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興府有個叫金鐘的人,從祖上起就很有錢,家財萬貫,世代都被稱為員外。
金鐘這個人生性吝嗇,平生常有五恨,哪五恨呢?
一恨天,恨它不常常是六月。多了秋風(fēng)冬雪,使人怕冷,以致要花費錢財買衣服來穿。
二恨地,恨它把樹木生得不湊趣。若是湊趣,就會是齊整如意,那么樹木就可用來做屋柱;大枝條用來做梁;細的呢,做椽好了。既給工匠省事,又給屋主省錢。
三恨自己,恨肚皮不爭氣,一日不吃飯,就會餓得難受。
四恨爹娘,怎么會有這么多親戚朋友,來家中做客,少不得要用茶水招待。
五恨皇帝,我家祖宗留下來的地,他卻要來收錢糧,實在是不公平。
除這五恨外,金鐘另外還有四愿,愿得鄧家的銅山、郭家的金穴、石崇的聚寶盆,以及呂純陽祖師點石成金的手指。
因有著這四愿、五恨,盡管家中積攢了許多財富,但金鐘每天還是忙碌得很,做什么都要算計,生怕會多出一點。
真是連做飯都要一粒一粒地數(shù)米,燒火前還要稱一下柴禾。
金家附近有個福善庵,金鐘從未在庵中破費過一文的香錢。
他特別不喜歡僧人,認為這世上只有僧人在占便宜。他們只曉得接受俗家的施舍,卻從來不會反過來施舍給俗家。
因此,金鐘見到僧人,就覺得他們?nèi)缤壑嗅敗⑷庵写桃话阌憛挕?/p>
他的妻子單氏則不同,雖與丈夫同年同月同日生,卻是個偏好吃齋、熱衷于做善事的人。
金鐘很喜歡妻子吃齋這個習(xí)慣,省錢吶。但對她熱衷于布施,則感到非常不滿,費錢呢。
單氏好布施,這里面是有個原因的。
她和金鐘成親多年,到了四十歲還沒孩子,心里很著急。
于是瞞著丈夫把自己的首飾當(dāng)了二十多兩銀子,把錢布施給福善庵的老僧,請他裝飾佛像并且每日誦經(jīng),祈求能夠得到子嗣。
佛門有應(yīng),果然連生二子,且都長得俊秀。因是福善庵祈求來的,大的取名福兒,小的取名善兒。
單氏感恩,時常瞞了大夫,把家中柴米偷偷送給庵中老僧,供養(yǎng)他。
過了一段日子,金員外偶然間察聽到了些風(fēng)聲。生氣得很,與妻子反目,爭吵不休。
單氏的脾氣也倔,吵鬧過后,仍舊不理,照樣做她的。
見此,金鐘就跑去福善庵咒天罵地,罵僧人要自家的東西。
這樣的事情,發(fā)生過好幾回了。
金家夫婦五十歲時,福兒九歲,善兒八歲,都已上學(xué)讀書,聰明伶俐。
生辰這日,金員外怕親朋來賀壽,少不得要準(zhǔn)備飯菜招待,預(yù)先躲了出去。
而單氏湊了些私房錢,送去福善庵打一壇齋醮,即請僧道設(shè)齋壇,祈禱神佛。一來是為自己夫婦兩個齊壽,二是為兒子長大,了還愿心。
此事在日前也與丈夫說過,但他不肯,只得拿自己的私房做事。
那夜,僧人們要鋪設(shè)長生佛燈,叫香火道人去金家,問單氏要幾斗糙米。
單氏悄悄打開糧倉的門,從中取出三斗米,交給道人。送他離開,返身回去給倉門封鎖。
恰好在這時,金鐘回家,正好被他看到。又見地上灑落了些米粒,便知是妻子拿了東西送給僧人。
很生氣,下意識地走上前,想要跟她爭吵。轉(zhuǎn)而想到今日是生辰的好日子,便強忍下這口氣。
心道,東西被要去了,也討轉(zhuǎn)不回來。與她吵,還白費口舌。
于是假裝不知情,轉(zhuǎn)了道,走到一旁去了。
但是呢,這口氣雖說忍著,卻消化不掉。到夜里輾轉(zhuǎn)反側(cè),左思右想。
“受不了這賊禿時常來我家打擾,簡直就是一個禍害。除非那禿驢死了,方絕其患。”
心里恨得沒有計策可想,整晚都沒有睡著。
第二天天亮,福善庵的老僧帶著一個徒弟來回復(fù)醮事。他也怕見到金員外,沒敢進屋,只是站在門外張望。
金鐘其實早已瞧見他們,眉頭一皺,心中有了一個主意。
取了幾文錢,從側(cè)門走去街上,到藥鋪里買了些砒霜。然后,轉(zhuǎn)去賣點心的王三郎店里。
王三郎正蒸著一籠熟粉,面前擺一碗糖餡,準(zhǔn)備做餅。
金鐘從袖中摸出八文錢放在柜臺上,“三郎收下錢,給我做四個大一些的餅子,餡料不要放少了。”
