多占,這簡直就是強盜頭子。他們的行為實在與道不合呀!進而又以對比的手法,說明統治者是造成人民災難的罪魁禍首?!兜赖陆洝て呤徽隆罚?/p>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人民之所以遭受饑餓,是因為統治者收取的賦稅太多,所以才饑餓。人民之所以難以統治,是因為統治者政令繁苛,胡作非為,所以才難統治。人民之所以冒死輕生,是因為統治者養生過分奢厚,所以才冒死輕生。)

顯然,老子是中國歷史上較早看到剝削制度的不合理,并對這一制度發出抗議的思想家。與此同時,他還對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負面影響進行了較早且較深入的思考。老子認識到,人類文明的發展,必然帶來價值觀念的更新,許多古老的美好的倫理觀念被拋棄,人們的私有觀念越來越強烈,對財富的追求越來越迫切,越來越肆無忌憚,越來越不擇手段。仁、義、禮、智、信之類道德信條的廣泛宣傳,不是人們道德水準提高的表現,恰恰是道德水準日趨墮落的表現。他憤怒地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混亂,有忠臣。”(《道德經·七十一章》)認為提倡仁義是因為大道廢棄,嚴重的虛偽是因為智慧的出現,宣揚孝德是因為六親不和,表彰忠臣是因為國家處于混亂之中。老子的觀點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但他的出發點是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他只是看到歷史前進運動中的負面影響,而沒有看到歷史前進運動的積極成果在一般情況下總是大于負面影響。換句話說,文明進步雖然要付出必要的代價,但文明進步的成果總是大大超出付出的代價,并且,文明進步中派生出來的許多消極的、丑惡的東西,也只能在新的文明進步中加以克服。

老子生活的時代,戰爭幾乎每天都在進行。盡管是冷兵器的打斗,但它給社會帶來的混亂,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仍然是非常巨大的。一座城池被長期圍困,城內軍民糧食吃光,柴草燒光,以致出現“析骨而炊,易子而食”(將人骨劈碎當柴燒,將孩子交換當飯吃)的慘絕人寰的景象。當時的不少政治家與思想家都發出了反對戰爭的呼聲,老子是當時堅決反對戰爭的思想家之一。在《道德經·三十一章》中,他講述了自己對戰爭的態度: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兵器是不祥的器物。誰都厭惡它,所以有道的人不輕易使用它。……兵器是不祥的器物,不是君子所使用的東西。不得已的情況下使用它,也以恬淡對待為上,取得勝利不要得意洋洋,當作美事四處宣揚。如果以為取勝是美事,那就是喜歡殺人。樂于殺人的人是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的。)

老子反對戰爭的觀點,不僅反映了當時深受戰爭之害的廣大勞動人民的愿望,也反映了統治階層中一部分希望社會安定和平的人們的要求。在列國爭霸戰爭如火如荼地進行的時候,宋國有一個叫向戎的貴族就發起了一次影響較大的“弭兵”(停止戰爭)運動,得到列國部分國君的響應,一時出現了短暫的和平局面。不過,應該看到,盡管老子等很多人發出了反對戰爭,要求和平的呼聲,但戰爭依然在進行,而且規模越來越大,戰況越來越慘烈。原因在于,在私有制的社會里,戰爭的存在具有必然性。非但如此,戰爭不僅有它破壞性的一面,而且也能發揮不可替代的促進歷史發展的作用。春秋戰國時代的戰爭就發揮了巨大的推動歷史前進的作用。它掃除了一批又一批的舊的奴隸主貴族,促進了新興的地主階級的成長;它使林立的小國一個個從地圖上消失,在區域性統一的基礎上實現了全國性的統一。令人遺憾的是,老子只看到戰爭消極的一面,戰爭的進步作用始終未能進入他的視野。

在春秋后期復雜多變的階級關系中,老子究竟占在哪個階級的立場上,他的思想反映了哪個階級的利益和要求呢?對此,學術界有著不同的認識。

有的學者認為他代表了沒落的奴隸主貴族的利益,根據是他對社會變革持消極保守的態度,希望社會倒退而不是前進。有的學者認為他代表小生產者或破產的農村公社成員的利益,根據是他反對剝削,有絕對平均主義的思想傾向。還有學者認為他代表剛從原始社會進入階級社會的氏族公社成員的利益,根據是他對理想化的“小國寡民”的向往。

老子究竟代表什么階級的利益,主要應該看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的藍圖是什么。老子的確提出了反對剝削的思想。

他說:“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經·七十七章》)意思是,所謂天道,就好像一張拉開的弓,高了就壓低,低了就舉起,多余的就減少,不足的就補充。天道的規律就是減損有余,補充不足??扇缃?,人間的作法卻與天道相反,是讓不足的奉獻給有余的。老子認為人間這種“損不足以奉有余”的做法,即富人剝削窮人的做法是極其不合理的.他認為人間應該學習“天之道”,把多余的拿來供給天下不足的人。

