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和曹雪芹的前半生有些相似。
王思聰生于鐘鳴鼎食之家,曹雪芹更是世代簪纓,都享盡富貴榮華,處處美人環繞。
兩人都喜歡經常獨立思考發表意見,而且情感豐富、不拘小節,對生活頗有獨特感悟,對世間之美有著深刻理解。
家族出現變故后,曹雪芹用盡半生之力,寫出曠世之作《紅樓夢》;
假如后半生的王思聰也有同樣的變故,會不會寫出同樣精彩的《綠樓夢》、《藍樓夢》?
現實證明,王思聰永遠寫不出傳世之作。
曹雪芹的悲劇在于他的后半生時間,內心都在無比向往和留戀童年,活在那些難以割舍的童年美夢里。
簪纓出身的曹雪芹,已經不是簡單的富貴,是那種高貴到極致,富有到無限的夢幻富貴;
后半生的卑貧,也不是簡單的卑賤和貧困,而是貧困到難以想象,卑賤到僅剩幻想。
如果把人間百態、悲歡離合捏合
在一起,曹雪芹是把這種體會進行到全面、深刻。
只有嘗盡世間的酸甜苦辣,才會對人生有這種超乎尋常的回味,甚至是一種苦澀辣口的“回甘”。
紅樓夢之所以被稱為曠世之作,并不是因為故事本身,如果單論故事,比《金瓶梅》稍遜幾籌。
紅樓夢令無數后人癡迷,更是因為這是一本有佛緣的奇書,將佛學的苦集滅道,把萬艷同悲的演繹的淋漓盡致。
什么是悲劇?
極致的悲劇,就是把人世間能想象到最美好的事物,以最殘忍的方式,毀滅在世人眼前,而且是一點點、一絲一毫地毀滅,有人甚至認為,這種毀滅形成了一種“悲情美學”。
幼年喪父、老年喪子,都是極致的人間悲劇。
曹雪芹是遺腹子,這點跟王思聰就完全不同。
曹雪芹在創作紅樓夢的時候,一定是把自己一分為二,這才有了林黛玉和賈寶玉這對男女主角。
他本人就是男女主角的化身,他經歷過賈府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以及和姐妹們一起嬉玩打鬧的自在時光,還有悲慘的晚年生活,從最高處摔下,才寫下紅樓夢這本鴻篇巨著。
雖然曹雪芹出身高貴,但又敏感之至。
讓他的一生,既經歷了富,也體會過貧;
知道什么是高貴,理解什么是卑微;
懂得如何進取,也明白如何退隱;
端得起莊重,放得下詼諧;
享受過獨自一人眾人捧的熱鬧,也品味過身處鬧市無人知曉的落寞;
提筆書寫悲歡離合,合卷落淚皆是嬉笑怒罵……
悲劇中融合了詩性,才有了紅樓夢藝術美學的價值。
世間的美都是由悲來襯托,美的熱烈,悲的深刻。
把荒誕不經的故事與詩性美好的口吻訴說悲劇,才讀起來不那么凄厲的使人不忍卒讀;
把現實的苦楚用盡半生年華傾訴到筆端,才能排解現實內心的苦悶。
在那個等級森嚴、陳規舊俗生活固化的舊時代社會環境里,曹雪芹最難得的是,對于人性的現實敏感,對于愛的真摯敏感。
正是這種頂級的情感天賦,造就了紅樓夢最打動人的地方,這也是曹雪芹無法被替代被續寫的主要原因。
因為他珍愛眼前流水一樣逝去的各色面龐,
從而有了初嘗云雨時,那個溫婉體貼的襲人;
有了臨終訣別時,咬下蔥管一樣指甲的晴雯;
有醉臥石幾的史湘云,有踏船遠行、煢煢孑立的賈探春。
他深愛著她們,愛她們的淺語俏笑,愛她們的一顰一動,愛著和她們一起度過的那些投壺射覆耍牌逗樂的快樂時光,
所以一切慢慢向著晦暗的方向行進時,失落,不舍,絕望,慢慢地塞滿讀者全部胸懷,讀完全書猶如自己做了一場黃粱美夢。
王思聰的經歷,沒有墜入進社會底層的機會。
盡管曾經有往下墜落的跡象,幸虧王健林明智,及時止損,避免王思聰繼續下墜。
其實,現代社會的有錢人,家境再衰落也比一般人強。
王健林已經給他安排好一切,現在定居日本都不打算回來。
在日本,布加迪都安排好,也不怕什么家道中落,單單一輛車就
夠普通人打工幾輩子的收入。
只要王思聰不濫賭不涉毒,這輩子就不可能會有跟曹雪芹類似的經歷。
不像古代,T0級別的家族,一旦被抄家,那是真的直接變社會最低層,而且罪臣之子,永生沒有翻身的機會,人人都會來踩你一腳。
所以,即使忽略王思聰的文筆,別說《紅樓夢》,連《紅樓遺夢》也寫不出來,寫個繪圖版的《青樓夢》,可能還實際一些。
對了,《青樓夢》可能還寫不了,版權已經歸于謙老師媳婦所有,當時聽郭老師說于嫂是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寫的紅樓夢的姊妹篇。
其實,王思聰要是文筆夠,可能早就寫幾篇短篇那種,可能會很耐讀。
畢竟,他家跟曹雪芹家有些不同,不是曹家那種T0級別的。
但從T1級別的視角,去看T0級別,也是別有一番味道,譬如寫篇《青樓夢遺》、《紅網夢》《那些年我玩夠的網紅們》。
(本文圖片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