想了想,趕緊又補充一句,“你只需把餅?zāi)蟪筛C狀,我自己來加餡。”
王三郎嘴上沒說什么,心里卻想:這有名的吝嗇鬼金剝皮,我開了幾年的點心鋪,從未見過他家來買餅。今天真是個好日子,總算賺了他八文錢。金剝皮愛占便宜,我就讓他多放些餡好了。或許這樣還能留住他,做以后的常客。
這么想過后,王三郎就從籠子里取出了像雪團一樣的熟面粉,真的按照要求捏成了窩狀,遞給金鐘,“員外您請便。”
金鐘接過來,悄悄地把砒霜撒在餅內(nèi),然后加餡,做成餅子。
如此這般,一連做了四個,熱烘烘地放在袖里。然后離開王三郎店,往自家走去。
兩位和尚正坐在廳里喝茶,金鐘高興地向他們作揖,完全沒有以往橫眉冷眼的樣子。
雖說和尚覺得奇怪,但不好胡亂猜測,連忙回禮。
稍稍寒暄兩句,金鐘回了內(nèi)室。對妻子說:“兩位師父清早到來,怕是肚子餓了。剛才鄰居請我去吃點心,我看到餅子烤得很好,就悄悄拿了四個回來,正好讓兩位師父一起享用。”
單氏很高興,以為丈夫轉(zhuǎn)性,開始行善了。便拿出一個朱紅色的碟子,將四個餅子裝成一碟,準(zhǔn)備叫丫鬟端出去給兩位師父。
計劃進行得如此順利,金鐘暗自歡喜,和衣靠在床頭歇息。
但就這么小睡的功夫,竟然還做了個夢。
夢見和尚接過丫鬟送來的餅子,放進袖子里,說了聲“叨擾”,然后出門回庵去了。
福兒和善兒在社學(xué)中讀書,放了學(xué)后,去庵中玩耍。
老僧見了,吩咐徒弟,“金家的兩位小公子時常來此,都沒有什么可以招待他們的。今早金夫人送的四個餅子還沒動過,放在櫥柜里。你將它們熱一下,拿給小公子吃。”
徒弟應(yīng)下,當(dāng)即去櫥柜里取出餅,在灶房里烘得焦黃。又倒了兩杯熱茶,擺在房里,請福兒和善兒吃。
兩個孩子玩耍了一會兒,正感到餓的時候,看見熱騰騰的餅子,每人吃了兩個。
不吃還好,吃了之后,就像火燒心肝、萬箭穿心一樣難受,兩個人同時喊起了肚子疼。
跟隨的書童慌了神,想扶他們回去。但兩人疼得縮成一團,根本走不動。
老和尚也急了,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只好讓徒弟一人背一個,書童跟著,把他們送回了金員外家,然后自己離開了。
金鐘夫婦非常驚慌,急忙詢問原因。
書童老實回答:“剛才在福善庵吃了四個餅子后就開始喊肚子疼。老師父說這些餅子原本是你家今早送給他的,他舍不得吃,留著招待兩位小公子。”
金鐘暗道一聲“不好”,不敢有所隱瞞,把砒霜的事情告訴妻子。
單氏更加焦急,試著用涼水給他們灌下,卻怎么也救不醒他們。
不久,兩個孩子七竅流血,就這樣死了。
單氏費盡千辛萬苦才有了這兩個孩子,卻被無情的丈夫毒死了。
她想要找丈夫撕罵一場,想想也是枉然。但氣又忍不過,苦又熬不過,走進內(nèi)房,她解下腰間的羅帕,上吊自殺了。
金鐘哭了一場兒子,剛剛止住眼淚,來到房間想與妻子商量事情,卻發(fā)現(xiàn)妻子已經(jīng)懸梁自盡了。
他嚇得半死,立刻就病倒在床上,不到七天也死了。
金家的族人平時就恨他吝嗇刻薄,此時見他家中已無人,于是大大小小的都蜂擁而來,將家產(chǎn)搶掠一空。
夢到此時,金鐘已是駭?shù)靡簧砗梗蚜恕?/p>
害人反害自家兒,這就是行惡的報應(yīng)了。
這時,單氏端著碟子正遞給丫鬟。
四個餅子還在!!!
金鐘不由得感到慶幸,一把奪過來,“不能給。”
就知他是舍不得的,單氏無奈地撇了撇嘴。只當(dāng)丈夫本性使然,沒往心上去。
金鐘拿著餅奔出房門,去后院找個空地挖坑埋了。
事情做完,他又反復(fù)把夢里的事情細想了一番。
心中醒悟,一舉一動天知曉,因果報應(yīng)無私偏。還好妻子行善,得了上天保佑。
此事之后,因著本性難移,金鐘雖沒變得有多大方,但是萬萬不敢再有害人之心了。
故事改編自《警世通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