這種思想顯然帶有一種平均主義的色彩。老子認為他所處的社會充滿貧富不均,一方面是統治者和富人驕奢淫逸,殘酷剝削人民,一方面是廣大勞動人民啼饑號寒,痛不欲生。這種社會實在是不合理、要不得的。老子有自己的理想社會,他將這個社會作了這樣的描繪: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兵甲,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道德經·八十章》)

你看,老子心目中的理想國,國土小,人民少,沒有戰爭,人民都安居樂業??v有十夫長、百夫長那樣的統兵人才,也無用武之地。人民都看重自己的生命,不愿遷徙到遙遠的地方。所以,盡管有船只和車輛,也沒有人去乘坐;雖然有堅甲利兵,也沒有機會陳列出來,更不用說使用了。由于生活單純,事務簡單,人民于是又恢復了結繩記事的方法。由于人民生活簡樸,容易滿足,大家都對簡單樸素的生活十分滿意,都覺著飲食香甜,欣賞衣服漂亮,滿足于房屋的安適,喜愛風俗的美好。由于四周小國林立,鄰國間靠得很近,彼此可以看得見,雞鳴狗吠的聲音可以聽得見。但因為彼此都安于自己的生活,鄰國間的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來。

顯然,老子對他的理想國充滿了激情和向往,因為這里有永久的和平而沒有戰爭,有簡單質樸的生活而沒有奢華和競爭,國家小而封閉,人民少而安寧,這樣的理想國只能是原始社會剛剛向奴隸社會過渡時出現的部落奴隸制國家。在這里,階級分化還不明顯,貧富差距也沒有拉開,原始社會純樸和諧的社會風氣也還濃濃地存在著。老子的時代距離遠古時期并不遙遠,許多關于那個時代的美好傳說還在社會上廣為流傳。面對當時社會上血雨腥風的戰爭和貧富分化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極端不公平,人們越來越懷念那個已經消失的時代,并在回憶中對那個時代進行理想化的加工。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老子推出了他的理想國藍圖,在與現實的對比映照中,向人們展示它誘人的色彩。然而,這個理想的社會藍圖只存在于老子的頭腦中,實際上不過是心造的幻影。老子只想到小國林立,還保留著許多原始社會良風美俗的那個奴隸社會初始階段的美好的一面,他不知道,在那個生產力十分低下的社會里,物質財富非常貧乏,人們的生存實際上是極其艱苦的,饑餓和死亡是揮之不去的伴侶,哪里有什么甘食和美服?

在老子的理想國中,統治者還是存在的,但這個統治者對被統治的人民實行的是“無為而治”,就像天道對萬物那樣:“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保ā兜赖陆洝な隆罚┘瓷L保育萬物,使萬物生但不占有它,為萬物養但不炫耀恩德,作萬物之長但不宰制它。對人民的生產與生活不要過多地干預,讓他們依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也像萬物依自然規律生長發育一樣。他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保ā兜赖陆洝の迨哒隆罚┧际?,我無為人民則自然歸化,我好靜則人民自然端正,我無事則人民自然致富,我無欲則人民自然純樸。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人民幾乎感覺不到統治者的存在。這樣堅持“無為而治”的統治者,盡管處在領導管理民眾的地位,但人民并不感到他是負擔和障礙,并且真心竭誠擁護他:“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保ā兜赖陆洝ち隆罚┮簿褪钦f,圣人在上,人民并不感到負擔沉重,圣人在前面,人民并不認為是妨礙,因此,天下人民都樂意擁戴他而不厭惡。老子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無為而治”的思想,要求統治者像順應自然一樣對人民采取放任的統治政策,在遵守國家法制的前提下,讓人民比較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產和生活,國家和政府盡量不干預或少干預。這種統治思想和統治政策在老子以后的中國封建社會里產生了較大影響。在一個又一個新建王朝處于恢復發展經濟時期,這種思想和政策多次被提出來并加以實行,一般取都得了較好的效果。

老子夸大了人類文明進步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他認為文明的發展開啟了民智,物質財富的豐富刺激了人們的貪欲,而這一切恰恰是社會道德不斷滑坡的主要原因。他煽惑說: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無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十六章》)

