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農歷九月九日,是中國人的重陽節。
在這一天,人們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飲菊花酒,這些精彩的習俗活動,使得重陽節擁有了經久不衰的魅力。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在重陽節這天寫下了無數詩歌。 他們或豪邁,或悲傷,或欣喜,或苦悶,或灑脫,或孤寂,一詞一句,浸潤千年,依然能打動你我。
時光也許無法變慢,可我們的愛,卻可以溫暖這歲月涼薄。
值此重陽,九首詩詞,與君共賞,佳期不負,喜樂平安!
漫游家,心隨自然
《九日登高》
唐·王昌齡
青山遠近帶皇州,
霽景重陽上北樓。
雨歇亭皋仙菊潤,
霜飛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鬢花宜壽,
翡翠橫釵舞作愁。
漫說陶潛籬下醉,
何曾得見此風流。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宋·晏幾道
天邊金掌露成霜,
云隨雁字長。
綠杯紅袖稱重陽,
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
殷勤理舊狂。
欲將沉醉換悲涼,
清歌莫斷腸。
《秋登萬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
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
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
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
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
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
共醉重陽節。
《采桑子·九日》
清·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
木葉蕭蕭。
鄉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
不為登高。
只覺魂銷,
南雁歸時更寂寥。
《賀新郎·九日》
宋·劉克莊
湛湛長空黑。
更那堪、
斜風細雨,亂愁如織。
老眼平生空四海,
賴有高樓百尺。
看浩蕩、千崖秋色。
白發書生神州淚,
盡凄涼、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無跡。
少年自負凌云筆。
到而今、
春華落盡,滿懷蕭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
愛說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對黃花孤負酒,
怕黃花、也笑人岑寂。
鴻北去,日西匿。
《醉花陰》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
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
玉枕紗廚,
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
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
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
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
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
牛山何必獨沾衣。
《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宋·朱熹
江水浸云影,
鴻雁欲南飛。
攜壺結客何處?
空翠渺煙霏。
塵世難逢一笑,
況有紫萸黃菊,
堪插滿頭歸。
風景今朝是,
身世昔人非。
酬佳節,須酩酊,
莫相違。
人生如寄,
何事辛苦怨斜暉。
無盡今來古往,
多少春花秋月,
那更有危機。
與問牛山客,
何必獨沾衣。
《定風波·重陽
宋·蘇軾
與客攜壺上翠微,
江涵秋影雁初飛,
塵世難逢開口笑,
年少,
菊花須插滿頭歸。
酩酊但酬佳節了,
云嶠,
登臨不用怨斜暉。
古往今來誰不老,
多少,
牛山何必更沾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