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江時黑河的黎明(肖玉華攝)
中國有很多小城,每一座小城都有自己的特點,每一座小城都有自己的故事。
就像那首歌唱的“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每一座小城都能反映當地最有特色的生活、文化、精神面貌,讓人既感同身受又覺得別有風情。
肖玉華先生是攝影愛好者,黑龍江人,對自己的故鄉非常的熱愛。他走過黑龍江很多地方,拍攝了很多黑龍江有特色的小城,本文介紹兩座讓編者非常心動的邊城:一座是漠河縣,一座是黑河市。
曾讀過沈從文的著名小說《邊城》 — 故事雖悲情,但作者優美的筆觸深深觸動了筆者,也讓邊城這個詞留在了記憶里。從此以后,所有邊城(不論南方還是北方)在筆者的印象里就有一種很美好的感覺,讓人心生向往。
呼瑪縣畫山景點:這幅圖是肖玉華先生拍攝的畫山景點 — 一縷溫柔的光線灑在黑龍江上,江中的小島和對岸(俄羅斯)的山坡都沐浴在夕陽里。(肖玉華攝)
漠河中俄界樁:圖中界樁的坐標是北緯53度33分33秒,為中國最北點。(肖玉華攝)
1 漠河 — 身邊的風景
漠河縣隸屬于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是中國緯度最高的縣。東與塔河縣接壤,西與內蒙古額爾古納市交界,南與內蒙古根河市為鄰,北與俄羅斯隔黑龍江相望。
漠河資源豐富,黃金開采有百余年的歷史,這里的金子為慈禧太后換過胭脂。
漠河有兩個很著名的景點:一個是北極村,一個是烏蘇里灘。
北極村是中國最北部的村鎮,是中國境內唯一可觀賞到北極光和極晝現象的地方。
烏蘇里淺灘也叫卡倫小鎮,位于大興安嶺北端漠河縣管轄的圖強林業局施業區內,淺灘由黑龍江沖積而成,是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最北點。
我們選的幾幅照片反倒不是在這兩個著名的景點拍攝的,而是肖玉華先生前往中國最北點沿途拍攝的更具生活氣息的作品,讓我們覺得這不是在參觀一個旅游景點,而更是像回到了故鄉,有一種親切感。其實,這樣的風光在我們的身邊處處都有,但往往被我們忽略掉。
塔河縣十八站的市集:“十八站”的地名起源于清代,它是光緒年間由墨爾根(嫩江)修至漠河胭脂溝金礦驛站中的第十八個驛站?,F在是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下屬的一戶大型森工企業民族鄉。(肖玉華攝)
黑河開江時的冰排:雖然冰排沒有流淌,但有很多烏鴉落在冰排上。開江,會讓它們的食物豐富很多。(肖玉華攝)
2 黑河 — 蘇醒的小城
黑河市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小興安嶺北麓,素有“北國明珠”“歐亞之窗”之稱。
市區以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為界,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第三大城市,阿穆爾州首府 — 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最近距離僅750米,是中俄4374公里邊境線上,唯一一個與俄聯邦主體首府相對應的距離最近、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功能最全、開放最早的邊境城市。
黑河市是中國首批沿邊開放城市,是黑龍江省重要的對俄貿易城市,是一座幅員遼闊、區位優越、資源富集、環境優美的邊貿旅游城市。
關于黑河,我們選取的是黑河開江的照片,這種景色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所領會,肖玉華先生對此寫了一段文字:
2016年的黑龍江黑河江段的開江極富戲劇性,4月20日,黑河市區以下的江段就開了,比以往至少早了一周多。這一段開江應該和俄羅斯的結雅河開河有關,就那么一股水,把河口下游江段的冰蓋沖的四分五裂、擁壘堆疊,出現了好多幾米高的“冰山”,有的冰排竟然在沙灘上被推出上百米,還真有些武開江的味道。然而,就這么一波水流,把無數的冰排擱在了岸邊沙灘上、江灣河岔里,頭也不回的走了。水頭一過,本來就很瘦的江水又歸于沉寂,只有那些晾在水邊、灘上的冰塊,承受著風吹日曬,有的如蓮花盛開般的散落,有的孤獨垂淚,原來還冰清玉潔,漸漸香消玉隕,最后化作一縷濕潤的春風,完成了冬去春來、從冰到水的輪回。
近在咫尺的下游開了,冰排也基本沒見到流淌(冰排大多都扔在岸上了),而市區江段卻遲遲不見動靜,到江邊看一次、再看一次,依然是老樣子,等得江邊上的迎春花都開啦。等啊等,等了五六天,市區江段終于開了。
江開了,但冰排淌的并不流暢,一會有,一會無,有時多,有時少。剛度過了當地景色青黃不接的兩個來月,為了追求光影效果,追求動感,攝影愛好者們起早貪黑地拍攝。
現在早晨4點就出太陽了,要趕在日出前到位,你說得多早起來啊!
黑河上堆砌的冰排: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在風吹日曬和水的沖擊作用下,很難維持得久。(肖玉華攝)
黑河市區江段開江:焦急的等待過后,市區江段終于開江了,冰排開始流淌。(肖玉華攝)
江灘上的冰凌:圖中沙灘上的冰凌就像無數的小帆船。由于水流的作用,有時冰排會被推的很遠,在沙灘上留下明顯的痕跡。(肖玉華攝)
End-
掃描李尋老師助理二維碼
加入李尋品酒學院酒友交流群
點擊進入李尋的酒吧商城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