意思是,五色使人眼花繚亂,五音使人耳朵發聾,五味使人傷胃口,馳馬打獵使人心神浮蕩,追求難得的財貨使人行為出軌,犯罪受刑。既然文明帶來如此不堪的后果,為了使社會回歸純樸,為了使人民不被財貨物欲引誘,就必須從頭做起: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慈孝;絕巧棄利,盜賊無有。”(《道德經·十九章》)在老子看來,只要滅絕聰明,拋棄智慧,人民的利益就會增加百倍。只要滅絕仁,拋棄義,人民就會慈孝。只要滅絕奇巧,拋棄財利,盜賊就能絕跡。因此,為了國家的安寧和社會的穩定,就應該實行愚民政策。他說,古時候善于行道的人,不是開啟民智,而是推行愚民政策。人民之所以難治,就是因為他們智巧太多。所以,用智巧治國,就是對國家的損害。不用智巧治國,才是國家的福祚。只有推行愚民政策,將人民都訓育成頭腦愚昧、四肢發達的蕓蕓眾生,才能將國家和社會治理得穩定安寧?!兜赖陆洝と隆酚羞@樣一段文字: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也。

意思是,不崇尚賢才,就會使人民不熱衷競爭;不珍愛難得的財貨,就會使人民不去偷盜;不看見可激發貪欲的東西,就會使人民不去作亂。所以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則是:使人民的頭腦簡單,使人民的肚子吃飽,削弱人民的志氣,強壯人民的筋骨,常使人民無智慧,無欲望,就是聰明的人也不敢多事??傊?,按無為的原則辦事,就沒有什么治理不好的。你看,至此,老子不是已經走到反對文明,反對文化,反對社會進步的落后保守的路上去了嗎?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老子代表的階級屬性是比較復雜的。就他反對當權統治者的橫證暴斂、驕奢淫逸,同情勞動人民的悲慘處境而言,他代表了勞動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就他反對社會進步,鼓吹愚民政策而言,他又反映了沒落奴隸主貴族被推下歷史舞臺的無奈和悲哀。


5

老子是我國歷史上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在他死后的戰國時代,這個學派的思想經楊朱、莊子等人的弘揚和發展,形成了與儒、墨、法等家并肩而立的強大的思想流派,更以其任自然、重生命的理念和“無為無不為”的生存智慧,對以后中國歷史,尤其是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其巨大的影響。在西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以后,道家是唯一長期存在,并且與儒學相頡抗的學派。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社會的主流思想就是“儒道互補”的思想。魏晉南北朝時期,來自印度的佛教得到廣泛發展,思想界出現多元并存的局面,《道德經》成為玄學的主要經典。這一時期,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在佛教的刺激下迅速發展,《道德經》又成為道教的主要經典。老子本人也被推尊為道教的通天教主,在數以千萬計的道觀中,老子的塑像威嚴地端坐其中,接受無數道眾的禮拜,享受著綿綿不絕的香火。唐朝時期,李氏皇帝為了找一個名人神人做祖宗,滿身神秘靈光的老子又成為最合適的人選,被追尊為“太上玄元皇帝”。至此,老子的形象就遠離春秋時代那個憤世疾俗、悲戚無奈的哲人相當遙遠了。當然,老子身后發生事情,多數與他本人是沒有關系的。

《道德經》一書,作為中國古代的智慧寶典,具有永久的魅力。其中蘊含的精湛的思想,精粹的話語,永遠能夠給后人以感悟和啟迪。

End-

掃描李尋老師助理二維碼

加入李尋品酒學院酒友交流群

點擊進入李尋的酒吧商城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何良軍任湖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何良軍任湖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政知新媒體
2025-07-04 19:55:33
俄軍重兵壓境蘇梅,五國雇傭兵深陷包圍,俄軍5萬大軍逼近市區?

俄軍重兵壓境蘇梅,五國雇傭兵深陷包圍,俄軍5萬大軍逼近市區?

星辰夜語
2025-07-04 16:51:13
綠洲珠寶行血案,浙江6任廳長追兇22年,抓到嫌犯后大家都愣住了

綠洲珠寶行血案,浙江6任廳長追兇22年,抓到嫌犯后大家都愣住了

崖邊行
2025-06-27 21:11:22
熊磊曬九江許敏買的房子,她憑什么心安理得繼承房子?

熊磊曬九江許敏買的房子,她憑什么心安理得繼承房子?

趣文說娛
2025-07-05 09:25:57
《以法之名》最大樂子,反派全員智商不高,做局三年,跟沒做一樣

《以法之名》最大樂子,反派全員智商不高,做局三年,跟沒做一樣

馬慶云的影音娛
2025-07-05 09:53:22
熱浪中的巴黎是沒有空調的來來往往的人不是背著電扇就是拿著扇子

熱浪中的巴黎是沒有空調的來來往往的人不是背著電扇就是拿著扇子

八斗小先生
2025-07-04 10:17:56
明天開始驚喜降臨,這3生肖偏財運讓人羨慕,好運源源不斷

明天開始驚喜降臨,這3生肖偏財運讓人羨慕,好運源源不斷

人閒情事
2025-07-05 10:38:42
王毅主任單向輸出4小時,給卡拉斯好好上了幾課,歐盟直呼太直白

王毅主任單向輸出4小時,給卡拉斯好好上了幾課,歐盟直呼太直白

叮當當科技
2025-07-04 13:55:09
為什么男性提出發生關系,大多數女性都是愿意的?

為什么男性提出發生關系,大多數女性都是愿意的?

素然追光
2025-06-25 02:15:03
再見,巴薩!8500萬“大閘”正式被出售!弗帥欽點簽下荷蘭主力

再見,巴薩!8500萬“大閘”正式被出售!弗帥欽點簽下荷蘭主力

頭狼追球
2025-07-05 04:43:44
危!詹姆斯生涯場均27+7+7的數據在下賽季恐怕就保不住了

危!詹姆斯生涯場均27+7+7的數據在下賽季恐怕就保不住了

雷速體育
2025-07-04 19:02:24
江蘇2025養老金調整方案出爐!退休人員速看,哪些情況能多領錢

江蘇2025養老金調整方案出爐!退休人員速看,哪些情況能多領錢

錘不倒的拖油瓶
2025-07-04 12:44:53
臭名昭著的3位相聲演員,“包養”女徒弟、戀上師姨、背棄師門

臭名昭著的3位相聲演員,“包養”女徒弟、戀上師姨、背棄師門

南南說娛
2025-05-10 14:35:41
中央5臺直播乒乓球時間表!上午九點CCTV5直播wtt美國大滿貫正賽

中央5臺直播乒乓球時間表!上午九點CCTV5直播wtt美國大滿貫正賽

去山野間追風
2025-07-04 16:39:19
3:2!中國隊三連勝,日本攔網被虐20分,施佳儀差距大,主攻低效

3:2!中國隊三連勝,日本攔網被虐20分,施佳儀差距大,主攻低效

跑者排球視角
2025-07-05 00:43:09
王毅登機離國,斷的就是特朗普后路,全球收到信號,美國有罪受了

王毅登機離國,斷的就是特朗普后路,全球收到信號,美國有罪受了

再遇歷史
2025-07-04 18:14:05
一覺醒來,李嘉誠的天塌了?香港權貴懷念殖民榮光的時代已經結束

一覺醒來,李嘉誠的天塌了?香港權貴懷念殖民榮光的時代已經結束

豆腐腦觀察局
2025-07-01 13:00:55
實在沒朋友了?首個承認阿富汗塔利班政府的國家,居然是俄羅斯

實在沒朋友了?首個承認阿富汗塔利班政府的國家,居然是俄羅斯

黃娜老師
2025-07-05 01:55:49
Model Y的又一挑戰者,19.58萬元起的小鵬G7能否殺出重圍?

Model Y的又一挑戰者,19.58萬元起的小鵬G7能否殺出重圍?

雷峰網
2025-07-04 09:13:54
河南42歲老光棍,娶回19歲俄羅斯姑娘,洞房花燭夜他懵了

河南42歲老光棍,娶回19歲俄羅斯姑娘,洞房花燭夜他懵了

溫情郵局
2025-05-29 09:31:19
2025-07-05 11:27:00
休閑讀品雜志 incentive-icons
休閑讀品雜志
思想文化、旅游休閑
1797文章數 1467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牛彈琴:人類的大麻煩來了 地球向人類發出"警告"

頭條要聞

牛彈琴:人類的大麻煩來了 地球向人類發出"警告"

體育要聞

史上最真實的F1電影,是怎么拍出來的?

娛樂要聞

李宇春身上的標簽哪個才是真的?

財經要聞

特朗普簽署 美國萬億減稅支出法來了

科技要聞

馬斯克吹上天的Cybertruck 為何"徹底失敗"

汽車要聞

比亞迪海豹06GT智駕版新車商品性評價

態度原創

健康
親子
手機
藝術
教育

呼吸科專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謠言!

親子要聞

張檬憋尿得了急性膀胱炎,疼得抱不動孩子,3個月兒子已胖到13斤

手機要聞

iPhone 全新體驗,初探蘋果 iOS 26 主界面變化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教育要聞

最大的缺點就是不去上學,其他缺點都算不了什么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阿县| 垦利县| 石首市| 五寨县| 武清区| 定远县| 平塘县| 托克逊县| 随州市| 镇康县| 乌审旗| 弋阳县| 嘉禾县| 周至县| 神木县| 南投县| 永和县| 曲周县| 普格县| 梁平县| 阳东县| 沈丘县| 鲁山县| 南京市| 勃利县| 盘山县| 忻州市| 汽车| 中卫市| 都兰县| 仁寿县| 中方县| 弋阳县| 阿合奇县| 崇阳县| 长宁区| 平山县| 赫章县| 柘荣县| 丰镇市| 禄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